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给大佬上课(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半岛远行》最新章节。
“今天没课就过来了。”
班行远笑了笑:“泰熙这老师做的也不合格啊,不说教你东西吧,还让你看起孩子来了。这是收了一个学生还是找了一个保姆?”
“没有了。”小八说:“谷歌的一个人工智能项目组来谈合作,老师去接待客人了,就让我先看着弟弟妹妹。叔叔有什么事情可以交给我做。”
班行远一点都不客气,拿出写的差不多的第一篇论文说:“你把这个论文复印两份给九章和王教授一人一份,嗯,三份吧,再给研究古生物演化的竺教授一份。让他们看一下给提一些意见。”
小八接过论文,有些为难,对于研究院的人她还不怎么熟。班行远说:“你问文印室的就好了……对了,让小昭小固带你去。小昭,带你小八姐姐去找九章伯伯、王爷爷和竺爷爷。”
小昭点了点头,拉着小八的手说:“姐姐我领你去。”走到门口回头说道:“爸爸说错了,是九章哥哥不是叔叔。”
班行远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一直让孩子管邹九章叫伯伯,可是邹九章坚持让两个孩子叫自己哥哥,还说辈分什么的坚决不能错了。
三个小辈离开后班行远继续码自己的第二篇论文,没一会小八就带着邹九章、王教授和竺教授来了。三个人只看了一眼摘要就坐不住了,立刻组团过来了。小八送论文的时候看了一眼,除了摘要部分别的都看不懂,也没觉得有多重要,非常不理解这几位学界大佬为什么这么激动。
班行远有些好奇的问:“你们不会这么快就看完了吧?”
王教授说:“那倒没有,不过看了摘要谁还能坐得住,满脑子的问题要问。院长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
“还是上次处理甲骨文识读系统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程序似乎存在很多个共同点,全都自发的演化出类似的神经网络体系。这可能是一种趋同演化,也可能是只是一种巧合。我就分析了下一下发现真不是一种巧合,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于是就基于进化论并且限定在蓝星的生命形态下,用数学证明了类似于生物的神经网络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形式,在数学表现上和统计物理等规律类似。”
“我还打算写一个毫无用处的程序演示这个规律。”
王教授说:“院长,你知道你的这篇论文有多重要吗?现在的人工智能所做的只是尽力的模拟生物特别是人脑的运行,但是生物的神经网络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根本就没有得到解释。你的这篇论文相当于真正为人工智能奠基了。之前只是基于经验,现在相当于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竺教授也说到:“也不只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包括生物进化上也是如此。院长你这篇论文的证明部分我确实看不懂,用到的数学知识太高深了,但是结论我看明白了。就是说从最初的生命出现,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演化出神经系统,进而出现人类这种这种智慧生命是生物演化的必然。并且院长在论文中阐明了与实际的神经组织无关的神经系统运作的基本数学原理。”
“这篇论文可以说是生物学方面最重要的结果了,可以了进化论和dNA的相关理论相提并论。换到物理方面地位相当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自此开始我们可以第一次抛开实际的神经器官研究智慧了,并且在研究神经功能上有了真正的指导原理。”
邹九章说:“老师,刚才过来的路上我简单的看了一眼,您这篇论文这个世界上单凭一己之力能看懂的怕是没几个人。虽然我相信老师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要发表的话肯定是要审稿的。得好几个数学方向的顶尖专家啊,有我、文远、格列沙还有朔尔策四个人,但是还不保险,你能不能请陶哲轩教授过来审稿,加上他就补齐了。”
班行远说:“我请的话不合适,审我的文章我联系的话不太好。你给他打电话,又不是不认识,问一问法尔廷斯、德利涅他们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过来。我也觉得这篇文章涉及太广泛了,虽然我相信是对的,但是难免有疏漏,多些人审一审把关也好。”
邹九章苦笑说:“这可不是审稿,应该是研讨才对,我们这些人估计谁都没有自信把这篇论文完全读懂,主要用到的数学工具太多了,除了老师应该没人掌握的这么全面,哪怕是以全才着称的陶哲轩教授和老师比也得甘拜下风。提意见就不敢了,我真没这个能力。”
班行远说:“不着急,我还得完善一下。而且,那个演示神经网络出现和演化的程序还没有运行到出现智慧的阶段,这篇论文还不算很完整。”
王教授说道:“这正是我要给院长提的建议,咱能不能把模拟的这块从论文里面去掉,这样完全无损你这样成果的伟大。既然要演示的肯定要用到程序的自我演化算法,这项技术太重要了。虽然院长在论文里基于一个完全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设计的不可能在其他地方使用的演化算法,但是这里面的思想还是研究用到的几个程序的算法一脉相传的,肯定会给别人启发。”
“这个算法的价值太大了,虽然国外科学家肯定会发现的,但是能晚一天是一天。”
班行远考虑了一下接受了王教授的建议。
邹九章问了句:“老师打算什么时候发?”
班行远说:“我打算发在《格物致知》的2015年2月刊,不会挤掉别人的文章吧?”
王教授说:“什么叫挤掉别人的文章?2月刊的话大部分好像都是研究院的成果,自然要给院长让路。2月啊……赶得上,看了院长的文章我有好几个想法,原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很多难点现在基本上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