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1968年(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末小旗兵》最新章节。

她头发怎么这样了?

就看那姑娘原本黑压压的一把好头发,现在就剩下一半儿了。

一边儿是长长的黑发散乱着,一边儿露着光秃秃的头皮,上头还有几道血印子。

罗冀把自行车停在她前头,可她就跟没看见一样,还是木木的往前走,那眼睛里一点儿光都没有。

“你怕死吗?”

听见罗冀在跟她说话,她的眼睛才渐渐渐渐聚焦,木愣愣的摇了摇头。

“那你信我不是坏人吗?”

那姑娘还是摇头。

罗冀叹了口气,“信不信的,你也没有别的路走了,跟我走吧!”

把人往自行车后座上一丢,正好儿又下雨了,他把人往自己雨衣里一藏,就这么给带回来了。

张冀东从这天开始就住在了连安原来的院子里,罗冀把她另外一边的头发也给剃掉了,说是重新长吧,至少一般儿长啊。

而且这个院子自打连安没了以后,就是连方予回来办丧事的时候住了几天,一直空着,罗冀住在后院儿不过来,给了张冀东极大的安全感。

这一藏就是大半年,要不是付宁突然回来,他还有这里钥匙,冀东的行踪还没着落呢!

付宁看着罗冀,心里感叹:这孩子是像了谁呢?

平时看着也挺乖的,上学也没让人费过心,回回都是考第一,这么多年就没捅过娄子。

这回是一下儿就玩儿了个大的。

“那她也不能就这么藏着啊?让人家发现了,不得打你个拐带妇女?!”

“我给她办了一年休学,到时候看看情况,要是还能上学就让她试试,要还是这样,再想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

“她当兵肯定不行,招工也不能要她,但插队总行吧,走一步是一步呗。”

你倒是心大!

付宁拿手指头点了点罗冀的脑门儿,“哪儿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打发罗冀去把祝心华找过来,付宁趁着这个工夫跟张冀东聊了一会儿。

好在这个姑娘神智还没问题。

“你们这几个月是怎么生活的呢?吃什么啊?”

“开始就是罗冀哥的定量。”冀东指了指院子,“后来他把院子里都种上土豆了,可能季节不对,天冷的时候就收了两簸箕小土豆儿,都快吃完了。”

付宁算是知道院子里那点儿坑是怎么来的了。

不过罗冀的定量他自己都吃不饱,还得分给张冀东一部分,这两个孩子也算是吃了苦了。

等祝心华跑过来,抱着张冀东都快哭出来了。

两个大人商量了一下,借着快过年了的机会到处走动了走动。

最后算是把冀东的关系稳定在他们学校了,等到九月份她再回去上课,要是能延迟毕业呢,就在大学里多躲两年。

要是躲不过去呢,就用罗冀那招儿,插队!

付宁跑回来就是干这个的,农场申请知识青年来支援,到时候把冀东裹在里头弄过来。

刚拐进试验场的大门,川北脚不沾地的就跑过来了,“爷爷!”

他把付宁背着的大包接过来,搀着他往里走,迎面又来了一个人,嘴里一个劲儿的数落付宁。

“叔,怎么不打个电报回来啊?我们好套了车接你去!这么远,您自己走回来了?!”

“倪书记,我还能动弹动弹呢!”

来的正是倪墨,付宁让肖远安找着他的时候,他在地方上也不是很得意,干脆就调回试验场当书记了。

要说他可是比张君的命好多了。

他们家的产业抗战胜利那会儿就处理干净了,他父母在苏州城外的小院子解放战争的时候给炸得就剩下了个房岔子,真的是毫无负担的迈进了新时代。

这两年他负责农场的各种学习、汇报,那报告写的谁都挑不出错儿来。

“嚯,这包儿真够沉的,什么啊?”倪墨把包儿接过来,在手里掂了掂。

“鱼干和海带,记糖从福州寄过来的”

“这小子在福州军区还挺滋润。”

爷儿仨聊着天儿往回走,付宁又问起了农场里那几个下放劳动的教授,“他们怎么样?情绪还行?”

“放心吧!咱们这儿要是还不行,他们找不着行的地方了!”

倪墨说他带着那几个人去附近的一个山洼子里看过了,说是能修个小水库,再修水渠,把水引过来,要是能搞到管子,底下的梅家村和他们试验场就有自来水了!

付宁觉得挺好,这点儿小工程对这些学术大拿们来说不是事儿,但能这样发挥发挥作用,他们心里能舒坦点儿。

还没走到观音寺,远远就听见小满娘的声音,“你就找他去!看他敢当陈世美的!要是那样,你给我捎信儿,我去给你撑腰去!”

一进院子,大树底下放着两个箩筐,一个年轻的妇女正往里放东西。

这是小满的媳妇,小满几年前参加了铁路的招工,跟着县里不少的人一块儿走了,今天河北,明天山西,到处跑。

现在据说落在京城了,可是两年都没回来过年了。

听他们一块儿的工友说,他在京城像是另外安家了。

小满娘可是坐不住了,她不信自己儿子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正撺掇儿媳妇去京城找人呢。

“玉华,你放心去!我清明还回去呢,要是小满不干人事儿,到时候我就先收拾了他!”

付宁不知道有这出儿,要不然这回就一并办了,现在也只能先给小满媳妇一点儿精神支持。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倪墨带着老教授们又去实地测量,准备画设计图了。

而小满媳妇用一根扁担挑起了两个箩筐,一个里头是他们的家当,一个里头是刚刚三岁的小女儿。

她手里还拉着七岁的大闺女,娘儿仨就这么一步一步的往京城走。

付宁站在观音寺的门口,看着他们迎着朝霞往前走,直到身影都融到霞光里。

走吧!

只要往前走,总会走到太阳底下的!

——————番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