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多元化的效用价值(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最新章节。

“这个问题”

高翰文是真的有些卡壳了。推动社会多元化方面,高翰文几乎一直是只做不说的。

这就导致压根没有经典的故事积累。

临时现编一个,很容易编出问题来,反而越描越黑。

高翰文此刻飞速运转起自己的脑瓜子,头发上的水蒸气都隐约可见了。

主要是第一个故事太经典了,拉高了期待,现在第二个尴尬了。

就在李春芳要说话环节这么长时间的沉默时,高翰文很及时地开口了。

“有了,有了”

“就讲一个我们杭州本地的吧”当然不存在杭州本地的故事,只是有了这么一个开头显得更有说服力一点。

“在淳安县有一个传了八辈的土财主,手里一直有三十几户佃农。”

“这佃农吗,在杭州你也知道的,也就是能活着而已。想要更多的,那就得纯看运气了。”

“这不是淳安前几年遭了灾吗?其中一个佃户家的土地就彻底毁了,不得已派了一个儿子进城打短工自己养活自己,免得拖父母后腿。父母继续在家重新翻整田地。”

“这儿子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个性,基本是吃啥没够,干啥不行。一天没事就喜欢找钱塘那边的蒙童学生玩。”

“这不遇上了我们杭州推广正音正字吗?杭州这边要是到乡下,几乎是隔一个村说话就很难听懂了,这一点阁老作为泰州人多少也是明白的。”

“这儿子闲来无事,竟然把蒙学的注音法给学了去。”

“到了年底,兜里分文不剩,就自己手抄了一页纸的注音法就厚着脸皮回家了”

“原本在大年三十被一家人熟络的懒儿子,就因为被土财主招去询问城里情况,立刻就乌鸡变凤凰成了整个村里的先生人物了。”

“原因也很简单,他这一年,口音变化太大了,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正音官话,虽然不是多标准,但比起这帮乡下人要强太多了。”“土财主立刻聘请为发音先生,还给置办了一身行头,从此也穿了长衫起来。”

“你这个故事”李春芳很想说,相比之下差太多了,既不精练也绕过去绕过来的,好在大体还算清楚。

但就算是清楚,感觉意义也不大啊。

“老夫要说没有说服我呢?”

李春芳进一步试探道。

“下官再补充补充,多元化其实是下官能够想到的,能够保证帕累托改进的,针对大明当前日益临近的三百年魔咒的补丁。”

高翰文迅速放弃通过简单故事来讲解,还是不得不用最为基础的概念推理。

先用商鞅变法后利出一孔之下导致的资源兼并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