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下令撤军(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
在汉中的深夜,苏羽收到了来自江东的密信。他借着油灯的微光读完信后,沉默良久,突然对姜维说道:“派人去许昌,告诉潜伏的细作,让他们密切关注城郊山谷的动静。司马懿既然要搞火器,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另外,召集军中的能工巧匠,我要看看,我们蜀汉的智慧,能不能与这所谓的火器一较高下。”
许昌城郊的山谷中,日夜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奇异的爆炸声。司马懿站在炼丹炉前,看着炉中不断喷出的蓝色火焰,眼中满是狂热。他的身边,那位神秘的方士正小心翼翼地调配着各种原料,每一次将不同的粉末混合,都会引起一阵剧烈的震动。
“都督,这样下去太危险了!” 一名将领忍不住上前劝阻,“上次爆炸,已经炸死了三名工匠。”
司马懿却不为所动:“成大事者,焉能不冒风险?告诉所有人,加快进度。等我们的火器研制成功,就是蜀汉灭亡之时!”
司马懿披着玄色大氅,在工坊中来回踱步,目光不时扫过正在忙碌的工匠们。方士手中的玉杵捣着药臼,硫磺与硝石混合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不少人忍不住咳嗽。
突然,一声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划破夜空。司马懿猛地转身,只见一名工匠失手将装着黑色粉末的陶罐摔在地上,粉末瞬间洒出,在地面形成蜿蜒的黑色轨迹。“快,用沙子盖住!” 方士大喊一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慌。然而已经来不及了,一名学徒手中的烛火不慎掉落,与黑色粉末接触的瞬间,剧烈的爆炸声轰然响起。
火光冲天而起,热浪将附近的人掀翻在地。司马懿被亲兵护着退到一旁,脸上沾满了灰尘,却依然死死盯着爆炸的中心。浓烟散去,原本放置陶罐的地方已经被炸出一个深坑,几名工匠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
“清点伤亡,立刻救治伤员!” 司马懿沉着脸下令,眼中的狂热却丝毫未减,“方士,这次事故是什么原因?”
方士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颤抖着说:“都督,这些原料太过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爆炸。而且,我们现在的配方还不够稳定,需要更多时间调试。”
“没有时间了!” 司马懿一拳砸在旁边的石桌上,“探子来报,诸葛亮正在筹备新一轮北伐。若我们不能尽快研制出火器,曹魏危矣!从明日起,所有人三班倒,务必在十日内取得突破!”
就在司马懿加紧研制火器的同时,蜀汉军营中,诸葛亮正对着地图沉思。一名密探匆匆入帐,附在他耳边低语几句。诸葛亮的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司马懿在研制火器?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丞相。” 密探肯定地说,“我们的眼线亲眼所见,许昌城郊的山谷中日夜传来爆炸声,已有不少工匠死于非命。”
诸葛亮轻抚胡须,喃喃道:“没想到司马懿竟有如此野心。若让他研制成功,我军将陷入被动。必须想个办法,阻止他的计划。”
几日后,一名身着道袍的老者来到许昌城郊的山谷外。他自称通晓炼丹之术,听闻司马懿正在研制神器,特来相助。守卫将他带到司马懿面前,司马懿上下打量着老者,眼中满是警惕:“你是何人?为何知晓我在此处研制火器?”
老者微笑着说:“都督勿惊,贫道云游四海,偶然得知此事。贫道对炼丹之术略有心得,或许能帮都督解决一些难题。”
司马懿沉思片刻,挥手让左右退下:“说说看,你有何办法?”
老者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瓶,倒出几颗药丸:“这是贫道炼制的‘镇火丹’,将其投入炼丹炉中,可保炉火稳定,不再轻易爆炸。”
司马懿接过药丸,仔细端详:“你为何要帮我?”
“天下纷争已久,百姓苦不堪言。” 老者目光坚定,“若都督能凭借火器结束战乱,还天下太平,贫道愿尽绵薄之力。”
司马懿将信将疑,但眼下研制屡屡受挫,他也顾不了许多。他命方士将药丸投入炼丹炉中,果然,原本躁动不安的火焰渐渐平稳下来,奇异的爆炸声也不再响起。司马懿大喜,对老者礼遇有加,将其留在工坊中协助研制。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深夜,一名工匠鬼鬼祟祟地溜出工坊,消失在黑暗中。次日清晨,司马懿发现用来研制火器的原料少了一大半,而那名神秘的老者也不见踪影。
“立刻封锁山谷,搜查所有人!” 司马懿怒不可遏,“定是有人通风报信,将我们的计划泄露了出去!”
