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掌门传位(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缘剑劫》最新章节。
玄肃不搭睬他,只直盯盯看着梅剑之,露出恳求之色。
梅剑之早便听闻玄肃为人迂腐古板,难以亲近,几日接触下来,果然不假。便在方才不久,还命自己忘掉嵩山派的铁剑心法,此刻情景陡变,蓦地惊异,不敢置信道:“前辈,晚辈并非嵩山弟子,怎可接任掌门之职?”说罢又暗忖道:“杜大哥为嵩山上下竭尽心力数年,就算传位衣钵,也当由杜大哥来做这个掌门。”越想越觉荒唐,哪里敢随便应下。
杜流光正自伏地伤感嵩山不保,涕泗横流,听师父这么一说,不由得也是一愣,不解地望向玄肃。玄肃伸臂扶起杜流光,向他道:“原本为师有意将掌门之位传你,现而嵩山派朝不保夕,凭你我难护周全......”说至此处,忽而旋身,向丈外的慕容离抱拳拜了拜,提高声音道:“慕容庄主,请近前说话。”
在场之人才惊疑未定,给他这一呼唤,又是一阵哗然。杨阳生连同杜流光一众嵩山弟子,及被围在圈里的野牛坡百余人无不惊愕。
姑苏慕容近年间虽鲜少在江湖上出现,然余威尚在,加之沙竟海与慕容离的传言不断,众人一听到“慕容庄主”,无不好奇,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几百人的场地立时鸦雀无声,各自期待能亲眼瞧一瞧这位传闻里功夫了的、美貌绝俗之人。
慕容离秀眉微蹙,略微不悦,暗想自己几乎不曾与玄肃照面,他如何识出?此间百余人目光皆然投来,只得迎上,向玄肃作了个揖。
一旁杜流光心头大震,直起身子看看慕容离,又看看梅剑之,指着他二人,“你、你”发出两声,瞠目结舌竟说不出话。
玄肃恭敬地道:“慕容庄主,请你做个见证,今日我玄肃.....欲收这位小兄弟为关门弟子,承我衣钵,接替嵩山掌门之职.....”
梅剑之与慕容离相视一望,各自不解。但见玄肃缓缓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书册,想了想,递到梅剑之跟前,令他接住。
杨阳生突然摇轮上前,难以置信地叫道:“玄肃,你干什么?此乃嵩山派镇派内功心法,你、你便轻易交给这小子吗?”
梅剑之不知该不该接,低头瞥到书封名字,上面正写着“玉柱通玄经”五字。这“玉柱通玄经”乃南宋年间玄通真人有所感悟所创,因其崇敬当时的少林派金刚不坏神功,特意在少室山不远处的太室山建房造田,住了下来。久而久之,弟子越收越多,便建立了嵩山一派,数十年间威名远播。
“玉柱通玄经”共分七重,前三重修炼起来极顺,大凡弟子苦练数载,皆可达到。到得第四重便变得极艰极难,内息游走各路经脉如清泉流水,需得经受常人难以承认的痛楚,倘若一刻不慎,便有生命危险。
玄通真人亡故后,除得其中一代弟子偶然间顿悟,将这套内功心法尽数学到,其余后代弟子最多学至五层。玄肃的师祖、师父劳其一生,苦修此功,也只到练到了第五重。而玄肃资质平庸,练到第四重,无论如何便再也练不上去。总算前一些时日有所精进,打算闭关静修第五重心法,却给弟子闯入破坏,内力反噬,导致功力尽散,性命堪危。
那杨阳生叛离师门之时,只将此套内功学到了第三重,后面记载的心法要诀全然无知,如此一来,所修内功到此为止,再难精进。他曾多次想过潜回嵩山,盗走秘籍翻看,每每走到山脚下,又不愿再踏前一步,只得返回。
这时见玄肃竟当众将嵩山派内功心法这般轻率地交于旁人,只觉胸口一阵气闷难受,看玄肃不睬,又转动轮椅凑近。手刚没伸出多少,忽然轮椅向后转动,为张锋推出半丈距离。
只听张锋微微笑道:“这位小兄弟身手不错,却并非使得是嵩山派功夫,玄肃掌门,现下收受徒弟,恐怕为时已晚啊。”意思却是:难不成此时此刻教他嵩山派的剑法?纵有这等过目不忘的奇才,空有招式,却无熟练应对之策,拿什么与自己过招?
玄肃冷冷地道:“晚或不晚,需打过才知。”
张锋忽而一笑,推杨阳生回去人群,一个旋身跃到场地正中,负手而立,大声道:“张某在此恭候!”
眼看对方众人吆喝奚落,梅剑之仿觉自己似箭矢一般给架到弦上,不得不发,心中老大个左右为难。
玄肃见他依然不松动,蓦地屈身要跪,梅剑之心下一惊,连忙给他托住。玄肃哀叹一声,神色凄苦道:“小兄弟,为今之计,只有你赢了那……那人,嵩山派才有希望得以保全……小兄弟……那日在洞中……你可都记下了?”说的正是当日叫他翻阅杨阳生留下的单路铁剑技法要领。
原来玄肃眼瞧杜流光战败,数百年来屹立不倒的门派竟要毁于己手,面上虽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无数个念头涌起,甚至想命令弟子杀出重围,与对面拼个你死我活。但想那些个弟子正值年轻,如此战死,又实在不忍。
这般想来想去,忽然想到救过他多次的梅剑之。心想此人虽然陌生,却肯仗义相救,品性自不必说。他既然看过了嵩山派的铁剑功法,那便求他上前一试,如若败了,与他不过是一场比试,若是侥幸赢了对面,却可保住嵩山,他既救下,就理应由他来当这个掌门。
梅剑之看罢书册不过一日,页上剑招、口诀记得清清楚楚,遂点点头,回道:“晚辈无能,还是没能忘记。”
玄肃听罢,突然大笑,笑罢连连咳嗽,一阵急喘,喷出大口鲜血。杜、胡、代几个弟子赶忙扶上。
场中张锋催道:“二位可传授完毕了?”
梅剑之虽尚未应允拜入嵩山,做这一派掌门,听他屡屡相逼,早就不满,于是高叫道:“在下便来会会!”转身向代崇玉借了佩剑,一跃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