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月悬九天的虚实(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踏星巡天》最新章节。

周公的目光显露出几分凝重,他缓缓抬手,悬浮的八卦盘突然投射出一幅星图,无数星辰在其中明灭不定。

“看那颗星。”周公指向其中一颗忽明忽暗的星辰,“它既存在,又不存在。就像你眼中的世界——当你注视时,它便确定;当你移开视线,它又归于混沌。”

陆娴心头一震,手腕上的青纹突然灼热难当。

恍惚间,她仿佛看到无数个自己在不同的时空中做着不同的选择——

有些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有些在战场上挥舞光剑,还有些……正在某个她从未见过的奇异空间里观测着星辰运转。

她凝视着星图投影轻声呢喃:“这些画面……是既定的结局,还是概率云?”她无意识地划过空中光影,星辰竟随着指尖概率化重组。

“周公,若如您所言,观测本身赋予了所见之物‘确定’的意义。那么……”

她微微停顿,轻声问道:“如果没人观测月亮,它还存在吗?”

这个问题轻飘飘地落下,却像一道无形的法则之力,瞬间冻结了广场上所有的声音。

修士们面面相觑,这问题本身蕴含的悖论与虚无感让他们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

这已非简单的命理之问,而是直指世界根源本相的终极诘问。

所有修士都屏住了呼吸,看向周公,又看向那气质淡然的蓝衣少女。她左颊的梨涡在星图变幻的光影下若隐若现,像是一个理性的漩涡。

江文昊剑眉微蹙,他瞬间便理解了陆娴问题的分量,这关乎“存在”本身。

两人并肩而立,无形的气势如同礁石,抵御着这宏大命题带来的精神冲击。

八卦盘突然剧烈震颤,投射出的星图开始扭曲变形。周公眼底的紫气翻涌如潮,声音却异常平静:“姑娘,你可知自己在问什么?”

赤霄剑突然发出刺耳鸣响,剑柄上的龙眼宝石迸发出骇人血光。江文昊下意识按住剑柄,却见陆娴已经向前迈出一步。

“我只是在想,”少女手腕上的淡青色细纹亮起微光,“万年前武祖将昆仑山移至月轨,布下周天星斗大阵。那在此之前,月亮是什么?在被观测之前,它是否存在?”

周公深邃的目光凝视着陆娴,缓缓开口:“月悬九天,亘古如一。”

他第一句话,便如同定海神针,似乎肯定了其永恒存在。

“然,”一个转折,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起,“‘存在’之实相,非孤立之物。天地万物,皆在‘关联’之中。无人观测之月,依其‘道’而运行,依其‘理’而悬空——此为‘天道’层面的存在,它仍在原来的位置,遵循着既定的法则。”

他的目光落在星图上:“然,此‘存在’,于‘你’何干?于‘吾’何干?于芸芸众生何干?无人观测,无人关联,它的‘意义’便如这星图中未曾坍缩的概率云,处于无尽的可能性之中。它是‘有’,亦是‘无’——是未被认知、未被定义的‘混沌背景’。”

话音刚落,陆娴手腕上的青芒大盛,那道淡青细纹灼热如烙铁。

万象自在经在她体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行运转,调和着因圣人话语引动的狂暴乱流。

她的杏眼深处,那抹奇异的坍缩光纹一闪而逝,有无数算符在她瞳孔中飞舞推演。

她清晰地“感觉”到,随着周公的话语,周围空间的“确定性”在微妙地波动着,尤其是在涉及到“月”这个概念时。

“观测者,非独指肉眼。”周公的语气带上了一丝玄之又玄的意味,“心念所至,因果相连,便是观测!风吹月影动,水流映月明,飞鸟掠过月轮……天地万物,但凡与之产生一丝牵连,皆可视作‘观测’。”

“此等观测,虽无法如人之灵智般清晰定义明月‘存在’,却已将其锚定于这方世界运转的‘因果之网’中,使其不再归于彻底的‘虚无混沌’。”

他再次指向星图中那颗闪烁的星辰:“你之所问,根源不在于月,而在于‘你’如何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你的‘存在’,你的‘观测’,本身就已在扰动这因果之网,定义着属于你的‘真实’。”

“虚实之间,非月之存亡,乃‘心’之所照,‘念’之所及。在你‘看’向它的瞬间,已由你参与界定。”

周公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广场上回荡,也在陆娴和江文昊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所以,”陆娴强忍着青纹的灼烫和万象经的推演负荷,冷静地追问,“它存在,但存在的‘形态’与‘意义’,取决于观测者?”

周公微微颔首:“正是此理。月悬于天,亘古不变的是其‘道迹’。而赋予其‘意义’,界定其在‘我们’世界中之‘存在实相’的,是与之相关联的一切心念与因果。”

“无人关联,它便是‘道’之背景;有人关联,它便是‘心’之倒影。这便是你‘虚实徘徊’命格深处的根源——你自身,便是一个独特的‘观测锚点’,你的‘存在’,时刻在界定着与你关联的那一部分‘真实’。”

陆娴沉默了。

那些自幼困扰她的“重影”——茶杯偶尔出现的双重视觉,梦中同时经历的不同人生,瞬间在记忆里连成清晰的轨迹。

还有那些曾被她归类为“视觉误差”的现象——

实验数据在观测瞬间的数值跃迁,显微镜下粒子轨迹的模糊边界,甚至刚才写字时分裂的“明”字——也突然在意识中重构出清晰的数学模型。

“波函数坍缩……”她下意识低语。

银杏叶在她眼中突然分裂成三重影像:正在飘落的、已经落地的、仍挂在枝头的。

她倒抽一口冷气,这景象却随着她的呼吸节奏忽而清晰忽而模糊。

腕间青纹突然自发流转,她第一次“看清”了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概率云——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知。

“所以这就是我的‘非稳态观测’。不是幻觉,是持续性的量子叠加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