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双城往事 第三十一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别重逢的你我》最新章节。

2021年中秋节前夕。

司贯行结束阳城本地「落地即居家7个自然日」的隔离期,司恋身体也已无碍,兄妹二人合计着订好票,准备携各自家属乘高铁一起返回燕城,进入各自婚礼倒计时。

命运这位高明的导演,似乎格外偏爱这东北一家人。

到了年轻这一辈,兄妹俩的婚礼竟也遵循了列车时刻表般的严谨顺序——

哥哥的喜帖,比妹妹早一班。

尽管司贯行再三保证——“婚礼交给我就行。”

可小T哪是闲得住的性子?

从前在酒店上班的时候,她就常为新人客串全能管家。

如今轮到自己的人生大事,势必要各种做主。

她做的第一项主,就是将婚礼定在了十月一日。

这个日期像一枚藏着故事的时光胶囊——

怀民和美娟,就是在88年国庆节办的婚礼。

小T嘴上虽然没说,心里却揣着个柔软的念头——

既然闷葫芦说邢女士稀罕闺女,那她就勉勉强强假设自己是她闺女好了。

她想,若是女儿的婚礼选在妈妈的结婚纪念日,妈妈定会欢喜。

风格方面嘛,小 T 心里其实早就盼着大婚穿汉服了,却偏要在司贯行面前摆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

“鉴于目前我这母仪天下的富贵模样,婚纱是肯定穿不下了,那就只能办中式婚礼啦,既然我师父已经办过宋制的了……那我就选汉制的叭~”

同策划师在线上敲定方案那晚,笪娘娘身披大红色真丝睡袍,笑面佛一样侧卧于床沿,高抬小胖脚勾了勾司大人的腰,娇滴滴下了道懿旨:

“爱夫,本宫从未见你穿过红衣,大婚那日,你可要从里到外都红彤彤喔~”

说着,她圆润的脚趾已顺着男人紧绷的人鱼线滑至平角裤边沿。

笨拙地画着圈圈,补充重点:

“包括小司大人的御用斗篷,也要像本命年一样,红满一整年才吉利唷~”

大司大人捧起娘娘玉足、压低腰半蹲,一边替她按摩,一边绷着嗓子领旨:

“好,等儿子出来,往后不光斗篷,小司大人再提枪上阵就得穿战袍了,到时我也寻摸寻摸、看有没有红的……”

-

再说窦司二人这边。

既然哥嫂已选定汉制婚礼打头阵,小两口便一拍即合,决定办场九十年代怀旧风婚礼,连请柬都特意设计成了老式火车票样式。

窦爸窦妈听闻儿媳怀孕的消息,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只是如今的老窦,早已不似早年混商圈时那般张扬,退居二线后,他早用惯了闷声发大财的处世哲学。

对于儿子婚事,老窦一直不愿大肆宣扬,尤其儿媳娘家还有从政的长辈。

一听说俩孩子不愿在燕城办酒,老窦还挺高兴。

一番视频沟通下来,粗线条的老窦啥意见没有,唯窦妈肖虹温声细语地叮嘱:

“恋恋啊,阿姨知道你身体底子好,但还是建议你等怀满三个月再操劳,这样等胎坐稳再忙活,跟外人聊起来也能少些忌讳……”

窦逍一听他妈把胎神都搬出来了,刚表现出心烦,司恋就已笑着应下——

“好的阿姨,没问题阿姨。”

可等俩人翻黄历一瞧,竟发现11月好几个周末都标着诸事不宜。

最终司恋敲定了11 月 27 ,虽说也不算啥黄道吉日,好歹不忌嫁娶。

“嚓,这都快12月了,多冷啊!你还得穿裙子,冻着咋办?又不让你策马奔腾,非让等到怀满仨月有意义么?!”

见窦逍一提他妈就皱眉,司恋忙端着他下巴笑眯眯哄:“就定1127嘛老公,你想啊,要要爱妻,一年 365天就这么一天能让你狠劲儿表决心,你还不好好把握?嗯~?”

