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雷声起三掌鸣誓(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吾乃世家子》最新章节。
李承乾心中有些暗喜,自觉甩脱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包袱,却不知这天下本就是天下人之天下,此时虽然距离顾炎武发出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尚有九百九十年。
可华夏百姓的主人翁精神却早已在血脉中蕴藏!欠缺的,或许只是当权者的稍稍鼓励。
李承乾尝到了甜头,随即便放开了心胸,直接抛出了一个大议题。
“诸位群贤!尔等皆知,自贞观十五年伊始,先皇曾派遣出数只舰队,巡航四海,旨在探明我大唐四海之极限。
在此期间,于贞观十六年首次确定了倭国四岛的海岸线,得知了流鬼(今勘察半岛)、窟说(今库业岛)的存在,并划入大唐疆域。
贞观十九年,首次于海上绕过天竺抵达昆仑奴部落弻琶罗(今索马里)。
贞观二十一年,首次从海上与林邑 、环王 、 占城建立贸易渠道。
二十二年,标定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诃陵(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婆利(今巴厘岛)、哥罗(今马来半岛)的势力范围,并与之建立朝贡体系。
二十三年秋,邀天之幸!在大唐远洋舰队前赴后继之下,历时八年,牺牲三千四百余人、损毁船只二十四艘之后。
竟几乎同时踏上了太阳神洲(南、北美洲)与蛮荒大陆(大洋洲)的土地。
可叹先皇谋划近十年,竟未等到最后的消息,真真是令人扼腕。
如今距离首次登陆远洋之大陆已逾四年,期间我大唐派遣船队来回往返两次,带回珍品无数,想必在座诸位多多少少也有些耳闻,在此朕就不多赘述了。”
别啊,不赘述算怎么回事?我等可什么都不知道啊。不少人心中嘀咕着,面上带着不满,可又不敢唐突陛下,只觉得这厮说话好生让人拳头生硬。
李承乾毫无所觉,仍在喋喋不休着。
“这两块土地并非无主之地,太阳大洲上散布着不少城邦制度的松散国家,比如玛雅、特奥蒂瓦坎、瓦里、莫切等已经探明的聚集城邦。
其中以玛雅最为庞大,由数十座简陋城池组成,算是一股大势力。
然此大洲广阔之极,无主之地比比皆是,杳无人烟之地比之大唐还要大上几分!
我大唐于彼地登陆之处,建立了一座方圆五里的简陋城寨,名曰贞观城(位于今旧金山)。
远洋士卒从此地一路向东,跨高山越大河,历经二十三天,发现了一大片平坦的荒原,除稀少土着在此逐水草而居,竟无任何邦国统属。
故而,此地乃天授之地,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随着陛下的娓娓道来,一片梦中情地徐徐的在众人的脑中肆意变换着形状。
这就如同给色狼形容清倌人也没什么两样。
华夏是个什么民族呢?
莫看他在史书上战功彪炳,纵横捭阖,究其底色,终究是一个农耕文明。
你若说金山银山、珠贝满谷,或许碍于空间的隔绝,华夏人还会斟酌取舍一番。
可你要说是大片的无主荒地……
那可就不困了!
于是就见与会者半数之人不由自主地站立了起来,手中比划着莫名地动作,神情逐渐显露狰狞。
李承乾喋喋不休了半个时辰,将两块大陆描述地好像肥美的肴肉,而后突然话音一转,莫名遗憾起来。
“可惜,大唐的国力还是不足哇,若是能再挤出百万雄兵,设立戍位垦荒兵团,不出三年就能垦出一片世外桃源……”
别啊!你可惜个屁啊,国家没有余力,我等有哇!
诸大世家泛起了红眼病,真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浑然忘了这两年世家大面积抛荒的苦楚。
崔尧适时打开了缺口,率先开言道:“陛下,若是大唐暂时无力开发,可否放开民间自由圈地的口子?”
李承乾回想了一番台本,遂斜睨着崔尧戏谑道:“哦?崔大财主想要分一杯羹?”
崔尧连忙躬身道:“臣并非有意染指大唐疆域,只是数十万顷良田抛荒,臣觉得可惜啊,哪怕不种粮食,单单是种植棉田,那也是一笔不菲得收入!
经营几年下来,或可使我大唐再无苦寒之噩!臣一想到我大唐三九寒冬再无冻庾之苦,这心里就痒痒得紧。”
李承乾思忖一番道:“倒也不是不行,可即便是你崔大财主圈了多少地,哪怕是超出了朝廷探明得范围,也得承认是我大唐属地才行。”
崔尧正气凛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自认是忠谨之人,黄天在上,臣在此立誓,若有二心,天打雷劈!众人可证,天地可鉴!”
誓言立下,李承乾急忙看天,却是万里无云,不仅有些悻悻,也不知这厮当真这么忠谨,还是老天爷今天没上班。
以前师父但凡指天发誓,且灵验着呢!
见李承乾沉思,其余世家也坐不住了,管他能不能开垦得了,先占住再说哇,难不成朝廷还能跑到那么远得地方,年年检查有多少土地撂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太原王氏亦有心为大唐分忧!”
“陇西李氏当仁不让……”
“弘农杨氏……”
“范阳卢氏……”
“欸,欸,抢什么抢?俺老程也想做个地主当当……”
在这群情汹涌之际,某些人的发声就掩在了鼎沸之中。
比如李志、比如佛门、道门以及百家之残留。
李承乾故作苦恼的说道:“尔等见异思迁,莫非要弃我大唐而去?”
“哪的话,那地界不也是大唐属地吗?小崔大人都说了,无论占据多少地盘,都属我大唐治下,谁若有裂土封王之心,天下共击之!”
“对,对,天下共击之!”
嘈杂之声中,不免有理中客悄声嘀咕道:“要那么多地有什么用哟,没人种哇。”
周遭之人小声辩解道:“陛下不是说了吗?那地界还有不少邦国哩,想那土人有什么见识?我等哄骗……招聘过来替我等耕种不就是了?
大唐的泥腿子眼光都被工坊养刁了,某家就不信那等土人也有那等见识。
或许仨瓜俩枣的,就能成事。”
“若是土人聚众攻伐呢?”
“崔家主有的是厉害玩意,还能怕几个土人?到时候推举他家做盟主,咱们躲在后头喝汤就是,天塌下来他顶着。”
“有理!”
……………………
崔尧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便说道:“陛下,我等去开垦帝国羁糜之地,也并非倾巢而出。
大唐仍是我华夏祖地,断不可割舍。
某家作为清河崔氏家主,拟定委派分支族裔定期开垦,为我大唐积蓄国力,至于我崔氏大房,自然还是要在大唐境内开枝散叶的。”
“对,对,崔家主说的好哇,我等也是这般想的。”
“没错,祖宗之地不可弃,我等也是委派支脉去置业……呸,为我大唐积蓄国力的。”
崔尧笑着说道:“还请陛下给立个章程吧。”
长孙无忌觉得有些不妥,比大唐还要大的土地,若是任由世家、勋贵各行其是,难免会尾大不掉。
届时只怕又是一个春秋战国!
于是这位国舅便直言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妥!
虽然各大门阀皆愿在那飞地奉我大唐为共主,可人心思变,岁月时移!即便他们这一带仍需背靠大唐获取站稳脚跟的资本,离不得我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