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人头滚滚(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夏第一武世子》最新章节。
赵辰安排好了路州官员,他委任路州同知张力统管路州大小事宜,并且交代用不了多久,太上皇就将派遣神策军前来路州布防!
路州同知张力一听就是一愣,但还是接受了赵辰的意见。他也看了今天定国公一口气杀了二十多个投降官员的场景,这个定国公真是一个狠人,怪不得杨阁老都不能把他怎样!
如果自己不答应的话,这个位置很可能马上就是别人的了,定国公要干掉他,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赵辰开始回京,一路经过六个州府,直杀得这些文官人头滚滚,也杀了好几名投降狼国、配合狼国作战的厢兵将领。
这些人都是京中的勋贵,而且好几个都是定国公一脉之人,可是任凭他们怎样求饶也没有用,最后还是人头落地!
郑州,贾府八房贾宗也被绑在了城楼之上,等待处决!
这些文官已经得到消息,好几个州府的投降官员都被定国公用天子剑处决了,一点情面也没有留。不过今天他们倒是要看看定国公赵辰怎么对付贾宗。
赵辰娶了贾府的大闺女,而这个人是贾婉儿的同宗大伯!
城楼之上,赵辰看了看郑州厢兵统领贾宗。此时的贾宗也被吓得脸色苍白,他声音颤抖地道:“定国公,看在都是勋贵的份上,你就放我一马吧!”
赵辰冷笑道:“我放你一马,你让那些被杀的官员如何看我,让这郑州死去的数万百姓如何看我?”
贾宗脸色顿时变得灰暗,他还是不死心地道:“定国公,看在婉儿的面子上,你饶我一回?”
赵辰鄙视地看着贾宗,然后道:“贾宗,如果你不求情,我还会高看你一眼,就以你这种贪生怕死的神态,杀你都有辱我勋贵的身份。”
赵辰把沾血的天子剑递给了府兵,然后道:“你们安心地上路吧,只要你们的家里没有通敌,我就会留他们一条性命!”
众人一听,才放下心来,好在这个定国公没有赶尽杀绝,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
不过,就在赵辰转身的时候,他的眼中寒光一闪。他作为现代人,哪里不知道斩草除根的道理!
定国公杀人如麻的威名,很快就传遍黄河南北、中原大地,让黄河南边的官员肃然起敬,黄河北边的投降官员更是人心惶惶!
好在后来听说定国公返回京师了,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些投降的官员等到狼国人马一走,就立即连夜谢折子送往京师陈情,这时候他们大部分还不知道文帝和朝廷已经西迁长安!
这些官员的折子入京,反而帮助赵辰掌握了黄河以北州府投降官员的名单!
赵辰一路下来,除了杀了一大批官员,又以太上皇的名义临时任命了一批官员。同时每个州府都留下了一名府兵将领,让他们统帅500人马,并且给了他们一批银子,要求他们务必每个州府练出5000精兵,并为京师再招收5000精兵。
赵辰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京畿之地这次遭受了重创,整个京师死了十多万壮丁,被狼国人抓走了十多万,文帝还带走了不少人马,京畿之地的男子已经不多了。
眼下就是春耕,如果再抽调男子入伍,京畿之地将无男丁务农,更不要说赵辰还准备大兴手工业了。
而中原的这些州府被狼国人和投降官员大肆搜刮,很多已经活不下去了。给这些男丁家里一笔钱,他们就很乐意让家中出一个男子参军。
尤其是听说定国公赵辰的神策军兵士俸禄很高,从不拖欠,并且只要你有真本事,奋勇杀敌,升官还很公平公正,愿意在本地参军神策军的人很多,同意前往京师参军的人也不少。
定国公赵辰暂且不提,自从文帝、三皇子、杨阁老逃出京师汴梁之后,他们没有从北边前往关中,而是绕过荆襄地区,从武关进入关中地区。
离开了京师,没有了狼国骑兵的追击,文帝一路行来,所到荆襄地区的官员使出浑身解数,好酒好肉好美人招待,搞得文帝等人不感觉自己在逃亡,反而像是巡视大好河山似的。
自古以来,荆襄地区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向南可以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向北可以入中原大地,向西北可以跨过武关,从秦岭入关中。
文帝一行十多万人,浩浩荡荡地从秦岭东南方向的少习山经过武关,然后进入关中。
关中的文武官员已经接到了斥候的通报,立即就派武将领兵前来武关接驾,而文官则也远行三百里前来接驾!要论文官们对上司的尊重,自古以来夏国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到了关中,就到了文帝、杨阁老的老巢。尤其是杨阁老,数十年来暗自经营关中,势力深厚。而那些勋贵家族,精英都在京师汴梁,关中地区虽然还守着祖荫、京师同族的接济,其实已经是昨日黄花!
文帝进入关中,杨阁老等文武官员甚是沮丧,毕竟是逃亡而来,不是很光彩。但关中长安、洛阳的大族世家却是高兴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进入关中,必定定都长安,洛阳也就成了陪都,今后依赖这些大族世家的时候肯定很多。长安、洛阳皆是千古名都,文风鼎盛,他们家中多有子弟读书,届时入朝为官就方便多了。
朝中有了势力,他们的家族才真正有了依靠!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长安,长安官员、留守的勋贵纷纷前来接驾,地方上的大户世家则纷纷露面为朝廷提供帮助!
旧皇城已经经过了彻底清扫,虽然有点破旧,但在文帝、太子、杨妃,杨阁老,以及杨阁老带出来的官员看来,这就如到了仙宫一般,这一个来月的长途跋涉,虽然地方上招待不错,但也确实非常的累!
文帝到了长安,立即开始准备修道,他已经荒废了一个多月,没有了仙丹服用,他感觉自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
杨阁老则是忙的不可开交,朝廷的组建和运转需要大量的官员,而朝廷的大部分官员都留在了京师,他们走后京师必破,这些官员、勋贵十有八九会遭到屠杀,凶多吉少,已经等不及了。
杨阁老立即召集关中的老部下、交好的世家,别的不说,关中大户家中的读书人之多 ,组建两个朝廷也是绰绰有余!
很快,朝廷的六部三司等机构就初步组建起来。大夏国的国家机器又再一次开始运转起来。
杨阁老的第一道政令是昭告天下,文帝正式迁都长安,京师汴梁作为陪都,因为太上皇还在京师汴梁!
杨阁老的第二道政令就是统筹财税,都城刚刚建立,朝廷运转需要大量的银子,关中地区虽然富有,但供应不了整个朝廷,只有中原、两淮和江南一部的税收,才能基本保证朝廷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