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接力棒到了蓝田手里(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业帝国之武功文治》最新章节。
业文帝吴欢听完了苏允的话,表情可以说是非常难看。
原因很简单,启用苏允这个洛阳圈子的外人,就已经是他最大的忍让限度了。
现在你让他启用蓝田?
我嘞个豆,蓝田?那是什么人?说句实在话,一时之间吴欢真没想起来。
蓝田闭门不出是在公元432年,而那一年吴欢才四五岁的年纪。
刚刚开始懂事,从那以后就没见过这个所谓的赵国公,见得多的也只有赵国公长子蓝英。
如果单单告诉他蓝田这个名字,不加一个赵国公的头衔在前面,他或许都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从关系上来说,苏允至少受了宣帝吴立炎和文帝吴欢的恩惠才能爬到这个位置上的。
勉为其难的用,倒是没什么问题。
这尼玛蓝田被迫兼自愿的在家里闲置了三十几年,别说是对他了,恐怕是他老爹吴立炎,他爷爷吴承宗,可能都有意见。
这样的人担任北方诸军大将军,吴欢表示睡觉都不安稳。
而且蓝田比苏允还大几岁,今年68了!苏允才65啊。
几十年没露过面,谁知道蓝田身子骨怎么样。
而苏允也是个人精,一看吴欢这个样子就明白,事情没那么容易办,于是直接伸出手,不顾君臣礼仪,抓住了皇帝的手腕。
“陛下,当今天下,唯有赵国公可克定北方!”
说完,他又举出例子,拿姜子牙和廉颇为例子,向吴欢讲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除此之外,又拿出了蓝田三十多年前南征北战的战绩以及他对于这一次北方战场的看法和见解。
这两个点是告诉皇帝,蓝田的年纪不是问题和能力出重。
但对于皇帝来说,他还需要另外一个启用蓝田的理由。
那就是忠诚。
忠诚不绝对,绝对不忠诚。
必须要让蓝田感觉皇帝陛下的恩情还不完,吴欢才有可能让他统帅三军。
苏允见皇帝犹豫,又继续开口:“陛下,你可以回去调查了解蓝田,我继续坐镇北方,尽量多拖延一些时间。”
看苏允没有坚持,皇帝也是点了点头,然后在太原慰问了本地驻军,拉了一波关注度好感度后,也是在十月初二十那天,回到了洛阳。
从太原返程的时候,皇帝就下令,赵国公蓝田进宫。
这一年,六十八岁的赵国公蓝田,在自己子孙的整理下,穿上了他尘封了三十多年的朝服。
这一天,他等的太久了。
一代名将,在一座小小的国公府待了三十多年,很难想象他是怎么过的。
在此期间,完全没有一点官方记录,唯有府内的下人,儿孙们的口述记录。
三十多年里,蓝田在院子里一直都是坚持锻炼,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兵法,骑射,刀枪剑戟的用法。
他没有让自己闲下来。
哪怕他知道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复出了,但上天还是垂怜了他。
时来运转,大业帝国传承了三代,武将方面竟然隐隐有人才凋零的感觉。
这时候就需要他了。
那么他多年的准备都用的上了。
十月三十日,赵国公蓝田来到了洛阳皇宫大门,在重重守卫和宫女太监的引导下,来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
为什么隔了那么久?原因很简单,大业迁都后,蓝田也没有离开长安府邸,他花了十天从长安赶到的洛阳。
来到大殿的时候,蓝田叩拜皇帝,皇帝赐座,两个人就对视了起来。
蓝田老了,可是眼神凌厉,和苏允的老朽,行将就木不一样。
至少还有好几年好活。
而蓝田看着年轻的皇帝,心里应该也在感慨吧。
皇帝开始是先客套的说了几句,问候蓝田家里情况和身体。
蓝田耐心回答,在皇帝盘问完了之后,进入主题。
“辽国公举荐赵国公平定北胡,赵国公可有平胡良策?”
等了三十多年,蓝田知道,他的唯一机会,来了。
于是大声回应:“若陛下用臣,三年平胡!”
说完,蓝田奉上了自己写的奏表,里面洋洋洒洒写了他的规划和对如今天下局势的见解。
原文如下:
臣蓝田,谨以北方蛮夷侵扰之局势,布三年之局,为大业平定北方。
今之北患,以柔然,鲜卑为甚!
今之时日,本朝之军已然不复武帝,宣帝之威,加之梁坦子,李旺兵败,精锐之军折损,意欲速战定北方,已无可能。
臣之计,为一年养军士,坚壁清野;一年坐看北方两虎相斗;后一年,全军出击,剿灭胡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