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无畏擒龙(140)(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陶瓮里的酒液泛着金光,酒面上浮着层金色的油花,聚成个旋转的太极图。老油条往酒里扔了块鱿鱼干,鱿鱼干遇酒竟在水面上跳起了舞,舞出的轨迹是我们当年在秦岭聚灵池的路线。“胖爷我就说这酒不一般!连鱿鱼干都知道咱们的老路线。”

小望的铜铃突然响了,铃音与鼓点相和,在守脉人碑前荡出圈圈涟漪,涟漪里浮出无数双脚印,从三百年前的镇煞司校尉一直排到三百年后的孩子,脚印的尽头都指着同一个方向——洛阳老宅的石榴树。“地脉灵体说,这些脚印会永远刻在地脉里,后来的守脉人跟着脚印走,就永远不会迷路。”

守脉令突然从木盒里跳出来,往洛阳城的中心飞去。我们追至鼓楼时,发现鼓面的裂缝里渗出些金色的汁液,在地面凝成个巨大的五角星,五角星的每个角上都跪着个人影:东角是举着工兵铲的老油条,南角是捧着玉佩的白灵,西角是摇着铜铃的小望,北角是握着镇魂镜的我,中心的人影模糊不清,却能看出举着守脉令,手背上的月牙胎记比谁都亮——是所有守脉人的合像!

汁液里浮出卷布帛,是镇煞司的“守脉戒律”,最后一条墨迹未干,写着“守脉人当知,地脉即血脉,守护即生存”,落款处的名字被金色的光雾盖住,隐约能看出是三百年后的笔迹。白灵的玉佩往布帛上一贴,光雾散去,露出的名字竟与白灵的先祖同名,只是多了个小小的“续”字——是血脉的延续。

“原来守护的名字也会轮回。”白灵眼眶有些湿润,“白衣姐姐说,当某个守脉人的名字与先祖重合时,就说明地脉认可了这份传承,会往他的信物里注入双倍的灵力。”

老油条往布帛上撒了把灭煞粉,粉末在字里行间游走,竟在“戒律”旁写出行新字:“胖爷我补充一条,守脉人也得吃好喝好,不然没力气打煞气!”字刚写完,就被地脉的汁液吸收了,在布帛上留下个金色的手印,与三百年后的手印完全重合。

回到老宅时,石榴树的树洞里透出金光,是三叔公的木盒在发光。我们打开盒子,发现里面的信物都在颤动,守脉令的五角星光芒与镇魂镜、玉佩、铜铃的光芒交织,在树洞里凝成个小小的光球,光球里浮着三百年后的画面:个年轻人正往树洞里放新的信物,是块刻着五角星的石头,石头上的纹路能拼进我们的守脉令——是新的守护印记。

爷爷的笔记在供桌上自动合拢,封面的“守脉记”三个字泛着金光,飞进树洞里的光球,光球突然往空中飘去,化作颗金色的星星,悬在洛阳城的上空,星光里浮着所有守脉人的名字,从吴承安排到无尽的未来。

老油条往树洞里扔了块安魂花饼,饼屑在洞里开出朵金色的花,花瓣上的纹路是我们四个的笑脸,旁边的空白处正慢慢浮现出新的纹路——是三百年后的守护者正在用意念画下自己的样子。“胖爷我就说这树洞是时光的邮筒!投进去的东西,三百年后准能收到。”

白灵把玉佩放在树洞口,红光与光球的金光融合,在院子里映出个巨大的沙漏,沙漏的上半部分是三百年前的景象,下半部分是三百年后的画面,流沙里的金色颗粒正在互相交换位置——是过去与未来的灵力在互相滋养。

我望着空中的金色星星,能感觉到它与地脉的跳动同频,像颗永远不会熄灭的守护之心。守脉令的光芒在掌心渐渐平息,却在皮肤上映出个淡淡的五角星,与手背上的月牙胎记重叠在一起。

远处的镇煞鼓还在响,守脉人碑前的笑声还在回荡,归墟的玄沧还在往中原游,极北的冰灵还在往南飘,南疆的竹灵还在往北长,秦岭的灵鱼还在往东海游——所有的地脉灵体都在往中原汇聚,像在参加一场永不散场的聚会。

暮色漫过洛阳城的屋檐,石榴树的新叶在星光下泛着微光,树洞里的信物还在轻轻颤动,仿佛在说“故事还长着呢”。槐花的余香还在空气里飘,混着龙鳞粉的气息、安魂花的芬芳、地脉的精气,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会在时光里延续三百年,三千年,永远提醒着每个守脉人:这里是家,是守护的起点,也是永远的归宿。

我们四个坐在石榴树下,看着空中的金色星星,谁都没有说话。老油条的工兵铲靠在树干上,白灵的玉佩在掌心发亮,小望的铜铃还在轻轻摇晃,我的守脉令放在膝头,上面的五角星纹路正对着那颗星星。

