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李春芳的掀桌策略(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最新章节。

渡过了妇女儿童医院这个最糟糕的地方,其余几个培训班社就好多了。

至于那些在象姑馆门口闹事的,要求杭州只能开青楼不能开象姑馆的。随着其中一人被抓出来就在青楼开侧室提供象姑服务,也就偃旗息鼓了。

好家伙,原来是同行竞争使盘外招,看来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啊。

两天时间,整个街面算是被威吓安稳了下来。

就在这时,好些人都在等着看高翰文因如此暴力用事被事后弹劾的笑话时,大约三千多人的杭州贫困户在李春芳的安排下集体冒了出来。

李春芳毕竟退下来了,可就不好直接去给隆庆帝写信要求这儿那儿的了,关键是李春芳自己知道自己又不是高拱,跟隆庆帝的关系,没那么深厚,无非就是维持一个朝廷颜面罢了。

杭州这一次真正的问题还在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作坊主,认为目前已经是最好的社会了。因此杭州没必要再追求社会发展,经济提升,应当转而追求道德建设了。

虽然其中有很多保守派兴风作浪,但没有这些最大的新学实力派纵容也是不可能的。

道理其实很简单,道德是个好东西。因为道德带来稳定,道德可以让富人权贵稳定地传承财富与权力,也能让穷人稳定地传承贫穷。

一个富人只要管住下半身,不随意作妖留种摊薄稀释财富,家族就能世代富甲一方的社会,谁不喜欢呢?谁不想打造这样的道德呢?

特别是现如今,天理大学堂开设以来,一些作坊主想要凭借一招鲜稳定地发财几乎是不可能了。仅仅今年上半年,一个简单的按压抽水机已经更新换代了三次。

这谁还坐得住。

岂不是意味着,任何一个破落户突然灵光一动,就能跟主席台的人平起平坐了,这让很多人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过往土地的富贵都是能一直传下去的,只要家族道德不滑坡就能吃一辈子。现在你跟我说一千两银子买的抽水技术,三个月后就落后了。真的是要跟你拼命。

当然这其中还有普通人参与其中。这几年来赶上好时候的普通人,只要混个长工身份基本都能穿得起长衫了。

但新学的日新月异之下,这长衫能穿多久就是个问号,即使是普通人也希望用道德把自己好不容易吃饱穿暖的普通人生活给固定下来。

这么乱一阵,无非就是让外地流民涌入减少一些,让整个社会的变化减少一些,这样自己也能在一个作坊中安稳度过余生,特别是好些作坊还给分了员工股的。

李春芳也是看到这些才觉得有意思的,一个社会,发展越迅速,保守的力量反而越大。发展居然给保守提供了动力。越发展越保守。实属有些不可思议起来。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其实也算是儒家社会的悖论,任何大发展都不持久。真正的大发展必将带来巨大的总崩溃。

想到这里,李春芳竟然有些佩服其先帝世祖嘉靖皇帝起来,十年励精图治,十年庸碌徘徊,十年波折倒退。先帝似乎已经明白儒家社会不能过于发展的奥秘,有意地制造衰退,好让下一任皇帝能持续这样的治乱兴衰小循环,从而避免三百年一遇真正的治乱兴衰大循环。

破解这个小富即安带来的悖论其实很简单,最好就是要让最得利的那波人持续支持新学,支持发展变化。

但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大明朝商人虽不是贱业,但想要从政实现更大的阶层跨越,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实现了,社会是一座山,越到高处越是狭窄的,最高处也就是皇帝了。皇帝得利后最想的也是持续当皇帝,而不是持续制造财富啊。

上层路线走不通,李春芳就只能掀桌子了。

新学的财富,新学的发展,就是狗屁,要不然,这些蜗居、蚁居在杭州老城墙两侧破旧小木楼的贫困户是什么?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外地人,而就是在杭州成立的老住户,是整个社会日日看见却又自动忽略的透明人,也是当初在保卫杭州之战中出钱出力的人。

李春芳就是要把杭州的伤口撕开让所有人清醒清醒。

李春芳就要让全社会明白,杭州的发展远没有到终点。作为普通人呼吁的道德治世只会导致新的普通人道德陷阱。就是一旦跌落到这个贫困户群里便再也稳定地无法翻身。

回到过去,回到旧道德,这帮过河拆桥,上车关门的玩意,压根没有机会穿上这身廉价的长衫。回到过去,回到旧道德,就算现在勉强穿上长衫,将来保不齐一个跟头就再次跌落从前,永无翻身之日。

而要救助这些被遗忘的贫困户,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丁点翻身的机会,作为普通人还是得老老实实支持新学,可别想什么旧道德能让自己安稳。按照旧道德,单就穿长衫这件事就已经大逆不道了。

? ?多谢多谢书友lhpdw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