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 北疆大开发(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休夫带两娃,她靠种田风生水起》最新章节。

“杨亭他们已经很得力了,但很多新东西他们也不懂,我不盯着点,怕出纰漏。”

她说着,忽然想起一事,眼睛一亮:“对了,夫君,你军中可有因伤退役、识字又稳重的老卒?”

“或者那些阵亡将士的遗孤,若有年纪稍长、聪慧懂事的,能否让我见见?”

“你要这些人做什么?”

“我想办一个速成的培训班。”韦小叶解释道,“教他们记账、管理、还有一些基本的技艺。”

“培养一段时间,就能派去各处管事,或者将来派到各地的学堂做先生。咱们得尽快培养出自己的人才行,不然我真是要累死了。”

陆瑾瑜闻言,仔细想了想:“这样的人倒是真有一些。明日我便让亲卫去筛选一番,将名单给你送来。”

“太好了!”韦小叶欣喜道,“这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解决了一个难题,韦小叶心情放松不少。她靠在椅背上,看着跳跃的烛火,轻声道:“其实累是累了点,但看着水渠一天天挖成,工坊立起来。”

“温室里冒出绿芽,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尤其是看到那些俘虏,因为干活卖力拿到了额外的奖赏,脸上露出笑容的时候。”

“看到那些牧民孩子,好奇地趴在学堂窗外,眼里有光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陆瑾瑜沉默地听她说,伸手将她揽入怀中:“我知道。你想做的,尽管去做。天塌下来,有我给你顶着。”

韦小叶安心地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只觉得连日来的疲惫都消散了许多。

享受了片刻,她对陆瑾瑜道:“对了,还有一事。”

“我想在王府旁边划一块地,建一个综合性的工坊区,把纺织、皮革加工、铁器锻造、食品制作都集中起来。”

“一来方便管理,二来也能形成规模,吸引周边的牧民拿来原料交换商品,或者来做工学艺。”

陆瑾瑜看着她即使在昏暗灯光下也依旧闪动着光彩的眼睛,知道她的基建之魂又熊熊燃烧起来。他唇角微扬,只说了两个字:“准了。”

神武七年春,北蛮道的首府燕城已初具规模。王府内,韦小叶正听着杨亭禀报近期的物资收支。

“王妃,兴修水利的第二期工程已近尾声,俘虏营那边,按照您的吩咐,表现优异的三万人已解除俘虏身份,划拨了土地,允其安家。”

杨亭递上账册,“只是银钱消耗甚巨,虽有之前大胜缴获支撑,但若持续如此投入,恐明年春荒时银根吃紧。”

韦小叶接过账册,并未立刻翻看,而是问道:“朝廷允诺的战争债券兑付,第一批物资和银两可到了?”

“到了。”杨亭脸上露出些笑意,“半月前就到了。只是如今北疆百废待兴,那些银子投入进去,如同石子入海,声响不大。”

“倒是随船来的数十几个世家,带着工匠和物资,说是响应朝廷号召,前来北疆‘投资兴业’。”

韦小叶闻言,眉梢微挑。

战争债券的兑现方式多样,除了金银,朝廷鼓励持有债券的世家大族以物资、人力等方式折价兑付,并给予其北疆行商、开矿、办厂之特权。

看来,嗅觉灵敏的世家已经行动了。

“来了哪些家?主营什么?”

“有清河崔氏的车马行,主营运输;陇西李氏的匠作坊,似对煤矿有兴趣;还有范阳卢氏,带来大批粮食和布匹,看样子是想做边贸。”

杨亭一一回禀,“他们皆递了拜帖,想求见王妃,商讨具体事宜。”

韦小叶沉吟片刻。

世家大族的参与,能极大缓解北疆开发的人力物力压力,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同样需警惕其形成新的垄断,盘剥本地百姓,甚至尾大不掉,影响王府权威。

“见是要见的。你安排下去,三日后在王府偏厅,我一同见他们。规矩得先立好。”韦小叶吩咐道。

“北疆初定,王爷与我希望的是长治久安,而非杀鸡取卵。他们的经营,必须遵守王府政令。”

“雇佣本地民众需付足工钱,不得巧取豪夺,该交的税赋一分不能少。若有不法,莫怪王府无情。”

“是,我明白。”杨亭应下,又道,“还有一事,我哥从燕郊庄园送来急信,说是方大人培育的新式土豆大丰收,请王妃得空务必去看看。”

韦小叶听到“土豆大丰收”,眼中顿时闪过惊喜之色。这可是解决北疆粮食问题的关键之一!

她立刻起身:“备车!现在就去燕郊庄园!”

