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对策(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最新章节。
“陈副总,我们江浙省受市场波动影响最大,全国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光伏产业集中在这里,价格暴跌已导致七成以上企业处于亏损边缘。再加上国家信贷政策持续收紧,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攀升至历史高点,项目停工、裁员频现。更严峻的是,海外订单因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大幅缩水,产业链上下游陷入僵局。建议国家协调银行专项授信,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加快国内消纳市场建设,优先审批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
李正权说道:“虽然几个月前,我们已经根据一鸣同志的预警启动了应急预案,也做了很多努力,停止了新增光伏项目的审批,对于已建项目进行产能优化和整合,但当前形势超出了预期,单靠地方和企业自救难以扭转困局。必须由国家层面统筹调配资源,设立光伏产业纾困基金,对关键技术攻关给予定向补贴,同时推动电力体制改革。”
“国家肯定会高度重视这一关系能源安全与经济稳定的重大问题。近期国务院将组织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调研,尽快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但现在我们要预估接下来光伏产业的走势,并由此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
陈果说道:“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看来,光伏产业短期内是难以回暖的,上游多晶硅价格仍在探底,中游组件出货量持续下滑,下游电站投资意愿低迷。考虑到当前全球需求萎缩与国内库存高企叠加,未来六至九个月行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预计三成以上中小企业将被迫退出或被兼并。”
“你们都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不能寄希望于市场快速反弹。必须从最困难的情况出发,压实责任,分类施策。对具备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要引导其发挥稳链作用,支持其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
“小江同志,你说说你的看法,预计一下光伏产业未来的情况,以及提出相关建议。”
“陈副总,李书记,正如陈副总所说,光伏产业再也不可能回到之前的高利润时代,行业将进入以质取胜的新阶段。所以,加大技术研发是突破困局的关键。而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进去,建议国家在这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高效电池技术、智能运维系统等前沿领域。”
江一鸣说道:“另外,之前我跟着李省长去国外考察学习时,就了解到欧美国家正处于债务危机的困境中,对新能源补贴大幅削减,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产业生态。应推动光伏与储能、电网协同发展,完善峰谷电价机制,提升消纳能力。”
“这是对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发现欧美国家一旦遇到困境了,就喜欢把外部问题归咎于他国,借此推行贸易保护政策。近年来,欧美对华产品反倾销调查频发,对我国多个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而光伏产业又是新兴产业,极易成为其转嫁矛盾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做好防范,做好应对欧美等国家对我国开展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预案,提前梳理重点出口企业清单,建立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规避风险。”
“小江这个提议倒是提醒了我,我们确实需要未雨绸缪,强化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协同机制。而且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必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陈果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也必须让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明白,我们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能向技术领先、管理高效的企业集中。”
“小江,你继续说说你的想法。”
“我建议,应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光伏发电规划与配套电网规划的协调,建立简捷高效的并网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对关键设备实行强制检测认证制度,严控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既然国外市场受多方面的影响,难以继续高速增长,我们就加大开拓国内市场,我国的光伏产业有95%的市场都在国外,国内的应用还是十分有限。欧美等国家在光伏产业发展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光伏产业,百分只百分以上的光伏产业分布在欧美国家,我们国家实际上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1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1.5亿度;如果开发利用1%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2003年全年的耗电量。”
“所以,我们应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单位、社区和家庭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
“另外,就是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根据资源条件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根据成本变化合理调减上网电价和补贴标准。完善电价定价机制和补贴效果考核机制,提高政策效应。”
“只有政策资金跟上了,企业才有动力投入研发和建设。地方政府也好根据政策,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陈果、李正权和江一鸣,再加上两位领导的秘书,一直从早上聊到了中午,把大概的政策框架和实施路径梳理清楚。饭都没顾上吃,但心里却格外踏实。改革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在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更需要有破局的勇气与长远的定力。
“正权书记,你回去后,就按照我们探讨的思路尽快形成地方政策草案,组织实施并形成试点示范和经验总结,及时反馈实施成效。我会让发改委及时与你们对接,协助落实相关支持政策,推动试点项目落地。同时,加强跟踪评估,及时优化调整政策措施,确保政策实效。一旦试点取得成效,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向其他兄弟省份输出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陈果说道。
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需要反复推敲与多方协调,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漏。
有些政策经过讨论后,就可以制定并下发,而有些政策,必须经过试点验证后方可推广。
“好的陈副总,我回去后就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也希望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李正权说道。
“下午我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财政、能源、电网等部门形成合力,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陈果说完,看向江一鸣道:“小江同志,我听说你们东江省在光伏产业发展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是有些影响,不少市州上马了项目,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已经建设完成,准备投产,如今遇到了行业寒潮,还不知道如何应对。”
陈果皱眉道:“我记得你们东江省在光伏产业上布局较晚,我们在上个月还发布了行业指南,明确要求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电网消纳能力合理布局项目,避免盲目扩张。你们东江省怎么还出现了这种情况?”
江一鸣没有做声,这种问题不是他能够回答的。
毕竟李玄章没有听从上面的指导,一意孤行推行项目,导致项目布局失序,如今面临巨大危机,还不知道李玄章如何解决。
陈果的询问,他不好回答,如果实话实说,李玄章知道了,会认为他在打报告,如果说的模棱两可,也不利于陈果做判断,唯一的办法是不知道,毕竟陈果有的是办法了解真实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