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乱象丛生(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乃大明皇嫡孙》最新章节。

“几位老丈不必惊慌,再过些时日济宁仓就会运来粮食赈济百姓的!”

周围人群顿时一阵骚动,顿时喧闹嘈杂起来。

“这位后生,你说的可是真的?”

“木骗俺吧?”

“看这后生样貌肯定是峄县的哪家公子!肯定不会骗俺们的!”

朱雄英留下一群人在那里群情激昂。

踱步走到远处的一家粮铺前方。

刘记粮行!

门口众位百姓沸沸扬扬。

“怎么不卖了!俺就买一斗!”

“嫩光涨价就算了,这里面不还是有吗!怎么不卖了的!”

只见粮行里面的掌柜把门“轰隆”一堵,探出头吼道。

“哪有粮食!你们看别家哪家有粮食!明天再说!”

掌柜的关门后,看着满屋的粮食冷哼一声。

“咱几家可是都商量好了,明天卖你们三百文一斗!你们也得买!还敢给咱吵闹!”

朱雄英看着眼前的一幕,满脸怒气,不由叹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

县衙东侧的一片空场上挤满了前来请求救济的百姓,官员们在一个露台大声安慰着,却又苦于没有足够的粮食和有效的办法来缓解灾情。

朱雄英来到县衙门口,看着各个官员进进出出焦头烂额。

朱雄英拦住一位从县衙里面走出来身着青色绣着鸂鶒官服的官员。

不是知县就是县丞!

“大人打扰了,敢问大人,咱这峄县的仓粮不够吗?怎么如此多的百姓没有领到粮食?”

身着官服的官员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朱雄英,沉声道。

“汝乃何人?”

县衙里身着青色官服的朱雄英背着双手笑道。

“晚生祝英,祖籍亳州人,家里有些生意正好路过此地,看到峄城此景稍感不解,所以才有此问”。

官员点点头,抚须道。

“原本只救济峄城的百姓仓粮是够的,但是最近几日周边的百姓越聚越多,所以才会有这状况。”

朱雄英紧接着又问道。

“敢问大人,这邺城的粮行怎么自行涨价这么多,朝廷不是规定过遇灾情不能哄抬物价吗?”

“本官连县衙里的事都顾不过来,还能顾得上他人!”

说罢官员挥袖朝着放粮处疾步走去。

身后的刘义兴正要上前,朱雄英赶紧摆了摆手。

“无妨,各有各的本职工作啊!”

大明律现在还没有在律法上规定灾害时哄抬物价的行为,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才规定了民间市肆买卖一应货物的价格。

“须从州县亲民衙门,按月从实申报合于上司”。

宣德元年以后才规定了对哄抬物价的处罚措施。

朱雄英在县城里转了转,把几家哄抬粮价,关市不售卖粮食的粮行通通记了下来!

户部的巡查官员刚走没几天就敢这么胆大!秋后给你们算账!

从现在来看峄县的官员们还是有所作为,倒是没有让邺城呈现混乱的一面,也可能是户部的官员北上时安排好了。

朱雄英在驿站歇息了一晚上,天还刚蒙蒙亮就启程去往兖州府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宁阳县!

宁阳县从洪武初期开始朝廷就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政策,宁阳县也受其益,使得当地因元末战乱而荒芜的农田得以重新耕种,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但是从前年开始的小旱到现在的大旱,把宁阳县百姓彻底压垮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蝗灾!

大旱伴随着蝗灾对百姓危害巨大。粮食短缺和饥荒,百姓生存艰难;还会加重百姓经济困境,农田减少,更会引发人口迁移和大明社会的动荡,治安恶化,百姓和官员的社会矛盾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