夜色渐深,星星的光芒越来越亮,照亮了中原的地脉,照亮了守脉人碑,照亮了三百年前与三百年后的洛阳城。我知道,这颗星星会永远悬在那里,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守脉人接过信物,看着安魂花年复一年地开,看着石榴树结出越来越多的果实,看着守护的故事永远写下去。

这故事,没有结尾,也永远不需要结尾。

洛阳城的蝉鸣初起时,石榴树的枝头挂着串淡红色的花苞,其中一朵花苞的瓣尖泛着金光,用指尖轻触,竟渗出些琥珀色的汁液,落在青石板上凝成个五角星——是三百年前玄沧的龙涎香,顺着地脉的气流,从归墟眼一路淌到了老宅。

“吴畏哥,快来看这稀罕玩意儿!”老油条举着个竹编簸箕冲进院子,簸箕里摊着些青褐色的鳞片,边缘还沾着些海盐粒,“这是胖爷我在归墟岸边捡的,玄沧的伴生鳞!你闻,是不是有股安魂花的味儿?”

鳞片接触到琥珀色汁液,突然在石板上滚动起来,拼出幅微型地脉图,中原的位置泛着红光,归墟的位置泛着蓝光,两处光芒交汇的地方,浮出个模糊的人影,正往洛阳的方向游,龙角上的琥珀里嵌着颗石榴籽——是玄沧带着三百年后的信物回来看我们了。

白灵的玉佩悬在鳞片上方,红光在微型地脉图上流转,映出三百年后的归墟:群年轻的守护者正坐在玄沧的背上,往中原的方向漂,他们手里的镇魂镜碎片在阳光下闪烁,镜面的纹路与我们祠堂里的完全吻合。“白衣姐姐说,玄沧的寿命能活千年,它记得所有守脉人的气息,三百年后见到我们的信物,就知道该往哪里送新的守护者。”

小望的铜铃挂在石榴树的枝桠上,铃音被蝉鸣裹着,往地脉深处钻得更欢了:“地脉灵体说,三百年后的信物馆又添了新物件,是块刻着‘守脉人之家’的青石板,石板下埋着罐安魂花酒,酒塞是用咱们当年系铜铃的红布做的——是想让后来人知道,家的味道永远不变。”他指着簸箕里的鳞片,鳞片突然竖起,像面小小的镜子,映出馆里的景象: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趴在青石板上,用手指描着“家”字的笔画,手背上的月牙胎记被阳光照得透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祠堂的供桌上,爷爷的笔记突然自动翻开,最新一页的插画里,三百年后的洛阳城筑起了道新的城墙,墙砖上的纹路是五灵守护阵的变体,每个城砖的侧面都刻着个名字,从吴承安排到我们,最后几个名字还留着空白,旁边画着支正在写字的笔——是留给未来的守护者的。插画旁写着行小字:“城墙会老,但守护的名字永远年轻。”

三叔公扛着捆艾草走进院子,艾草上还沾着晨露:“我把这些艾草编成绳,缠在祠堂的门轴上,三百年后开门时,艾草香能顺着地脉飘遍中原,让所有煞气都知道,守脉人的家有人在。昨晚梦见你爷爷在艾草上挂红布,布上绣着铜铃和龙鳞的图案——肯定是说五行灵物要像家人一样互相照应。”

老太太往铜铃里塞了把芝麻,是今年新收的洛阳芝麻:“这芝麻能在三百年后发芽,等它从树洞里钻出来,就知道三百年后的夏天来了。对了,我把咱们四个的指甲灰混在芝麻里,三百年后长出的芝麻,壳上会有咱们的指纹印,就像咱们还在给它们盖戳呢。”

芝麻刚接触到铜铃,就发出细碎的“噼啪”声,竟在铃口开出串白色的小花,花瓣上的纹路是守脉令的五角星。守脉令突然从供桌上跳下来,往花瓣上蹭了蹭,小花瞬间染上金光,往空中飘去,化作无数金色的光点,落在洛阳城的每个角落——是守脉令的灵力在给地脉“纳凉”呢。

鼓楼的方向突然传来阵急促的鼓声,是镇煞鼓在报警!我们往鼓楼跑时,发现鼓面的裂缝里渗出些青黑色的雾气,是五行煞气的残余力量在作祟!老油条往鼓面上撒了把灭煞粉,雾气瞬间消散,露出里面的铜制鼓芯,芯子上的纹路是五灵守护阵的阵眼,边缘还沾着些金色的粉末,是龙鳞粉混着安魂花蜜——是三百年前的镇煞司校尉留下的后手。

“胖爷我就说这煞气没彻底安分!”老油条举起鼓槌往鼓芯敲去,鼓声震得地脉都在颤,洛阳城的每个角落都传来回应:归墟的浪涛拍打着礁石,极北的寒风卷着冰屑,南疆的竹灵摇响叶片,秦岭的古树发出沙沙声,所有地脉灵体都在往中原汇聚,像场声势浩大的增援。

鼓架下的暗格里藏着个铁盒,里面装着卷泛黄的布帛,是镇煞司的“煞气图谱”,上面详细画着五行煞气的弱点,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多了几行新字,是三百年后的笔迹:“我们在血煞墓的深处发现了新的煞气巢穴,正按图谱净化,你们留下的灭煞粉太管用了!”

