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共同渡过(伍)(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别重逢的你我》最新章节。

他对着话筒,声音劈开风雨,清晰如誓:

“是!原雪豹突击队特战分队赵寅礼!位置确认!请求归队!”

-

电话挂断,空气中仍震颤着未散的紧迫。

夫妻二人目光相接,短暂,却深如山海。

无需多言,祝又又已利落地将揽胜钥匙塞进赵寅礼手中,“我开卡车,你开越野走,快!”

赵寅礼攥住钥匙,喉结一滚:“是落坡岭隧道,有列车被困,一整车……”

“行了跟我猜的差不多、”祝又又截断他的话,语气干脆,“放心,我拿驾照的时候你还在部队练单杠呢!快行动起来得啦!”

没有多余叮嘱,两人迅速换车行动。

祝又又跃入卡车,载着老小与马匹。

赵寅礼则带着虎子一起,驱车奔赴救援队集结地。

两车并行至牧场大门,他率先跳下车、冒雨去落锁。

路灯下,男人的身影在滂沱中绷得像一张弓,虎子紧贴其侧,如沉默坚实的盾。

祝又又从车窗侧头望去,心口一热,却又熟练压下。

卡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泥泞,她不打算给他留下半分牵绊。

就在这时,男人蓦地抬起右臂,向身后的家,敬了一个锋利如战的军礼。

虎子亦应势半立,举起一前爪,敛舌凝神,神情肃穆如并肩战友,随时待命。

“赵寅礼——!”祝又又不顾风雨倒灌,猛地压下车窗,喊声清亮如刃:“你给我听好!一个都不能少!包括你和虎子!”

他未答话,只重重颔首。

旋即与虎子一同跃入越野车,直奔灾厄现场,呼啸而去。

后视镜里,家的轮廓渐模糊成一点微光,可他深知,那道影子里的牵挂,会像一束熊熊燃烧的火炬,如同四年前一样,祝佑他闯过这场风雨。

-

事故现场,雨势暂歇,可危险的阴云并未散去。

设备舱仍不时逸出刺鼻的烟雾,如同一头被禁锢的野兽在低沉喘息。

在将所有旅客疏散至安全车厢后,司贯行带着随车机械师,逆着人流,重返这片弥漫着焦糊气味的险地。

他要去启动最后一套紧急卫星链路。

应急灯幽蓝的光柱扫过变形的车厢壁,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也照亮他紧绷的下颌和紧抿的唇。

“守住设备舱外围,别靠太近。” 他朝身后机械师交代,“我启动链路,你们盯着烟雾变化,有异常立刻喊我。”

“是!司工!”

一次、两次、三次……无数次尝试,信号条却像垂死挣扎的烛火,在无信号与微弱之间反复跳动。

突然,一阵电流杂音划破寂静。

紧接着,听筒里传出调度员急切的声音,背景里密集的键盘敲击声仿佛救援的脚步:

“G1834!G1834!这里是总调!系统监测到你们信号中断,卫星已初步锁定你们在落坡峪隧道群区域!请立即报告你们的确切状况和方位!”

“G1834应答——”司贯行的嗓音沙哑得几乎磨损,他迅速稳住情绪,精准报出关键信息,“我是铁科院司贯行,我们的确切位置是落坡岭3号隧道出口,K217+500标段附近,重复……

列车目前状态,南向车头转向架及车体受损,无法启用,北向车头情况需供电后进一步检测方能确认……

设备舱存在烟雾风险,已实施隔离。

所有旅客及乘务人员均已疏散至安全区域,暂无严重伤亡,室外温度……

现急需医疗支援、御寒物资及后续牵引救援方案。

汇报完毕。”

“收到!”调度员的声音带着振奋,“目前门头沟一带滑坡面积超出预测,陆路完全中断,武警部队正携装备徒步强行开路,预计凌晨能抵达山脚!请你们组织旅客耐心等待!保持通讯畅通!”

“收到明白。”

‘嘶嘶、’

短暂的电流嘶声填满通讯间隙,司贯行大脑加速运转,正欲补充设备舱详细数据。

这时,听筒中的调度员忽然追问:“司工,尚工问、需不需要向您家人报个平安?”

