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潜影:宅邸的致命漏洞(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辅警的逆袭》最新章节。

他们谁都没有料到,赵天宇几人早已经来到了距离芝加哥很远的奥马哈市,正藏在股神家对面的住宅楼里。

第二天一早,三人简单分了带来的干面包和盒装牛奶,谁都不敢开火做饭,生怕炊烟或香气引起怀疑。

匆匆吃完,火狼就换上了一身灰色运动服,压低鸭舌帽,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出。

他必须出去摸清形势,而每一步,都走得如临深渊。

此时的巴拉克正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脸色铁青。

一整夜的搜查毫无结果,就像一阵风刮过沙漠,没留下任何痕迹。

他握紧酒杯,仿佛要将它捏碎一般。

恼怒与不解在他心中交织成一片阴影——他隐约觉得,赵天宇一定就在某处,甚至,正注视着自己。

中午将近,火狼终于推门返回。

他不仅带回了加厚的遮光布,手里还拎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纸盒——刚刚出炉的披萨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

尽管赵天宇和孟磊对披萨这类快餐并不感冒,但在当前的情况下,热食已是难得。

他们相视一笑,接过食物,谁都没有挑剔的资格。

三人围坐在临时用纸箱搭成的小桌旁,边吃边交换情报。

火狼压低声音,眼中闪着锐利的光:“我上午在附近摸了一圈,听说‘股神’生活极其规律,几乎每天准时回家,最近也没有外出计划。这对我们很有利,至少时间窗口是稳定的。”

赵天宇咬下一口披萨,芝士拉出细长的丝。

他缓缓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庆幸:“如果他突然离开,我们可就真得在这耗到不知什么时候了。你这消息,确实来得及时。”

孟磊接着开口,声音平静却清晰:“我昨晚观察到他三次走进同一个房间——那是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卧室。从互动来看,应该是他孙子。其余时间,‘股神’都待在书房,直到深夜才熄灯。”

火狼闻言眼神一凛,放下手中的披萨,沉吟道:“这么说,他非常在意这个孙子。如果我们无法直接突破‘股神’的防线,或许可以从他孙子身上寻找突破口。亲情,往往是强者最大的软肋。”

房间内陷入短暂的沉默,三人目光交汇,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决意。

披萨的香气仍在空气中缠绕,却掩不住渐渐凝聚的紧张气氛。

他们知道,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或许转机就藏在那位未曾谋面的年轻人身上。

赵天宇沉默了片刻,指尖轻轻敲着纸盒边缘。

上午的阳光通过窗户映在他微蹙的眉间,投下一道浅浅的阴影。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贯的冷静与克制:“我们昨晚才刚到,行动还有余地,不必急于一时。再观察一两天,摸清规律再说。”

他顿了顿,语气虽淡,却透着不容动摇的坚定,“我不喜欢用胁迫亲人的方式,但若真到了那一步,我也不会犹豫。成功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

孟磊点了点头,接过话茬。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黑色的小型设备,放在桌上——那是火狼带来的信号干扰器。

“我昨晚已经大致看过了,”他低声说道,“目标住宅东侧有一段围墙靠近树丛,西北角还有个通风口,监控覆盖有死角。今晚我打算再实地确认一下,如果能找到机会,或许可以在他们的监控线路上动点手脚。”

火狼在一旁检查着设备接口,抬头补充道:“干扰器可以维持二十分钟左右,足够你切入系统。但一定要算准时间,一旦被反侦测到,我们就全暴露了。”

赵天宇听完,目光从两人脸上扫过。

他最终没有改变原定的时间节点,语气果断而沉稳:“好,今晚等你回来之后,我们就敲定最终的行动方案。明晚准时动手——不能再拖了。我们在这里多待一天,就多一分风险。”

他声音压低,仿佛能穿透墙壁,望向远方的某处:“况且,大长老李玄冥和二长老徐影……也都在等我们的消息。”

房间里一时无人再说话。

窗外的光线渐渐斜沉,尘埃在余晖中无声飞舞。

三人之间弥漫着一种紧绷的默契,仿佛弦已拉满,只待箭出。

这位被誉为“股神”的老人,生活节奏严谨得犹如一台精密的时钟。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八点整,他总会准时出现在家门口,身着剪裁考究的西装,手提公文包,在保镖的护送下坐进豪华轿车,向着公司的方向驶去。

而傍晚五点,夕阳尚未完全西沉时,那辆黑色轿车又会准时驶回宅邸,误差从不超过五分钟。

这种近乎苛刻的规律性,已经成为他数十年雷打不动的习惯。

回到家中后,除了必要的用餐和睡眠时间,老人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书房的工作中。

那间宽敞而静谧的书房,俨然成了他的第二个世界。红木书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财务报表和市场分析报告,电脑屏幕始终闪烁着最新的股市行情。

对于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而言,这样的工作强度实在令人惊叹——本该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年纪,他却依然牢牢掌控着庞大的商业帝国,亲自处理着每一项重大决策。

晚餐过后,老人照例回到了他那间神圣的私人领域。

书房的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这里是绝对私密的领地,没有他的允许,就连最亲密的家人也不得踏入半步。

柔和的台灯光线洒在摊开的文件上,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

最近这些日子,他正按照泰勒的指示,有条不紊地对罗斯柴尔德家族进行一系列的商业打压。

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为他自己的家族带来了可观的利益,每一次精准的出击都让对手措手不及。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的野心却从未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炽烈。

时光倒回三十年前,当时他的事业才刚刚起步。

在一个偶然的社交场合,他结识了那位来自耶路撒冷大学的哲学教授巴拉克。

这场看似不经意的相遇,却成为他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

两位智者相遇,思想的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也为日后种种埋下了伏笔。

当年,巴拉克将他那惊世骇俗的"红色石榴计划"向他和盘托出时,他还远未拥有今日这般显赫的财富与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