布帛的边角绣着朵安魂花,花蕊里缝着根银色的发丝,是白灵的——三百年前的布帛竟藏着三百年后的灵物!白灵的玉佩突然发烫,红光在发丝上流转,映出个穿青布衫的身影,正往布帛里缝东西,侧脸的轮廓与白灵有七分相似,手背上也有个淡淡的月牙印——是白灵的先祖在给我们留消息呢。

“原来守护的血脉早就连着根了。”白灵指尖轻抚发丝,“白衣姐姐说,每个守脉人的先祖都曾是镇煞司的人,只是时光把记忆磨淡了,却磨不掉地脉里的羁绊。你看这发丝上的灵力,和我的玉佩能产生共鸣呢。”

老油条往暗格里塞了包新配的“超级灭煞粉”,引线缠着龙鳞粉:“胖爷我给三百年后的小家伙们留份‘加强版’,让他们知道前辈的手艺没失传!”他突然指着远处的天空,那里浮着些金色的光点,正往鼓楼的方向飘,“是玄沧带着归墟的地脉灵体来了!”

光点落地时,我们才发现是群金色的鱼,鱼鳞上的纹路是归墟的地脉图,显然是玄沧派来的“援军”。最大的那条鱼吐出个贝壳,里面装着玄沧的龙涎香:“看来玄沧早就知道咱们需要帮忙。”我把龙涎香分成四份,“带着这个,所有地脉灵体都会认咱们是自家人。”

回到老宅时,暮色已经漫过石榴树梢,祠堂的供桌上,守脉令、镇魂镜、铜铃、玉佩与新找到的鼓芯、布帛围成个圆,圆中心的空隙里长出颗小小的石榴苗,苗叶上的纹路是所有守脉人的名字,从吴承安排到三百年后的空白处,每个名字旁边都有个小小的五角星。

爷爷的笔记突然自动合拢,封面上的“守脉记”三个字泛着金光,飞至苗顶,化作片金色的叶子。白灵的玉佩映出三百年后的画面:新的守护者正在给石榴苗浇水,他们手里的水壶上刻着个小小的铜铃,壶嘴流出的水里漂着安魂花的花瓣,与我们现在浇花的水壶一模一样——是跨越时空的同款工具。

“他们在跟着咱们的脚印走呢。”小望摇响铜铃,铃音里混着三百年后的回应,“地脉灵体说,当两个时空的守脉人做着同样的事,地脉的灵力就会翻倍,煞气再厉害也不敢靠近。”

老油条往供桌前的空位摆了个粗瓷碗,倒满安魂花酒:“给三百年后的自己留碗酒,等咱们在轮回里碰着,就着这酒说说后来的事——比如胖爷我新配的灭煞粉到底有多厉害。”他突然指着墙头的月光,光里浮着些金色的粉末,正往石榴苗的方向落,“是轮回虫带着三百年后的酒气回来了,看来他们也在念叨咱们呢。”

我望着苗叶上跳动的名字,突然明白爷爷说的“守护是场接力赛”是什么意思。我们只是其中一棒,三百年前的吴承安把棒递给爷爷,爷爷递给我们,我们递给三百年后的守护者,这根接力棒会永远传下去,棒上的温度永远不会凉,棒上的花纹永远在更新,就像这棵石榴苗,会在时光里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无数新的果实。

夜风带着蝉鸣和安魂花的香气,往地脉深处钻得更远了。守脉令的光芒在供桌上轻轻跳动,像在说“别急,好戏还在后头呢”。我知道,这不是中场休息,甚至不是新的章节,只是接力赛里的个弯道,我们在这里调整呼吸,往棒上裹层新的红布,然后笑着把它递给下一个人。

远处的鼓楼还在隐隐作响,守脉人碑前的安魂花还在轻轻摇晃,归墟的玄沧还在往中原游,极北的冰灵还在往南飘,南疆的竹灵还在往北长——所有的地脉灵体都在往这里赶,像在为这场永不结束的接力赛加油。

老油条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往堂屋走,“该喝胡辣汤了,加双倍牛肉!”白灵跟在后面,手里的安魂花种子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小望的铜铃在口袋里叮当作响,守脉令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像块永远暖着的烙铁。

这故事,会在蝉鸣声里继续往前跑,在接力棒的传递里继续往下写,没有终点,也永远不需要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