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的隐患(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从徐府出来,已经是下午。
因为接近午饭时间,徐府摆上一桌丰盛酒宴款待,还开了一坛魏广德送来的宫廷御酒。
徐阶被儿子扶着把人送出府门,魏广德上轿子后仪仗就向着上海县码头而去。
可供停靠三十条大船的泊位上,此刻停着十余条海船,另外的泊位也没有空闲的,都停靠着内河货船,正在往下卸载货物。
远处,还有十余条船只在等待靠岸,码头上下人来人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没有集装箱,也没有起重机,就是靠着力夫上下搬运货物。
他们,都是赤裸着上身,在船只和马车之间往复运动。
码头西面不远处,就是松江府钞关衙门,负责征收进出港口货物的税银。
大明虽然没有建立独立的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征税,但依托户部钞关的架构,在四个开放口岸都建立了钞关负责征税。
在胡峻德陪同下,魏广德也去钞关看了眼,都是同一征税,再按照比例留存地方和上解京城,对商人来说倒是简单,只是这税确实不算轻。
特别是从内陆河运而来的货物,在此地要交两次关税。
一次是入关缴一次,如果是装运到对外海贸船只上,还会进行一次征税。
不过这些货物就算是陆路进入松江府,如果要运进码头仓库,也是要进行征税的,只有正在松江府出售,才不需要缴纳这笔关税,而只承担牙行的“换帖银”。
就在魏广德打算去码头仓库看看,据说松江府建成的,号称全大明第一大的货仓时,京城快马送来一份奏疏抄本递到魏广德面前。
魏广德检查弥封后,直接打开翻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老师,可是京城有什么好消息来了?”
胡峻德取巧的问道。
“呵呵,不是,是朝廷派往欧罗巴的使团已经回来了,月前已经抵达缅甸勃固,估计现在船应该到了旧港。”
一年多前,以礼部牵头派出使团前往欧罗巴,因为使团里塞入大量锦衣卫密探,一度让礼部尚书徐学谟非常不满。
最后官司打到内阁,内阁也是和稀泥,一边劝徐学谟消气,一边让刘守有减少人数。
最终减没减少不知道,反正使团还是出发了。
上次是贡船随乔治号西去,这次是循着来路独自返航。
此次出使成功,也意味着大明已经掌握了和欧罗巴通商的航路,大明的商人如果不辞辛苦和危险,也可以把商船开到欧洲去。
当初派出使团,也是上了邸报的,所以胡峻德也知道有这回事儿。
“老师,他们也算是扬我大明国威于海外,回来可得重重嘉奖才是。”
说使团出国扬威,其实也是拍魏广德马屁,那就是内阁执掌朝廷大权做得好,要不然以前就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夷人商船来此,可有传教士随行,想要入我大明?”
魏广德笑笑,又开口问道。
“传教士?”
胡峻德一愣,有些狐疑的说道。
“就是夷人教会的教士,想要到我大明传播他们的宗教,基督教....嗯,不对,是天主教。”
魏广德开口问道。
“好像之前有,不过松江府只通商,没有接待外国使团的义务,所以没有批准他们停留在松江府,只能在港口区生活。”
胡峻德一听传播宗教的人,马上就想起来,确实之前有几拨传教士想要入城。
好吧,这里是港口区,属于监管区域,非明人是不能离开这里的。
何况港口区建立了专门的商业街,负责进出口货物的销售,没有缴税,自然不允许运出这里,进入大明城池里贩卖。
“老师,如果我找教士,我可以让下面人查查,这个容易。
记得之前好像有人给我报过,说有教士常期驻留在港区,还向我们的官员和那些苦力布道。
只不过因为不是惹事,所以我就让他们不予理会。
这里面,是有什么忌讳还是......”
胡峻德说到这里迟疑了,小心翼翼的问起原由来。
“呵呵,没让他们入关,所以这次使团吸取,他们除了拜访葡萄牙、西班牙和谙厄利亚三国,还顺道对欧罗巴其他王国进行出使,去了梵蒂冈教廷,见到了格列高利十三世。”
魏广德看着奏疏笑着说道。
“格列高十三......那是谁?”
胡峻德对欧洲人冗长的名字名字不厌其烦,也没完全记住魏广德说出的话,含糊的说出来。
“就是那些教士的首领,他们称为教皇。
我大明使团见到这位教皇,他就向我们请求允许他们的传教士传教.....”
说到这里,魏广德嘴角再也压不住的上翘。
那帮传教士说什么德行,魏广德清楚。
虽然里面也有好人,许多还是属于“科学家”。
好吧,虽然在中国,士人看不起奇技淫巧,但往往研究这东西还出成绩的,出书留名的,都是士人。
而在西方,大部分科学家其实也是来源于神学院,因为在那里他们才能接触的最先进的知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最后也是他们推翻了“神”的统治,垫定了科学基础。
不过,绝大部分传教士都是和殖民者绑在一起的,借助殖民者的力量传教,扩大他们的宗教影响力。
只不过这个时候,西方并不敢轻慢大明,所以选择对等外交。
这在西方属于最正常的外交形势,双方都是平等的,通过协商达成一些协议。
不过从使团发回的奏疏里,魏广德能感觉到好似受到羞辱般。
好吧,或许在大明使者看来,他们是上国,所以应该是宗藩礼,也就是他们的国王或者女王,应该向他们行礼,并承认大明皇帝的无上权威。
当然,他们并没有在欧洲发作,因为魏广德之前有所预料,所以让他们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外交习惯就好,不能把关系搞僵。
就算有什么,记在小本本上,回国再说。
他们在万里之外,别人就算把他们宰了,大明也是鞭长莫及。
显然使团听进了魏广德的话,所以就把小本本先发回国内。
“老师,那这些教士我们是放还是不放?”
胡峻德小声问道。
“维持现状即可,等朝廷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