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吃饼撑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30年不上朝》最新章节。

经过盖州、海州等地的连番征战,崇祯早已从俘获的建奴口中审得军情。

盛京(沈阳)城内尚留有两黄旗的残余兵力。

虽说经过去年冬天的打击,尤其河套一战和草原白灾,其人数已折损大半,不足往日三成。

但军中仍有索尼、拜音图等宿将。

而且,正红旗的代善还在城中,他也是个老狐狸。很擅长利用对手的骄躁心态布局。

保不齐他们会引诱一心争功的郑成功。

崇祯望着北方天际,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太清楚郑成功此刻的心态了。封王的承诺如烈火烹油,早已让这员年轻将领急不可耐,眼里只剩下 “生擒福临” 的头等大功。

历史上,他虽以收复台湾的壮举名垂青史,可在陆战征伐中却屡屡暴露破绽。

顺治十一年,郑成功与李定国约定东西夹击清军。

李定国从广西北伐湖南,郑成功从福建北伐浙江,计划会师南京。但郑成功因自身兵力调度延迟,加上对清军在浙江的防御强度估计不足,迟迟未能按约定出兵。

待李定国在湖南陷入孤军奋战、被迫撤退时,郑成功才率军北上,却已错失战机,最终在浙江沿海被清军击退。

这反映出他的大局意识不足、缺乏战略协作能力。

顺治十六年的南京之役:

彼时他亲率十几万大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南京城下,却被清军 “三十日献城投降” 的虚言所惑。

那三十日里,他竟真的按兵不动,任由清军在城内加固城防、调集援兵。

待到清军援军云集,突然打开城门发动突袭时,郑军上下毫无防备,大营被冲得七零八落,十几万精锐折损过半,连他自己都险些被俘,多年经营的北伐大计就此功亏一篑。

这等对敌人的轻信、对战场形势的迟钝,足以见得他缺乏临战的警惕性,极易被表面的 “顺境” 麻痹。

顺治十七年的漳泉之战:

他率军在漳州、泉州一带与清军对峙,本可凭借水师优势与陆战形成呼应,却因后勤补给线被清军袭扰而陷入困境。

更要命的是,部将之间因分赃不均、兵权争夺爆发内讧,有人私通清军,有人按兵不动,他却未能及时强硬处置。

反而试图以 “兄弟情义” 调和,最终导致军心涣散。

清军抓住机会全线反扑,郑军一败涂地,连泉州港的水师基地都险些丢失。

这等在团队管理上的优柔寡断、在后勤保障上的疏忽大意,足以说明他缺乏统筹全局的硬手腕。

顺治十八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虽最终击败荷兰殖民者,但前期在台江内海的登陆作战中曾遭遇挫折。荷兰人在热兰遮城外围修建了多座炮台,并以战船封锁航道,郑军初次登陆时因不熟悉水文地形,被荷兰舰炮击沉数艘战船,登陆部队也因遭遇伏击而伤亡数百人。

此后虽调整战术改从鹿耳门迂回登陆成功,但初期的失利仍显露出其情报搜集不足的问题。

此外,郑成功在与荷兰殖民者的部分小规模冲突及对清军某些据点的进攻中,也曾因攻坚战术单一而受挫。他有时过于依赖传统的攻城方式,对复杂地形和敌军坚固防御缺乏灵活应对策略,导致久攻不下,徒增伤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