-

两对新人的婚礼日期一经宣布,妙龄女子天团群里立即炸起礼花筒。

嫡闺蜜许玖玥比她的爱徒更爱操心,活脱儿一个专职婚礼管家,恨不得在群里贴张婚礼待办事宜清单——

【场地选在哪?有没有婚车?前一晚住酒店还是住家?……】

这些流程司贯行均已理清,并制作成了PPT。

小T在群里开心显摆完自家爱夫有多靠谱,便突然@许玖玥发出灵魂一问:“美九?敢问你曾许诺我的凤冠在哪里?”

“我靠!”

五年前,小T给许玖玥当伴娘时曾眼馋她的凤冠。

许玖玥当时长臂一挥,说等小T出嫁时送她一顶。

谁知日子一久,她竟把这茬忘一干净。

此刻,许玖玥多么希望微信能像QQ一样,一键隐身。

恰好司恋往群里发了张O?聚氧那边-替小T赶制的婚服照片,引起大家排队点赞。

许玖玥连忙假装下线,转头给司新郎拨去电话。

“……咋整啊?离你俩婚礼就剩十来天啦,我给小T买个现成的凤冠行不行?她头围多少?你能不能趁她睡着偷摸帮我量一下?你说你也是!干啥都闷不吭声,早说我还能提前备一下子!”

司贯行安静听完,稳妥告知:

“不用麻烦,凤冠我已经备好了。

我翻过她以前的朋友圈,知道她喜欢。

去年有阵子我在平江外派,就找当地工匠订制了一顶。

当时没想办婚礼,就想送她留个纪念。”

哇,谁说理工男不懂浪漫?!

可是家里有个醋王,许玖玥不好大夸其他男人。

憋了半天,她冒出一句:

“还得是你啊司工!瞧我这师父当的,说好了送大礼也没兑现,要不我给你一半儿钱吧,咱俩AA!”

司贯行无声笑笑,“不用,心意我们领了,婚礼那天早点到就行。”

挂断电话,司贯行刚一转身,就见小妻子环着小臂站在不远处瞅着他。

似笑非笑道:“唷,司大人,这是跟谁打电话呐?怎么还躲阳台来啦?”

司贯行稳步走到她面前亮出手机,也不吭声。

小T瞥了眼通话记录,语气更是骄纵:“我说的嘛,原来是你最重视的、为了参加她婚礼连出国都要推迟、穿着工装就赶去婚礼现场、不胜酒力也要喝她喜酒的、曾经的相亲对象啊~

怪不得刚打电话那语气……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司贯行勾了勾唇,一本正经逗她:“可不是~,我得感谢小九,要不是她当年给我递了张请柬,让我在她婚礼上遇见从封建王朝穿越回来的你,微臣铁定到现在还没还俗,份子钱都没处收去~”

-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乘坐Z国铁路,S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动车组列车……Ladies and gentlemen……The next stop is Beijing Chaoyang station……’

转眼到了返程这日。

四人顺利上车找到座位,司贯行跟主列打了声招呼,便将两排座椅调转为两两相对模式。

窦逍安顿好行李,自觉去洗水果。

列车广播余韵渐消,小 T 望着窗外飞掠的树影田垄,忍不住啧啧赞叹:“哇,两个多小时就能到燕城,太厉害啦!

我记得我前年从阳城回燕城还要四五个小时呢~”

司恋吃着窦逍刚摆好的果盘,满脸小傲娇:“那你看看,这就叫华国速度!这要是换成你在欧洲离家出走,这么会儿工夫跨国了都!”

“确实了不起!”

小 T 点头附和,刚坐定便转向司贯行:“诶司正经?这火车开这么快,有你的功劳啵?”

司贯行正擦着四张小桌板,简要答复:“有参与。但速度不是关键,重点在于安全。”

见他又话说半截,小T鼓起脸颊捅捅他:“喂!干嘛又故弄玄虚?是猜准了我听不懂、一到专业话题就自动闭麦?”

