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6章 不得不接受(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世界首富》最新章节。
就在外卖市场因一纸罚单而地动山摇,各方势力在舆论场和商业策略上激烈博弈之时。
在距离这片喧嚣战场不远处的另一座商业大厦顶层,刘强,正以一种相对超然的目光,审视着这场席卷行业的飓风。
他面前的平板电脑上,赫然显示着监管中心那份措辞强硬、罚单惊人的公告。与徐为正的暴跳如雷、曾庆阳的纠结反复不同,刘强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的波澜,反而在仔细阅读完公告全文后,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
“幸好,我们及时抽身了。”刘强放下平板,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语。
他回忆起不久前的集团战略会议。当时,面对美团和饿了么掀起的、几乎席卷整个外卖市场的补贴狂潮,京西集团内部并非没有声音要求跟进,甚至不惜代价夺回市场份额。激烈的讨论中,充满了“不能掉队”、“必须扞卫领地”的焦虑。
就连刘强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却突然接到了宋宁放弃竞争的命令。
刘强一度无法接受,也不知道如何说服下属,但最终,刘强和他核心的决策层顶住了压力,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些保守,甚至被部分人质疑为“怯懦”的决定——不参与这场明显违背商业规律、依靠资本无限输血的无底线补贴战,而是将资源和精力聚焦于优化京西自身的物流体系、提升商城核心品类的服务体验,并在生鲜等更具潜力的新业务上进行稳健投入。
这个决定,曾让京西在外卖市场的声量一度被压制,市场份额也有所流失。
但在当时,刘强凭借其多年在商海沉浮的敏锐嗅觉,已经隐隐感到这种疯狂的、不计成本的竞争模式不可持续,其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政策风险和系统性的市场扭曲。
他坚信,商业的本质终究要回归到价值创造和效率提升,而非简单的价格厮杀。
如今,监管的重锤落下,恰恰印证了他当初的判断。京西集团因为“置身事外”,得以在这场风暴中独善其身,避免了巨额罚款和直接的业务禁令。
这不仅仅是节省了十亿级别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保住了集团战略的定力和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这种“避坑”带来的战略价值,远非短期市场份额所能衡量。
庆幸之余,刘强的商业头脑也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每团和饿了吧这两大巨头,在受此重创之后,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补贴这个最直接、最野蛮的武器被没收了,”刘强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思维清晰地进行着推演,“他们接下来要靠什么来竞争?服务?时效?品类?还是技术?”
他仔细分析着两家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每团依靠其强大的地推能力和在到店业务的深厚根基,或许会试图将用户向更高利润的到店业务引导,或者进一步深耕其即时零售网络,试图在外卖之外开辟第二,站场。
而饿了吧背靠庞大的阿理妈妈生态,可能在会员体系打通、支付场景联动等方面做文章,试图用生态优势来弥补补贴缺失带来的用户粘性下降。
淘宝闪购这个东西,恐怕饿了吧外卖和阿理妈妈集团还是不会丢。”
“但是,”刘强微微摇头,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无论他们选择哪条路,短期内都很难再现补贴大战时那种摧枯拉朽式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急剧变化。
‘恶意补贴’被禁止,等于给这场马拉松比赛设定了一个统一的、不允许使用兴奋剂的规则。大家回到了相对公平的起跑线,比拼的是真正的内功——运营效率、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
他预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外卖市场很可能进入一个“战略僵持期”。两大巨头谁也难以迅速吃掉对方,竞争会从明面上的价格血拼,转向更深层次、更精细化、但也可能更“内卷”的维度。
比如,争夺更优质的餐饮品牌资源、优化算法提升派单效率和骑手管理、在包装环保和食品安全上建立标准、探索无人机或无人车配送等前沿技术……这些领域的竞争,虽然不像补贴战那样简单粗暴、立竿见影,但同样需要巨大的投入,且成效的显现会慢得多。
至于美团外卖那边,徐为正气急败坏、试图搅动舆论来施压监管的举动,刘强通过一些渠道也有所耳闻。对此,他只是报以一声轻蔑的冷哼。
“幼稚!”刘强低声评价道,“他把监管当成什么了?可以讨价还价的菜市场吗?还是以为靠着网上的一些声音,就能让国家机器改变已经正式公布的、基于法律做出的决定?”
