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纸币在威尼斯(上)(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

“两万八!”

“成交!”

此时的大宗棉花通常按包来计算,一包通常是400磅(约等于181.44公斤。)。

竞价成功的商户立刻雇佣了一大批苦力开始干活,由于奥地利帝国规定了最低工资,再加上柯里昂家族,以及几位工长监督,码头劳力之间的恶性竞争基本被杜绝。

所以商人也不会太过压价,码头工人的日子也还过得去。码头工人虽然穷,但消费能力却很强。

一旦有商人压价也许码头工人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但诸如经营酒馆、饭店、妓院的商户们可不会妥协,他们会第一时间举报那些无良商人。

抱着手提箱的年轻人显然不是要和这些大商人争抢大宗货物,实际上他瞄准的是奥地利帝国对帝国境内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每艘来自奥地利帝国殖民地的货船都会留下一定的配额给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为此他甚至在奥地利帝国开办了一家工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便能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同样翘首以盼的还有一大堆威尼斯境内的小型工厂和传承多代的手工作坊,按照原本的历史他们应该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弗兰茨又给了他们一点希望,一线生机。

这种政策自然也引发了很多不满,毕竟在十九世纪道理通常都掌握在强者手中。

“这不公平!,凭什么减免他们的税收?”

“就是!我们每次都要缴一大笔税!”

通常来说港务局的官员们会拿出帝国的法令来搪塞一下,不过有的时候有些商人越说越急,越说越激动,甚至想要动手的时候就该港务局局长出面了。

“你们有皇室缴税多?皇室企业和国家工厂还没抱怨,你们有什么资格?在奥地利帝国赚多少钱就要负多少责!

不想干可以不干!要不要我帮你们申请拍卖!”

历届威尼斯港务局局长的家族背景都非同一般,基本没有商人敢于迎难而上。

而且这并非虚言,此时的奥地利帝国总给人一种蒸蒸日上的感觉,想要出人头地拼一把的年轻人大有人在。

最主要的是如果那些大工厂不赚钱,他们早就不干了根本就不会跑到港务局里抱怨。

资本市场确实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但没有小鱼又何来的大鱼呢?

弗兰茨可不会天真到认为小鱼会从天上掉下来,又或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他很清楚生态系统一旦崩溃会有什么结果,所以奥地利帝国非常清楚自己维护和管理者的定位。

弗兰茨作为那条最大的鱼更不会自掘坟墓,相反他会震慑和消灭那些想要打破规则的鱼类。

港务局的交易大厅内挤满了人丝毫不比码头逊色,哪怕是地中海气候,哪怕是风扇吹个不停也时常会有人热晕过去。

港务局官员的制服甚至直接换成了背心,不过即便如此情绪也难免烦躁。

所以交易大厅里的噪音一直都是个恼人的问题,当然也有人乐此不疲就是了。

货船剩余的货物才会分门别类地送入皇室工厂,这正是皇室工厂高额利润的来源之一,不过其中大部分利润又投入到了殖民地和研发之中。

当然商人们并不认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成了弗兰茨的独享品,甚至有人认为弗兰茨用橡胶造了一座城堡供自己娱乐。

只不过这些人并不会公开自己的想法,反而是向民众灌输钱都落进了皇帝的口袋中,弗兰茨骄奢淫逸经常搞的那些庆典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企图将祸水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