“诶嘿、没有~”司贯行失笑,先帮妻子调整好座椅靠背,确认小T坐得舒服了、才耐心切至分享频道,尽可能将语言组织得通俗易懂:

“Em……你记不记得我跟你提过,我爸那辈铁路人有句老话——

火车跑得快,全靠信号带?

他们那会儿,司机最早都是把脑袋探出车窗看信号灯,遇到大雾天就像蒙着眼跑马拉松。

早些年因为隔离设施不完善,铁路沿线和百姓生活区跨度不够,不少老司机都经历过撞人事故,心里头一辈子的坎儿。

后来技术日益更新,信号系统终于升级成了……可以理解为实时视频模式。

19年元旦我出差、咱俩在瑞士碰上那会儿,我们团队在研的列车控制系统、正卡在信号传输延迟的节点上。

就是说,火车一前一后跑,一旦前方突发状况,等系统反应过来发出刹车指令,很可能就来不及了,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就算动力足够,那几年也不能轻易提速。

后来我们通过反复优化算法,终于把响应时间从1.4秒压到1.1秒。

别小瞧这 0.3 秒,在350公里时速下就是30米的制动距离。

现在火车一上路,系统能看清前方15公里的弯道坡度,连隧道里的横风都能提前20秒预警。

就算突然有头熊窜上轨道,系统也能瞬间反应、自动刹车。

所以那句老话早就变了……”

说着,他目光忽然投向妹妹,像是在考她有没有认真听讲一般。

司恋作为新一代宣传骨干,立刻意会老哥眼技,忙直起腰归纳总结:“司工说的没错儿!高铁时代,咱们的口号现在是——

火车跑得稳,全凭数据准!”

-

金风送喜佳期近。

中秋节刚过,司家爷爷奶奶就在大儿子怀安夫妇的陪同下,坐着稳稳的高铁从双城来到燕城。

司贯行忙着落实婚礼细则,招待爷爷奶奶和大爷大妈的活儿,便落到了司恋肩上。

司恋一见奶奶,当即搂着人撒起娇来,直嚷她偏心:“您不是说懒得往这儿折腾嘛,这怎么一听说我三哥结婚就不嫌累啦?”

奶奶被老孙女故意噘嘴的小模样逗得呵呵笑,故意绕着弯子道,“我这不合计趁着能走动道儿,赶紧陪你爷来复查复查他那傻病嘛。

参加你三哥婚礼不过是顺道的事儿。

对了……”

说着,老太太朝前努努嘴,无奈地对孙女叹口气:“你大爷提前过来,也是想顺道做个检查。”

她又重重叹口气,手按在胸口,脸上努力挂着笑,说出来的却是坏消息,“你大爷肺子里长东西嘞,不是啥好玩意儿,唉……早些年铁路上跑车的司机和司炉,开蒸汽儿都得自个儿添煤,见天儿泡在烟灰里,来回倒班作息也乱,好些都得的这病。

长的三五年,短的啊……就甭提啦。

唉……早先咱也不懂啊,还都当好差事争着抢着考呐,你爸那年因为打架耽误了没考上、差不点儿抑郁了都。

得啦,不说啦,就看这头儿能不能治吧。”

“啊?!那您咋、来之前咋不说?我好提前帮着找找专家啊!”

大伯父正是三哥口中,「要把脑袋探出窗外看信号」那个年代的火车司机,司恋听懂大伯这是确诊了肺癌,心里一阵发颤,声音也跟着抖了起来。

奶奶赶紧按住她手背,“蹩吵吵蹩吵吵,你大妈还不道呢,她那破嘴没个把门儿的,总把生死挂嘴边,如今这真……唉,你大爷怕她往自个儿身上赖,一股火儿再扛不住。

就跟她说是顺便跟着过来做个常规体检。

再说医院的事儿哪能让你们小孩儿跟着操心~

你三大妈都给联系好啦,你们就踏实忙活婚礼得啦……”

-

为方便就医,四位长辈这趟过来都住在部委大院。

爷爷奶奶住在三大爷三大妈家,大伯夫妇则被安排在大院招待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