妻子娇憨的笑脸倏然浮现。

司贯行落在控制板上的手指猛然一顿,指尖发僵。

然而他知晓,总调能最快联系上的,定然是他身居高位的父亲。

父子俩一向话少,日常连句关心都透着公事公办的硬气。

可此刻,在这连信号稀缺的隧道里,司贯行仿佛穿透浓烟与车壁、望见那个总是沉默如山的父亲。

父亲是靠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如今的位置,一路心怀人民。

出这么大事,他定然也已奔赴在救援指挥部路上。

只一瞬的失神,司贯行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信号条,语气裹满感激,“好。如果允许,请代为转告我父亲,我和司恋都平安。雨天路滑,请他务必注意安全,保重身体。”

-

另一边隧道临时安置点,一帮分工明确的年轻铁路人,同样没空想太多儿女情长。

夜越来越深了,阴冷的空气凝滞如铁,每一声从洞口传来的落石窸窣,都引得人心惊肉跳。

司恋正组织分发最后一批应急餐食,不出所料,根本不够分。

饥饿与寒冷像两条藤蔓,悄悄缠上人群。

起初仅是扯出低声叹气,渐渐撕开为数不多的体面与耐心。

“到底要等到啥时候啊?孩子受不了啊……早知道不坐这趟车了,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一位妇女搂着哭闹的孙儿,嗓音嘶哑地咒骂这无妄之灾。

司恋刚使了个眼色叫乘务员前去安抚,手中热水壶竟被猛地撞歪,手背瞬间灼红一片。

“你咋回事儿!”年轻的乘务员立刻上前,指向一个试图插队的微胖男人。

“指什么指!老子冻一宿……阿嚏!”男人话还没说完,就被一记响亮的喷嚏打断。

狼狈与怒气交织,几欲将抱怨燃成敌意。

就在争执一触即发之际,一串杂乱的脚步声由隧道口传来。

是老梁他们回来了。

几人浑身裹满泥浆,裤腿湿透,每一步都像从沼泽中挣脱。

可他们脏乎乎的脸上,一双双眼睛却亮得骇人。

“大伙儿听我说!俺们找到路了!”老梁嗓音劈开嘈杂,粗粝却让人踏实,“山那边有个村镇,村支书听说咱们被困,正在村里腾地方、烧热水、煮姜汤!饭也有,热乎乎的疙瘩汤!正等着咱们过去呐!”

一瞬间,隧道里静得只剩雨水敲击山体的回响。

随后,几声压抑、近乎崩溃的啜泣从人群中钻出。

不是骚动,是希望太过沉重,几乎压垮了强撑的理智。

一位中年妈妈将额头顶在怀中女儿额前,泪水滚落:“有地方去了……二宝,咱有地方去了,到了妈妈给你吃片退烧药就好了,不怕昂……”

司恋鼻腔一酸,却不敢沉溺于潮湿的情绪之中。

她快步走向老梁,声音压得低而急:“梁哥,你们这一来一回、路况怎么样?”

“不好走,”老梁抹了把脸,眉头不见松,“好几处被冲断了,沟深坡陡,还特别滑,得小心着挪,老人和孩子想靠自己……够呛能翻山过去。我们本想着先回来报信,再找人搭把手……”

恰在此时,司贯行从设备舱方向快步赶来,言简意赅:“跟调度中心联系上了,路被落石堵了,车开不进来,现已确认武警正在徒步开路,预计凌晨能抵达山脚!”

司恋闻言,目光迅速掠过疲惫不堪的人群,尤其在那位抱着女儿的大姐脸上停留了一瞬。

随即沉下心来,转向乘警和几位男同事:

“不能盲目转移,女同志和老人家在体力上很难支撑。

我建议,分两批转移。

青壮年男性现在立刻出发,由老梁带队,轻装简行,以最快速度抵达村庄参与安置准备。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再带回一批食物和药品。

所有老弱妇孺、伤病员,原地等待武警携带专业装备抵达,确保绝对安全后,由救援力量协助转移。

在此期间,所有防寒物资优先保障留守人员。”

她说完没有犹豫,转身走向人群。

手背上的灼痛隐隐发作,却站得笔直,声音穿透潮湿的空气:

“旅客朋友们,路找到了,但不好走。

我们必须保障大家的安全,不打没把握的仗!

身体条件不允许的,请跟我一起回到安全车厢内等天亮再行动。

到时候,武警官兵会抵达这里,帮助我们更安全地转移到村子,进一步等待列车牵引!”

短暂的寂静之后,那位女儿发烧的母亲颤声应道:“可以!我们听安排!”

紧接着,更多声音低低响起,汇成一片沉重的共识。

没有抱怨,没有争执。

仿佛每个人都已经看见,山的那一边,灶火已暖,粥汤正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