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抗灾(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赤潮覆清》最新章节。
大雨滂沱,郁平林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堤坝上,斗笠下的眉头紧锁,放眼望去,宿迁至泗阳段的淮河大堤上,数万人如蝼蚁般在黑夜里蠕动,每隔数十步就插着一支火把,火光在雨中顽强地跳跃,映照出无数弯腰挖掘的身影,铁锹与泥土的摩擦声、人们的号子声、雨水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沉重而雄浑的乐章。
“郁委员,我们已经连续挖了二十个时辰,分洪渠已完成七成......”一名干部紧跟在郁平林的身后,汇报着最新的情况:“按照指挥部给的方案,我们要赶在明天午时之前,布置好分洪通道,明日午时炸开宿迁至泗阳段的部分堤防,引导洪水经废黄河故道入海,避免冲击里下河平原,但是现在遇到硬土层,挖掘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过我们已经在和其他分队协调,抽调更多的人员过来协助,保证不会耽误计划时间。”
“越早完成越好,这暴雨昨晚上停了半天,一早又他娘的下个不停,这雨这么下下去,洪峰抵达时间恐怕比我们预计的要早得多!”郁平林抬头看了看暴雨如注的天空,咬了咬牙,又望向堤下,只见一条宽约十丈的沟渠正向东北方向延伸,那是通往废黄河故道的方向,数千名红营战士和当地百姓正在渠中奋力挖掘,泥水没过他们的膝盖,每挖一锹泥土都极为费力,郁平林心中焦急,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尽量平静的问道:“炸药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在预定爆破点埋设完毕,只等分洪渠贯通就可引爆......”另一名将领赶忙接道:“军工厂来的专家和我们部队的人都检查过了,我们安排了专人值守,定时检查,等分洪渠贯通之后,我们还会做最后一次大检,另外,部队还准备了许多备用炸药,保证万无一失。”
郁平林点点头,继续向前巡视,一切都井然有序、准备充分,让他原本沉甸甸的心里稍稍舒缓了一些,却依旧如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般,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但不仅仅是宿迁这段区域,他一路巡视过来,各个分队负责的区域进度都不理想。
郁平林走下高地,沿着正在挖掘的渠道巡视,泥浆没过他的小腿,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力气。沿途的军民们看到他,只是点头致意,就继续埋头工作,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形式上的礼节早已被抛在一边。
郁平林蹲下身,用手扒开一层泥土,下面是黏稠的胶土层:“这里的土质......确实坚硬......再硬也得加快速度,还是那句话,大雨这么下,洪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提前到来,我们越早完成越好!”
“郁委员放心吧,我们已经派人去多讨要铁龙爪、浚川耙等疏浚工具,听说大学堂的黄教授正在附近试验新式的抓斗车,我们也已经派人快马去请他派些技术人员前来协助了,等这些工具一到,破开这些硬土层,进度可以迅速赶上来!”一名干部安抚道,再一次保证:“郁委员放心吧,执委下了命令,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一定按时完成一切准备,否则,请先从我开始杀头!”
郁平林点点头,没有在说话,他也知道这些干部和将领在这片区域也已经奋战多日,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再给他们压力也没有用,起身拍了拍手,继续巡视着,走了一阵,却发现在人群最前方,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挥舞着铁锹铲着泥土,不由得惊讶的唤了一声:“老杨?”
那人转过身来,却是那位杨委员,他穿着一身粗布衣衫,身上满是泥浆,听到喊声,抹了一把脸上混合在一起的雨水和汗水,抬起头来眯着眼看了几眼,笑道:“老郁,你来了?”
郁平林上前去握住他的手:“老杨,之前北伐之役结束后,你在总结大会上主动承认错误、承担主要责任,辞去执委候补委员的位子,赋闲了一段时间,我本来还想说去看看你的,结果我到了金陵,你又跑来江北了,宿迁这段治淮工程,你不是分管部长吗?之前我派人来找你,你怎么反倒在这里挖土?”
“我一个空降的部长,到这里接手总共就一两个月,当地的情形当地的干部比我更清楚,有他们在,我没必要去凑热闹,反倒添乱!”杨部长微笑着摇了摇头:“去年北伐失败,是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我这个人脱离实际了嘛!教训沉重的很,检讨做过了,责任承担了,如今又担起这副担子,过去的错误总不能再犯。”
郁平林一阵默然,说道:“老杨,你这番话说得......似乎还有情绪啊。”
“确实有情绪,但不是在怪组织,而是在怪自己!”杨部长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有些哽咽:“之前北伐失败,其实没有总结大会,我自己也是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的复盘了一阵,许多错误,根本就不该犯的,当时完全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总以为革命就是一鼓作气,北伐中原,直捣黄龙,结果呢?山东一战,多少好兄弟永远留在了那里......”
“还是那句话,是没有脚踏实地,是脱离了实际.......”杨部长忽然又振作了起来,笑道:“说起来,以前天天在值房里头坐着,每天都是各种什么乱七八糟的会,那时候,一到没人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心慌意乱,可如今踩在这泥地里头挥铁锹,反倒感觉踏实了许多,以前那些个胡思乱想,现在都少了。”
“老杨,你说得对啊!”郁平林深有感触的微笑着回应:“忙忙碌碌的才走的稳路,一闲下来各种毛病就出来了,我在江西养病那段时间,手里头闲着,心里头也是一天天的发慌,整天没事找事管这管那,天天跟自己儿子吵架,到了这里淋着雨、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反倒是身心舒畅了!”
“咱们这些石含山里出来的,都是穷苦人出身,注定了一辈子都是辛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