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惊变(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最新章节。

“天下人皆以为你是九天玄女下凡,天降圣人,只有我知道,你也只是一个孩子。

以后父亲不能再陪你了,答应我,你要记得你也只是普通人,如果能做一个英明君主已经很难得,不要再为名声所累,非要去做圣人了。

你看看你,已经兢兢业业十几年了,古往今来从未有哪个君主如你这般英明神武又仁慈爱人,你做得如此好,不过出去游玩几个月而已,国事也有孔明给你操心没有荒废一丝一毫,就因为我病了,你就觉得自己这也错那也错,你这样时刻绷紧着自己,让父亲如何能够安心?”

刘禅垂泪说道,

“阿斗知道了。”

刘备摇头笑着说,

“不,你不知道。你要是真知道了,就不该再哭,父亲生病,是因为我老了,与你出去游玩没有任何关系,你又何必愧疚。”

刘备对身边的孙尚香说道,

“可怜阿斗从小孤苦,如今我也要走了,我只能把阿斗托付给你了,虽然你不是她亲生母亲,但从小抚养她,她也视你如亲娘,阿斗做事情是不会错的,这些都用不着你操心,只盼你偶尔能够劝劝她,让她松懈一下,不要总是紧绷着自己,心中有百姓当然很好,但也要记得爱惜自己。”

孙尚香赶紧垂泪答应。

刘备交代完这些事后,似乎是累了,闭上了双眼。

刘禅轻轻的退出去,赶紧给刘备开药,写药方的时候手都在抖,往日里沉稳的她,写出来的字都有些斜歪了。

几十年来,她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很小时候父亲就丢下她去益州了,等到她去益州的时候,却是去造父亲的反,随后她去荆州抵御曹操,登基称帝时才接父亲回荆州。

刚把父亲接到荆州后,没过多久,她又开启了北伐之旅,直到拿下长安后,才接父亲来长安。

二十多年的岁月,小时候没记忆不算,跟父亲满打满算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超过三年。

可是只要父母在世,无论离多远,无论多久见不到,心中就有底气,父母若是不在人世了,人生路就会顿觉艰难困顿。

接下来的日子,刘禅日夜操劳,衣不解带,在父亲身旁伺候。

谁说女子不如男!

纵然人世间的女子有很多不便,但她们的孝心从来都不亚于男子,刘禅再次给天下女子做出了好的榜样。

没过多久,刘封就快马加鞭来到了长安,前来拜见父亲。

刘备所有的子孙都到了长安。

唯一可惜的是,他的孙辈依然只有养子刘封的儿子刘林,刘家的人丁并不兴旺。

一个月后。

这天晚上,夜已深。

其他家人都去休息了,只有刘禅一个人在刘备身边伺候,陪伴着父亲,当然,屋外还有十常侍准备伺候刘禅。

刘备平时已经睡下,但今夜却没有什么睡意,情绪很是亢奋,很有谈兴,跟刘禅聊着天,似乎是回忆起了当年纵横于天下的日子。

刘禅心中悲痛,但仍然还是笑着说,

“父亲既然高兴,不如把诸葛叔父,关,张,赵,法,黄几位叔父都叫来,再把大哥和弟弟妹妹他们也叫来,咱们一起聊聊天。”

刘备顿时眼睛一亮,开心的说道,

“如此甚好!”

父女二人似乎已经忘了正是深夜,别人早就睡了。

刘禅叫来春梅,示意她带着十常侍,去将所有人都叫来。春梅一惯聪明,听懂了刘禅的暗示,赶紧派人去各个府邸叫人。

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法正,黄权,当年刘备的知音,都聚集在一起,陪着刘备聊天。

众人聊起当年的峥嵘岁月,皆是感慨不已。

直到黎明时分,刘备的声息渐渐弱了,但他的眼神依旧明亮,这一生他觉得自己求仁得仁,离世时子孙和故友环绕一屋,人生已经了无遗憾了。

最后刘备拉着刘禅的手说道,

“好孩子,我知道你心中常有愧意,但你一定要记得,父亲没有任何因为你是女子而不满的想法,相反,是你告诉了父亲和天下人,女儿也一样可以承担父母的希望,你做得很好,父亲永远以你为荣。

只可惜父亲对不起你的两个姐姐,我到了黄泉路上见到两个女儿,一定对她们说一声对不起。”

刘禅跪在地上,泪如雨下,送别父亲。她终究只能治病,治不得命,一个月来给父亲的药也只是让他少受苦痛。

九月十八,早上,太上皇刘备崩,年六十九。

刘禅率领群臣,给刘备上谥号‘昭烈皇帝’,一个月后,将与昭烈慈皇后甘夫人,昭烈怀皇后糜夫人合葬于惠陵。

刘禅一众兄弟姐妹开始为刘备服丧守孝。作为皇帝,守孝一天当一月,所以刘禅只用服丧一个月就够了,但其他兄弟姐妹,却要守孝三年。

又为天下臣民订下守丧之期,也和刘禅一样,以一天为一月,为刘备服丧一个月。

不得不说汉文帝真是个体恤民情的皇帝,自古天子崩而臣民服丧三年,天下三年不能婚嫁不能娱乐,汉文帝觉得简直不通人情,于是汉文帝规定天子丧,臣民和新皇帝一样以天为月,服丧一个月就就行,只有老皇帝的其他儿子才服丧三年,后世也一直沿用汉文帝的这一做法,明清略有变化,也最多都只是百日而已,比起三年好多了。

国事则都交给了诸葛亮。

刘禅一个人呆呆的守在父亲的灵位前。

父爱如山,若不是父亲几十年辛辛苦苦的奋斗,仁义之名遍布天下,又哪里来的她今日之帝位。

父亲的仁义之名,可不仅仅是刘禅作为女儿对父亲的滤镜,不但在当世闻名,而且历史上从东晋时代起开始广为传颂了,到了唐朝时到了顶峰,都说诸葛亮,关羽从东晋起一步步走向神坛,可他们若是效忠于石虎,孙皓之辈,就算再忠诚,能走向神坛吗?

父亲的这些品质自有后人评说,但父亲直到临死前,依然担心她孤苦伶仃,慎重的把她托付给孙尚香这个最后的长辈,又害怕她怀着愧疚度过一生,特意慰解她不必将当年的成都兵变放在心上,爱女之心,溢于言表。

明明是她造了父亲的反,但数年来却一直都是父亲在宽慰她不用将此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