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韦小叶以前就拿出来过。只是那都是系统出品,隔年留种会减产,数量也有限。

方元安研究数年,虽然有所得,但一直比不上系统粮种。

数日后,韦小叶风尘仆仆地从燕郊庄园返回北疆,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和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她刚回府,甚至来不及换下沾了泥土的便服,陆瑾瑜便从军营回来了。他见韦小叶神色,便知有好事,问道:“何事如此欣喜?”

韦小叶忍不住笑出声,她拉着陆瑾瑜坐下,语气兴奋,“夫君,你可知燕郊那五亩试验田的土豆产量如何?”

“多少?”

“足足两百担!亩产四十担!”韦小叶伸出四根手指,强调道,“还有红薯,玉米等物也是高产!方元安这两年还真是没白研究!”

“虽说是上等良田,精耕细作,但即便普通农户粗放种植,只得一半收成,也远胜麦粟!”

陆瑾瑜即便沉稳,听到这个数字也悚然动容:“亩产四十担?此言当真?”

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大军粮草、百姓口粮,甚至吸引流民实边,都有了坚实的底气。

“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杨文带着人一颗颗称出来的。”韦小叶肯定道,随即又稍稍降温。

“不过,这些高产作物,味道口感确实不及精米白面,尤其玉米,若不得其法,煮食艰难,民间多有怨言,甚至只肯用以饲畜。”

陆瑾瑜微微蹙眉:“若百姓不愿食用,产量再高亦是枉然。”

“无妨。”韦小叶狡黠一笑,“我已将烹制之法尽数教予杨文,让他编写成册,例如土豆可磨粉、制粉条。”

“红薯可烤食、蒸食、晒干,玉米须加入口碱同煮便易烂,亦可磨粉做饼。此外,我让他对外宣称,此乃‘军粮’、‘备荒粮’。”

“优先供应边军及官仓储备,民间种植者,王府可按市价收购。”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更重要的是,我已让杨文加紧在燕郊王庄及周边世家庄园扩大育种,明年至少能种下两万亩!”

“种子由我们严格控制,优先供应北疆。那些世家见利而来,我们便用这种子和他们做交易。”

陆瑾瑜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以粮种换他们的合作?让他们在北疆投入的真金白银、人力物力,换来的不仅是商权,还有这高产作物的优先种植权和收购权?”

“没错!”韦小叶点头,“他们想赚钱,想占据北疆的资源,可以,但必须纳入我们的规则之下。想要高产粮种?”

“可以,拿钱买,或者用你承诺在北疆修建的道路、雇佣的牧民、缴纳的税款来换。”

“如此一来,他们的利益便与北疆的繁荣稳定捆绑在一起,而非单纯的掠夺。”

“妙!”陆瑾瑜忍不住赞道,“王妃此计,可谓阳谋。让他们明知是套,却不得不钻。”

“这也是无奈之举。”韦小叶叹口气,“北疆太大,光靠朝廷和咱们,投入终究有限。必须借助这些世家的力量。”

“但只要主导权在我们手里,规矩由我们来定,便能引导他们将力量用在建设而非破坏上。战争债券兑现,便是将他们引来的第一步。”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声,原来是范阳卢氏在北疆的管事求见,送上拜帖和礼单,再次恳请拜见王妃,商讨粮种采购及设立磨坊、粮行之事。

韦小叶与陆瑾瑜相视一笑。

韦小叶对门外扬声道:“告诉卢管事,明日辰时,王府偏厅相见。另外,通知崔氏、李氏等家的管事,明日一同前来。”

“有些规矩,我一并说与他们知道。”

“是!”门外侍从应声而去。

韦小叶转身,看向窗外。

夕阳下,新开挖的水渠波光粼粼,更远处,是世家商户新立的货栈和工棚的影子。

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复苏着,充满了混乱,却也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夫君,你看,”韦小叶轻声道,“这北疆,会越来越好的。会有越来越多的粮食,越来越多的百姓,越来越兴旺的商路。”

“你会在这里,建成真正的藩屏,护卫大夏北疆的安宁。”

陆瑾瑜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暖:“嗯。有你在我身边,我信心十足。”

夫妻二人并肩而立,望着这片正在他们手中悄然改变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系统提醒:北疆建设者完成度大于50%,请确认结算奖励。】

陆瑾瑜见韦小叶眉开眼笑,嘴角直流口水,魂飞天外的模样,不由得摇了摇头。

自家这王妃哪都挺好,奈何偶尔就会“发痴”片刻,要不是自己了解她,真会怀疑娶了个傻媳妇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