第四卷 双城往事 第二十集(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别重逢的你我》最新章节。
两人决定先试探儿子的态度。
这天吃晚饭时,他们一起问儿子,如果爸爸妈妈给他添个妹妹,他愿不愿意。
没成想小行却说:“不用啊,我有妹妹了,有恋恋一个就够了,你们不用再去捡了。”
两人对视一眼,哭笑不得。
美娟苦笑追问:“谁跟你说的-小孩儿是捡来的?”
小行超有信心:“老叔老婶儿说的呀,恋恋就是他们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顿了顿,小孩儿又抿唇补充:“不过我觉得我应该不是。”
美娟心头一喜,心想儿子总算没傻透。
结果下一秒就见他一脸笃定:
“去年我生病,姥爷带我去打针,说我就是在解放军医院出生的。
所以我肯定是你们从医院里挑的!
对不对?”
“什么乱七八糟的!”美娟扶额,刚给儿子科普一句——
“新生命的诞生,是精子和卵子……”
就被怀民一把按住胳膊——
“欸欸~!孩子还小,先甭跟他说这些……”
他笑着把话题拽回来,耐心解释:
“小行,不管恋恋怎么来的,她都是老叔老婶儿的孩子。
爸爸妈妈是想问你,如果你能有一个自己的妹妹、
不像恋恋那种,只有放假去爷爷奶奶家才能见到的堂妹。
而是每天都跟咱们仨生活在一起的亲妹妹,或者亲弟弟,你开不开心?嗯?”
小行这才似懂非懂跟上节奏,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会儿,最后郑重其事宣布:
“是不认识的小朋友要来家里吗?那我要考虑考虑。”
-
这场看似郑重的家庭会议,最终以儿子小大人似的容我三思草草收场。
入睡前,美娟倚在床头,指尖轻轻划过自己柔软的小肚腩:
“瞧见没?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弊端。
还问他?
当年咱爸咱妈要老四的时候,征求过你的意见吗?”
怀民闷笑着挠了挠眉心,无从答起。
“肯定没问吧?”美娟自说自话,“我爸妈生我的时候,肯定也没经过我大哥二哥举手表决啊!”
她翻身躺好,兀自决定,“行了,等我肚子大起来,再给你儿子上课也不迟。
咱先执行A计划,先让我大哥抓紧把我妈的民族改喽,真要办不下来再说!”
夜深人静,怀中的妻子呼吸逐渐均匀,怀民却辗转难眠。
比起亚玲那个‘大红灯笼’计划,改民族显然更稳妥些。
可他总觉得,应该还有比这更周全的解决方案。
或者说,他不能让这顶风作案的风险和压力,全让美娟一个人承担。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墙上投下斑驳光影。
这个向来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的平民技术官,此刻却在脑海中勾勒出好几条-游走在政策边缘的路径,试图在灰色地带寻找合法依据。
‘行吧,明天先去民委和工会搞一搞关系,旁敲侧击问问,这几条道儿、哪种可行性高……’
-
两周后,到了美娟最适合做手术的时间点。
大哥来信儿说-母亲的民族变更手续已办妥,顺利得出乎意料。
两人约好周末回爸那儿吃饭,顺便商量后续事宜。
美娟心思一动,到店里找到奚熹,借口说自己毕业多年,俄语早就荒废得还给了老师。
她亲切地挽住奚熹胳膊,“我可没少听你说俄语,相当标准,走走走,我爸那儿有一摞子俄文资料等着翻译呐,你这高材生可得救救我,让我爸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才实学!”
美娟姐一直待自己很好,奚熹推辞不过,只得应下。
两人去少年宫接上小行,驱车前往军工大院。
站到独栋小楼前的一霎,向来淡然自若的奚熹,明显有些紧张。
好在邢父和蔼可亲。
几杯茶下肚,一老一青聊起专业话题,奚熹渐渐放松下来。
不多时,大哥风尘仆仆推门而入。
他看到客厅里的奚熹明显一怔,眼底闪过一丝惊喜。
奚熹闻声回过头。
四目交接,他红了耳根,她粉了面颊。
家里因为有老人有孩子,随便一张罗,就显得其乐融融。
美娟看着奚熹坐在其间,竟像是已经在这个家待了很久似的自然。
已开始偷偷期盼奚熹将成为自己大嫂这桩喜事。
饭后,当老爷子将那幅地图一样的-全俄文《飞行器设计原理》摊开在茶几上时,两个年轻人立刻被那些手写批注吸引。
大哥指着页边一处公式刚要解释,奚熹已流畅地接出下半段推导。
两人同时愣住,相视一笑。
再继续写画,两颗脑袋便不自觉地越凑越近……
-
转眼到了四月中,美娟的A计划在民族变更这一关卡了壳。
她的档案挂在文化局,即便能走通调档流程,变更民族成分还须过公安户籍科的重重审批。
大哥的关系在地方系统使不上劲,奔波多日,美娟仍未找到突破口。
正当她焦头烂额之际,军医姐们儿一个传呼就把她揪到医院。
为避免再像上次一样碰见熟人,美娟这回戴了帽子口罩,可谓全副武装。
“瞧瞧、瞧瞧!胎心胎芽都有了!”姐们儿用笔尖敲着检查单,声音里透着焦急,“再拖一周就只能引产了,你这不是糟蹋自己身子吗?琢磨好没有啊?你们两口子到底咋商量的啊?”