此时,蜀汉军营中,诸葛亮看着面前的原料,微微颔首:“果然不出我所料。司马懿急于求成,定会轻信他人。这些原料,足够我们研究他们的火器配方了。”
司马懿这边,经过一番搜查,终于发现了那名泄密的工匠。工匠在严刑拷打下招供,原来他是蜀汉的细作,而那名神秘老者正是诸葛亮派来的。司马懿气得浑身发抖:“诸葛亮,你我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司马懿加强了工坊的守卫,对所有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同时,他下令加快研制进度,势必要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将火器研制成功。
日子一天天过去,工坊中的气氛愈发紧张。司马懿几乎吃住都在工坊,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细节。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方士激动地跑来报告:“都督,火器研制成功了!”
司马懿快步来到试验场,只见一个巨大的铜制火炮架设在那里。方士将调配好的火药填入炮膛,放入一枚铁弹,然后点燃引线。片刻之后,一声巨响,铁弹如离弦之箭般飞了出去,重重地砸在百米之外的土墙上,将土墙轰出一个大洞。
“好!好!” 司马懿兴奋地大笑,“有了这火器,诸葛亮必败无疑!传令下去,立刻打造百门火炮,随大军出征!”
消息很快传到了蜀汉军营,诸葛亮却显得十分镇定。他召集众将,说道:“司马懿虽研制出火器,但他忽略了一点。火器威力虽大,却受天气制约,且装填缓慢。我军可利用地形与天气,破他的火器阵。”
不久后,曹魏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司马懿亲自坐镇中军,百门火炮排列整齐,气势汹汹。蜀汉军队则在诸葛亮的指挥下,退守到一处山谷之中,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司马懿看着山谷,冷笑一声:“诸葛亮,你以为躲在山谷里就能逃过一劫?给我开炮!” 随着一声令下,火炮齐鸣,山谷中硝烟弥漫。然而,诸葛亮早有准备,他命人在山谷中设置了大量的障碍物和掩体,火炮的威力大打折扣。
更糟糕的是,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火器遇水,顿时失去了作用。司马懿看着变成废铁的火炮,脸色阴沉得可怕:“天不助我!”
就在此时,山谷中传来一阵喊杀声,蜀汉军队趁机杀出。司马懿无奈,只得下令撤军。这一战,曹魏军队损失惨重,火器的优势不仅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成了累赘。
回到许昌后,司马懿并没有气馁。他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改进火器。他命人研制防水的火器,同时加快火药装填的速度。而诸葛亮也没有放松警惕,他不断派人刺探曹魏的情报,研究破解火器的方法。
在这场火器与智谋的较量中,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在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努力。许昌城郊的山谷中,敲击声和爆炸声依旧不时响起,那神秘的蓝色火焰,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各方势力也在暗中观望,试图在这场较量中谋取利益。东吴的孙权收到密报后,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开始筹备自己的军备计划;而一些江湖势力,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暗中与曹魏、蜀汉接触,试图在火器研制中分得一杯羹。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流逝,司马懿的火器改进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他研制出了一种可以防水的火药皮囊,还设计了一种新的装填工具,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发射速度。他再次集结军队,准备向蜀汉发起进攻。
诸葛亮得知消息后,在军营中召开紧急会议。他看着地图,说道:“司马懿此次有备而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他的火器虽有改进,却依然存在弱点。我们可以利用火攻,让他的火器自相残杀。”
于是,蜀汉军队在司马懿进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重重埋伏。他们在道路两旁埋下了大量的引火之物,只等曹魏军队进入圈套。
当司马懿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山谷时,天色渐暗。他警惕地看着四周,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突然,一声号角响起,山谷中顿时火光冲天。蜀汉军队点燃了引火之物,熊熊大火向曹魏军队蔓延而来。
司马懿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退。然而,火势太猛,许多火炮被大火包围。火药遇火,发生了连环爆炸。曹魏军队顿时陷入混乱,死伤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