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八百零六章 别无选择(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神话版三国》最新章节。

都不说某些完全拟人的家伙了,就说周瑜得了,陈曦作为技术、资源、人力、甚至是整个生产资料的提供方,都只割了100%,周瑜什么生产资料都没有的时候,都能干出割100%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让陈曦认识到自己的定量出现了一些问题,笑话,怎么可能能认识到!

别说是陈曦认识不到了,就算是跟着陈曦干活的人都认识不到,现在随便从陈曦麾下的厂矿之中拉一个年轻人出来,对于陈曦现在发的工资,发的福利那都是持续赞扬的。

没办法,陈曦是真给,是真的怎么说,就怎么兑现的,而且真的将这群人从赤贫拉到了能吃饱喝足,每月能整几顿肉的程度。

至于说累点?

这年头种田也累的很,这玩意儿的工作强度高是高了点,但不风吹日头晒,已经算是优待了,否则伊籍脑子有病要将兖州农粮的事情整到台面上来讲,不还就是种田的百姓,真的羡慕工厂里面的工人吗?

故而,时至今日,陈曦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国营厂矿的定量的时候其实出现了认知层面的错误。

好吧,其实也不能算是错误,这种错误实属是你问了所有人都问不出来的那种,因为这种问题就算归咎,也得归在时代的进步上,纯纯就是更高效的发展方式,更高效的积累财富的方式,直接摧毁了以前的体系。

可这里面有一个陈曦都无法否认的一点就在于,进入了这个体系之后,人会变得更为劳累,但这种劳累又不同于早先为了吃喝拉撒所拼搏,而是系统性的消除掉了所谓的无效社交,使得交流环节、自由分配的时间变得更为稀少,因为你被固定在了某个位置,成为整个系统上的一环,无法再像以前那么自由自在的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

虽说在曾经的时代吃不饱饭属于常态,但属于自身的无意义时间非常之多,而人类这种生物,每天无意义发呆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对于缓解自身不知缘何而来的压力非常有效。

陈曦的生产力解放,除了市场经济的高效配置,社会分工与技术创新的爆发式发展以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就是消除这些原本属于正常人一生之中的无意义时间,也就是让这些时间变得充实起来,让他们有活干,能获取到应有的报酬。

这种事情从台面上说是双赢,但实际上需要理解一点,国家所有的财富并不来自于国家,或者更为现实的讲,国家这个政治实体本身是不产财富的,其所分配的每一枚铜板,都是来自于每一个劳动者。

劳动者所劳动的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创造的利润越多,国家所能获取的财富理论上限也才会越大。

只有理解了这个东西,才有继续往下谈的必要——陈曦那无尽的财富便是来自于这里,只是陈曦收割来的财富进入了正确的再分配,更进一步的助推了国家的发展,助推了百姓的发展。

所以整体是合则两利的事情,但究其最核心的地方,陈曦并不是什么财神,也不是什么经济大师,他没有进行所谓的税改,他只是将更多的人塞到了有效劳动之中,然后抽取了更多的利润罢了。

本质上陈曦玩的就是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进入劳动,市场格局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和优化,以及相对细致有效的社会分工和少量的技术创新。

没错,富有含金量的技术创新其实是少量的,虽说这里面其实是因为有一些现实的原因,不能疯狂的进行革新。

故而考虑到现实状态,陈曦走的路线主要是更多的人,更长的劳动时间,外加陈曦本身能直接指明方向,故而并不需要浪费太多的资源,反倒是沿着这种看似低级的路线进行前进,最简单,最粗暴,最有效!

然而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却最为有效,也最让所有人满意,毕竟低级的路线必然会吸取大量的人口进入,而这年头人口密集型工业,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故而纵然确实是存在定量上的一定失误,这个时代的所有人依旧认为陈曦这套绝对是最为正确的方案,因为往前看,能看到露于野的白骨,而这个时代只是累了一点,然后就解决了所有吃穿用度的问题。

以至于陈纪这种还算有良心的智者,其实都认为陈曦现在推行的东西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因为这一套可以运转下去的体系,让所有人脱离了贫穷,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套大同社会的理想落入了现实之中,而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道德。

毕竟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而在封建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让所有人吃饱饭,让所有人能有事干,这就是最为基础的政治正确,而这份正确在以前是没人能完成的,只能在大同社会的理想之中书写和描述,但陈曦是实打实的完成了。

一群连这份正确都够不到的人,怎么和陈曦去讨论这个。

故而,越是贴近儒家,越是会认同这套思想和方向的正确性,可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在陈纪看来,陈曦的度出现了些许的问题!

陈曦现行的一切,几乎吞掉了世家子所有的时间,虽说每一个世家子都在努力的建设自己的国家,而且也因为这种建设而充满了热情,但这种热情这么燃烧下去,陈纪找不到历史的参考,但他的经验,他的阅历,并不认为这是好事,更糟心的是,陈纪找不到攻击的点。

可没有攻击的点不重要,重要的是,陈纪最起码从这些事情上清楚的认识到,陈曦并没有真正站在汉世家的背后。

所谓汉世家的背后站着陈曦,是陈曦支撑着汉世家这种说法,纯纯是汉世家在给自己贴金,现实点讲,以陈纪目前认识到的东西来看,陈曦纯纯就是物尽其用的逻辑,给汉世家这么多,只是因为汉世家恰恰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智力库和高等人才库。

陈曦愿意推汉世家一把,只因为没有第二个值得陈曦推的对象了,普通黔首小民?大字都不识一个,陈曦能有什么办法?

并不是说认了字就一定比不认字优秀,而是最现实的,陈曦推行的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基础是标准化,而识字对于工业化来说,其实是工业体系运转、技术迭代、生产效率提升的基础性支撑,而不是什么能读会写,哪怕陈曦现在才是最初级的从手工业向机械工业过渡的阶段,很多的东西都是需要识字才能上岗的。

别的不说,只要是个正常人,应该都能明白识字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统筹管理的便利性,说句过分的话,不识字的话,光是学习新技术,就会要一条老命的。

陈曦之所以不是疯狂推新技术,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识字率太低,该不会有人不知道不识字的工人,是怎么些学习新技术的吧,那是只能依赖记忆模仿,且不说这个学习周期的长短,光是因为后期技术变更带来的操作流程变化,就会直接要了大多数文盲工人的老命。

而对于识字的工人呢,只需要把规章制度给挂在墙上,你给我看着操作,而且一般来讲,只要有熟练工人带上一两次,后续细心一些,基本就不会出错了,哪怕换了操作流程,只要再有人带一两遍,有警示牌,差不多就能继续工作了。

三世纪的汉朝大概是什么水平的文盲率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