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阳关道(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末小旗兵》最新章节。

但是现在解放了,再这么不明不白的混着干就不行了。

首先他得给自己的试验场在新政府这里过个明路,上个户口。

然后他可以申请一些专门的研究员过来了,自己也快六十了,怎么的也有退休那年吧?!

他笑呵呵的展望了一下退休的美好生活,把锄头往肩膀上一扛,琢磨着就回来了。

结果还是在观音寺的大树下,老王坐在石头墩子上等着他。

一个来月不见,他已经换了军装,胡子却是没剃,乱蓬蓬的遮了半张脸。

“付先生。”他看见付宁进来,先站起身来打招呼,“有点事儿想要请教您。”

付宁不知道现在他还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把老王带进屋里,让他拢着杯热水慢慢说。

老王在解放县城的过程中是立了功的,而且这么多年他窝在后勤,手上也没有血债,很自然的就在县委的武装部当了个跑腿的。

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和稳固,他们首先做的就是支援前线,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筹集了不少的粮食、军鞋和棉衣,需要押送到淮海战场上去。

而老王就接到了这个押送的任务。

“付先生,您年纪大,经过的事儿多,您给我琢磨琢磨,我下一步怎么走?”

老王以前都是正规军,乍一转到地方,不适应是肯定的。

更主要的是,他还一直想着回家的事儿。

所以他动了留在前线的心思,这次来也是找付宁给参谋参谋,怎么样才能把回家这条路走得更顺当一些。

付宁想了想,“这事儿啊就跟买东西一样,一分钱一分货。

同样,付出的代价高,收获也不一样。”

他跟老王分析,如果他进了大部队,伤亡的风险是直线上升,但是如果将来有了功绩,等太平了申请调回东北,也不是不能操作。

要是留在地方,安全性上要高一些,基本上就在这儿扎根儿,回去也得等退休以后了。

反正都是有利有弊,主要就看老王想不想冒险。

老王其实来之前把这些事儿都掰开了揉碎了琢磨一溜够了,付宁的意见不过是让他给自己的决定一个支持。

“我知道了,这回我把军需押送上去,争取就留在部队,真有了战功,将来回家给兄弟们立个碑,拦着的人都少。”

他跟付宁借了纸笔,写了长长的一溜儿人名,都是他还记得的当初跟他一起拼过命的东北军同袍。

把那个名单叠好了,老王把纸条塞进紧贴着心脏的衣服兜里。

“就像张君说的,万一我光荣了,还有烈士陵园可以进,那兄弟们能跟着我一块儿吃吃香火,要是能把我送回东北,就相当于他们跟我一块儿回去了。”

老王下定了决心,又谢了付宁几句,奔着他的阳关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