阳光也来凑热闹,穿透玻璃进来一探究竟。
美娟脸被晒得发烫,她盯着 B 超单上那黄豆大小的光斑,双眼逐渐模糊。
姐们儿的唠叨渐渐远了,耳边只剩下自己咚咚的心跳声。
也或许,是肚子里的小豆芽,在向她发出最原始的呼唤。
“我想好了,大不了辞职,假离婚,这孩子我必须留。”
-
五一前夕,B计划被迫启动——假离婚前,须得先找到合适的假结婚人选。
但眼下并非退伍季,符合条件的适龄退伍兵最早也要等到十一月-才能办理户籍迁移。
大哥犯愁说,除非有提前退伍的,比如演习负伤、特殊兵种退役之类。
“快打住!”美娟攥着听筒的手猛的收紧,“咱可别盼这个。”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
春暖花开时节,各门店迎来旅游旺季,营业额节节攀升,客诉也跟着纷至沓来。
连续操劳数日,假期最后一天对完账本,美娟惊恐地发现自己又见红了。
军医姐们儿严令她必须卧床静养一周。
计划受阻、生意压力、身体警报,所有糟心事一股脑涌来。
那些天美娟过得昏昏沉沉,心态出现明显波动。
尤其每当怀民提出那些思虑欠周的新方案,她就止不住地烦躁反胃。
见她实在难受,怀民试探着开口:“其实还有个方案,应该稳妥,你要说行,我立马申请。”
美娟一听,倏地睁开眼,直勾勾盯着他,眼神催他麻溜说。
怀民小心翼翼:
“我打听到,有些去偏远支线支援的同志,很多都生了二胎,甚至三胎。
像水柏铁路这类项目,允许家属随行,那边天高皇帝远,计生抓的松……
而且施工条件比较差,支援期间我应该有机会立功。
到时候可以争取-因特殊贡献准予非主观超生。
就是苦了你要在那种条件下养胎……”
“多久能批下来?”美娟隐隐听出不对,突然生硬打断。
怀民喉结一滚:“今年……怕是来不及。”
“所以你是在劝我放弃?”
美娟猛地坐起,声音发颤:“当初是谁说这孩子跟咱们有缘的,嗯?”
“你别激动,美娟、”
“别碰我!”她甩开丈夫的手,却在对方固执的拥抱中渐渐脱力。
“娟儿,事到如今,诸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咱得冷静看待……”
怀民温声劝解着现实困境,可这些话很难进入美娟耳中。
她脑子已被一个认知疯狂占据——
这个男人,并没有将她、将他们这个小家放在首位。
-
又过了几日,美娟刚撂下新托熟人的电话——
对方表明,档案在户籍那边尚可操作,但大学学籍记录铁板一块,将来电子档案升级准得穿帮。
她正咬着指甲盘算,要不干脆躲到哪个山旮旯里生了,对外就说是捡来的孩子得了。
儿子小行就颠颠儿跑来,莫名其妙问了句:“妈妈,是谁教您当妈妈的呀?”
美娟心脏绑绑乱跳,黑着一张脸反问:“你什么意思?!是嫌我不会做饭?不配给你当妈?!”
她声音陡然拔高,把儿子吓一哆嗦。
小行细高的身子缩了缩,结结巴巴解释:“没、不是的、妈妈,我是听老婶儿跟二大妈聊,说有一天,恋恋这么问她、然后夸她没人教、当妈妈还这么棒,她说的时候很开心,我就想……您也……”
平日里语言表达很有条理的好孩子,此刻急得语无伦次。
美娟这才回过味来,儿子这是在变着法儿哄她呢。
她嗓子冒烟,吞了吞口水,才将声音放软:“对不起啊小行,妈妈最近很忙很累。”
她伸手将儿子揽到身边,
“嗯、妈妈和老婶儿一样,都是很早就没了妈妈。
所以,没人教我们怎么当妈妈。
妈妈做得不好,妈妈向你道歉。
你可以原谅妈妈吗?”
“吭、呜呜哼……可、可以、”小孩儿被凶的时候还强忍着,听了这些,再也绷不住了。
他抽搭着努力把话说清:“对不起妈妈,我以为、奶奶就是您和老婶儿、的妈妈,我以为,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
还有还有,我知道您和爸爸因为找妹妹的事、很累。
我听到你们吵架……
你们别吵架好不好,要是医院里实在没有新小孩儿,让老叔帮你们捡一个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