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百万收获(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结果如何?是否真如奏疏所说?”

万历皇帝问道。

“皇爷,库房里金银超百万两,其他书画古玩无数,因未得旨不敢点检,全都封存起来了。”

刘若愚大声回道。

他话音落下后,殿内一片寂静。

刘若愚虽然话很短,但是信息量还是足够大的。

光是金银就抄获价值百万两,这什么概念?

他们这些太监,还是宫里数得着的大太监,其实大部分家底儿也就是二三十万两银子,还是通过他们上下其手才能攒这么多钱。

可冯保一个人,自家府邸仓库就有这么多钱,让他们如何想?

不要觉得百万两银子很少,其实这个时代,就算富甲天下的盐商,他们手里的现银也是不多。

大部分银子不是砸在盐上,就是买庄子修院子用了。

没人比他们更懂,钱留在手里没用。

反正每月都有丰厚的进项,自然是使劲花钱。

而山西的晋商,此时还没有真正发迹,因为辽东没有乱起来,他们的银钱也是不多的。

所以冯保家里这价值百万两的金银,就是一笔无比庞大的财富。

这还没算那些没有点检过的书画古玩,这里所有人,包括万历皇帝身后跟着的张鲸,私底下被人说不学无术的家伙,也是在内书堂读过书的人。

读书的人,自然爱书,也爱书法画作,还有各种古玩玉器一类的东西。

那些没来得及点检的,肯定也是不得了的作品,否则应该入不了冯保的眼。

大明朝廷一年现银,别看张居正行一条鞭法,实物赋税可以折银,这不过是开了口子。

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他们能交的还是田地产出,哪里有那么多的银钱来交税。

只不过是实物赋税在官家账本上被折银上报,所以大明朝名义上赋税收入数千万两银子,现银不过是几百万两而已。

而且,所有人都很清楚,冯保手里怕不是这些动产,肯定还有大量的不动产,也就是京城里的院子,城外的庄子。

他们这种身份的人,不可能东一块田,西一块地的买。

往往起了头,就会把周围大片田地都买下来,形成一个自己的庄子,安排自己的人做庄头,负责经营。

每年的产出,庄头记账,然后按约定时间送到府上。

这样,会少很多麻烦。

说权贵欺压百姓,其实往往就是因此事而来。

为了摄取整个大片的田地,肯定会对不愿意卖出田地的地主无所不用其极,想方设法让他们把田地卖出来。

至于价格,一般来说都不会太在乎。

不过,如果手底下人没有管理好,自然就可能用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强买强卖。

但实际上,这些交易最后到权贵手里,大多还是市价,不过是手底下人吃里扒外,依仗主家的气势赚了差价。

至于家主亲自布置,一般来说还没那么没脸皮。

“抄,给我都抄了。”

愣神过后,万历皇帝终于回过神来。

冯保这十来年时间居然搜刮了这么多财富,这是万历皇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宫里一年的开销也才百多万两,没想到冯保的家底儿,居然如此丰厚。

“陈矩。”

万历皇帝下定决心,马上喊道。

“奴才在。”

陈矩急忙站出来听令道。

“你,带着张鲸,负责清查冯保贪墨财物,尽快盘点充入内库。”

这么多的银子,万历皇帝必须收入宫中,否则他担心前朝知道了,会横生枝节。

让陈矩去搬银子,魏广德见到是他,都不好多说什么。

其他东西可以不在乎,可那些金银必须充入国库。

魏师傅自己都说了,治国就是治财,只有手里有了钱,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万历皇帝此时心情激荡,认为自己活学活用魏师傅教的东西,心里还有点成就感。

而且让陈矩带着张鲸去,也是他的小心思。

陈矩在宫里自成一派,是高忠的干儿子,而张鲸是自己身边人,又是张宏的干儿子,隶属于黄锦一系,不是一伙人。

用两边的人共同去办这个差事儿,也能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也暗合了魏师傅的教导。

毕竟财货动人心,万历皇帝可不想拿自己的钱去考验手底下的人。

“奴才遵旨。”

陈矩答应一声。

刚起身,就听到万历皇帝继续说道:“张宏,冯保的事儿发了,司礼监那里就你暂代掌印太监,国家大事儿不能耽搁。”

“奴才知道了。”

张宏也急忙站出来接旨道。

这就是内廷斗争的残酷,和前朝争斗一样,斗倒一个对手,其他人都会依次往前递进一步。

张宏取代冯保,那他就是宫里第一人,内廷提督太监,而张诚也会升职成为宫里第二人。

至于自己,陈矩心里清楚,这件事儿干好了,说不定自己会被派去提督御马监,成为宫里第三人。

大家都有进步,皆大欢喜的结局。

陈矩带着张鲸出了乾清宫,各自带了几个得力手下就往冯宅去。

“若愚,你把刚才的事儿,先去内阁告诉魏阁老,然后在宫门来找我。”

和张鲸分开准备,陈矩就小声对刘若愚说道。

“知道了,干爹。”

刘若愚马上答应,随即快步向内阁跑去。

此时已经接近散衙,魏广德值房里,张四维和申时行都在,大家说了下今日的事儿。

最大的,莫过于皇帝让王国光致仕。

就连他的对手,现在的内阁次辅张四维脸上也是沉痛之色,好像此事他全然无辜一样。

这就是兔死狐悲,现在明面上,搞王国光的人是太监冯保。

文官和太监,那是天然的对立,是敌人。

所以说,做官,还是做大官,都得是戏精,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可能影响很大。

如果有人说王国光被太监弹倒,张四维还弹冠相庆,明日都察院的弹劾奏疏怕就要把他淹死,还会在士林留下臭名声。

“老爷。”

这时候,芦布从外面进来,径直走到魏广德身边,附耳对他说了一句话。

“二位稍坐,善贷去去就来。”

魏广德起身,笑着对他们说了句,然后跟着芦布就出了值房。

值房旁边一间空房里,魏广德见到刘若愚。

“刘公公。”

魏广德还是很客气,毕竟对方是乾清宫的太监。

“魏阁老,干爹让我给你带句话......”

在魏广德身旁,刘若愚小声把他去冯宅搜捡和刚才乾清宫里发生的事儿都说了遍,就马上告辞离开。

“皇命在身,若愚就先行告退。”

“刘公公慢走。”

魏广德拱拱手对他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