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章 粮饷议题(上)(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

于是王铁便赶紧摆手打断他的讲话,有些不耐烦的对他说道:“行了老张,别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捡重点的讲,咱们后面还有几个议题呢!”

这张应昌见王铁打断他准备长篇大论的讲废话便有些尴尬,于是便尬笑一声对王铁说道:“好的大帅,那我尽量简洁一点。”

随后这张应昌便开始讲重点了:“这要说起明军的粮饷,那肯定是不能只讲营兵,这卫所兵的粮饷也应该拿出来给诸位说道说道。”

这张应昌一说起那卫所兵的粮饷,那会场内曾经的卫所军户正丁便都瞪大了眼睛看向了张应昌,那眼神中对张应昌这话充满了质疑。

随后只见那坐在桌子上,原榆林卫某千户所的卫所正丁,现铁营前协统领的刘体纯,一脸不解的看向那张应昌问道:“我说老张,我没听错吧?!这卫所兵有粮饷可以领?!”

“我自打记事以来我爹、我爷爷包括我从来没有在卫所里领过一粒粮食,相反每年又是给军官老爷交租子又是给所里交籽粒粮。”

那张应昌听到刘体纯这话后便老脸一红,因为这卫所兵领不到粮饷,跟他们这些前卫所的世袭军官有很大的关系,于是这张应昌便对那刘体纯尴尬的说道:“刘协统稍安勿躁,且听在下说下去。”

随后这张应昌便对大伙们解释道:“内地卫所两分守备八屯田,边境卫所三分守备七分屯田,所以这内卫有一千常备兵,边卫有一千五百名常备兵。”

“这些卫所的常备兵肯定是要开粮饷的,国初定制卫所骑兵每月支领粮米两石,步兵每月支粮米一石五斗,这其中包含了每天的口粮还有马匹的粮草,除军械马匹外其余一些物件均有卫所兵自备。”

“由于这卫所自正统年间之后便糜烂至今,所以这卫所常备兵每月支取的粮米数额到今天也一直没有变过。”

“至于在坐诸位,过去在卫所中为什么没有领到粮米,这个嘛...呵呵...”这张应昌说到这里嘿嘿一笑就没有继续说下去,毕竟这他就是贪污卫所粮米的世袭军官,这话说出去就是打自己的脸。

不过张应昌首先给大伙们讲卫所兵的粮饷也是有他的用意,因为这当下营兵制度的崩坏其根源就在这糜烂的卫所上面。

这明军的营兵制那实际上就是在卫所制这棵烂了根的大树上面嫁接的一根树枝,而随着这颗大树的树根彻底枯死没了养分,营兵制这根嫁接的树枝也会随着一道枯死。

...

这张应昌粗略的讲完卫所兵的粮饷之后,便接着继续讲营兵的粮饷,那张应昌瞧着这满屋子的弟兄笑着对大伙们说道:“诸位当中有很多在明军当过兵的,这明军的粮饷数额大伙们也都清楚,不过我还是得啰嗦两句。”

“这明军营兵正丁的粮饷分为四个部分,月饷、赏钱、口粮、安家粮还有一些其他的杂项。”

“首先就来说这月饷吧,这骑兵每月的月饷是2两银子、步兵每月的月饷是一两八钱银子,守兵每月的月饷是12钱银子到1两银子之间。”

“火器兵中的火铳手与步军一个价,但火炮手不固定,我在辽东当官的时候炮手是跟骑兵一个待遇,但在陕西这边炮手则是跟步兵一样。”

张应昌所说的这个“守兵”是什么呢?!这“守兵”主要是长城沿线烽火台以及关卡上的守备官兵,在内地则是守卫各水陆津要关隘的官兵,比如那巡检司的兵丁和水陆钞关的兵丁。

这些守兵大部分都是募兵所以也算是营兵体系里面的,但他们又不像野战营兵和守堡守城营兵那样,编成一两千人的大型作战单位。

仅是一两百人、几十人甚至是十几人的小单位分驻于各地承担一些预警、通讯、缉拿贼人镇压小规模动乱以及协助征税的杂务。

不管是在对外抗击鞑子还是对内镇压流寇,这些守兵基本上很少被调动,所以他们的工资低于步骑营兵。

...

“这赏钱嘛诸位也都清楚,功赏杀一个是五十两银子,杀一个贼寇是三十两银子,端午、中秋元旦三节也就是发一些酒肉。”

朝廷虽然开的赏银高,但是这么多年来那就没有兑现过,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朝廷不兑现,毕竟这官兵动不动就借老乡的人头领功,那朝廷也不是傻子由着下面的丘八忽悠。

但这到底是谁先耍赖皮导致这奖赏制度崩坏的就不知道了,朝廷说是丘八拿假人头忽悠他们在先,丘八说是朝廷赖账先做初一。

不过这明军的奖赏制度虽然崩坏,但是朝廷还依旧坚持在按人头给赏钱,只是价格没那么高了,毕竟这如果一分钱都不发,那会导致下面的丘八彻底躺平不干活。

这节假日的酒肉那肯定是到不了底层官兵的嘴里,那经费在半路上基本上都已经被军官们分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