在刘强看来,徐为正此举不仅是徒劳的,甚至是极其危险的。这充分暴露了其战略上的短视和对规则缺乏敬畏。
监管中心既然敢在舆情鼎沸之时,依然顶住压力发出这样明确的罚单和禁令,就意味着其决心已定,背后必然有更高层面的支持和更周全的考量。试图用舆论来绑架,无异于螳臂当车,不仅不可能迫使监管收回成命,反而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引来更严厉的后续监管措施,甚至将商业竞争问题引向更复杂的层面。
刘强笃定,这场舆论闹剧,最终只会以闹剧收场。监管的权威,绝非一些被煽动的网络声音所能撼动。事实的发展,果然如刘强所预料的那样。
在监管中心公告发布后的几天里,尽管每团外卖公司掌控的自媒体、水军仍在疯狂输出,网络上“民怨沸腾”的假象被营造得淋漓尽致,话题热度被强行维持在高位,但监管中心的态度,自始至终没有丝毫动摇。
不仅没有动摇,监管中心甚至还通过官方渠道,再次发布了一份“答记者问”式的补充说明。
这份说明以更加翔实的数据、更清晰的法律依据,逐条驳斥了网络上流行的几种错误论调,再次强调了处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指出“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执法公正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肃追究”。
语气平和,但立场之坚定,措辞之严密,让所有明眼人都能感受到其背后不容置疑的力量。
与此同时,网管中心也悄然加大了网络环境的治理力度,一批明显操纵舆论、散布不实信息、进行人身攻击的账号被依法封禁或处理。
虽然这并未能完全平息网络上的嘈杂声音,但释放出的监管信号已经足够明确:舆论场,不是法外之地。
而在市场层面,尽管用户抱怨声不断,但外卖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只是,当补贴的“魔法”消失后,价格回归理性,用户下单时变得更加谨慎,开始更多地比较菜品质量、配送速度和商家服务。这对于真正用心经营的优质商家而言,或许是一个新的机遇。
几天过去,徐为正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后台数据。尽管舆论攻势花费不菲,话题热度也看似维持住了,但他最关心的核心指标——来自监管层面的态度松动——却丝毫没有出现的迹象。
罚款通知已经正式送达,缴纳期限明确;禁止恶性补贴的要求,也已经开始影响业务部门的日常运营策划。
他投入巨大资源点燃的这把“舆论大火”,除了烧掉大把的营销费用,给监管中心带来一些口水上的麻烦,并进一步消耗了用户对平台本就脆弱的信任感之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预期的“迫使监管让步”的目标,如同镜花水月,彻底落空。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泄气感,取代了最初的愤怒,笼罩了徐为正。他靠在椅背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绝对的法律和规则面前,他自以为能操控一切的资本和舆论手段,这一次,彻底失灵了。
他意识到,继续在舆论上硬扛下去,除了浪费更多资源和可能招致更严厉的反制外,已经毫无意义。
这场仗,在监管重锤落下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分出了胜负。他现在面临的,不是如何推翻判决,而是如何在新的规则下,带领每团活下去,并且找到新的竞争路径。
“算了……”徐为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一直等候在一旁的于龙星无力地挥了挥手,“舆论上的事……先停了吧。别再浪费钱了。”
于龙星张了张嘴,似乎还想争取什么,但看到徐为正脸上那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挫败感,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低声应道:“是,徐总。”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但与之前的愤怒不同,此刻弥漫的是一种战略受挫后的沉重与迷茫。
徐为正知道,属于外卖行业那个依靠资本野蛮扩张、无视规则边界的“黄金时代”,已经随着这一纸罚单,彻底结束了。接下来,将是一个需要精耕细作、遵守规则、比拼真正实力的“白银时代”。而这个时代的玩法,他和他所领导的每团,还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