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蜀郡宝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宇颂》最新章节。

“陛下,你快看,这些红苕种都开始冒新芽了呢!”

大欢看着面好的这一大片红苕种,这时都开始冒出来了新芽,十分惊喜地对公子宇说道。

公子宇只见这一大片面好的红苕种,都开始拱出来了许多的新芽,绿绿的两片心形的小芽儿,从土里拱了出来,心里欢喜,说道:“去年那块红苕地里收获了四万多斤红苕种,都面下来了,今年我们至少要收成几十万斤红苕种了!”

“陛下,微臣在那边开垦出来了一百五十多亩地,供这些红苕秧栽种,以及大蒜和辣椒秧的栽种呢!”

齐郡郡守李公孙,陪同在公子宇身边,微笑说道。

今日公子宇到皇城里面的田地里视察,白浅将军和李公孙郡守一同陪同,大欢又将另外八个宦官喊了过来。

大欢担心陛下下地,还带上了一些劳作的工具出来。

“好!”

“去年我们收获了两万余斤大蒜和九十多斤辣椒种子,那边的辣椒种子也开始发芽了,等都长起来,就移栽过去!”

“明年,你们齐郡就广泛栽种红苕和大蒜,以及辣椒!”

“微臣已经组织了五十余名身强力壮的百姓,等候着红苕秧和辣椒秧长出来,就移栽了,另外,那边还开垦出来了三百多亩稻田,也组织了一百二十名有经验的百姓负责。”

“很好!”

“对了,李郡守,大蒜种子都种下了?”

“回陛下,都种上了,在辣椒地旁边,大蒜地共开垦了五十亩地,明年大蒜肯定也是大丰收呢!”

“好!”

“这个大蒜和辣椒啊,天下百姓以后每家都离不开它。

明年齐郡的百姓家里,都提供一斤大蒜种和二两辣椒种,其它郡分配五十斤大蒜种和十斤辣椒籽种,后年就会逐渐扩大到全大华所有百姓家里了!”

“李郡守,这个红苕种,明年各郡都分配两百斤红苕种子过去,再分别派遣一名指导师去指导他们栽种。”

“那些技师要培训好,培训红苕栽种和储存等过程。”

公子宇一边观看着红苕种秧的发芽,一边说道:“今天天气不错,明天开始,整个红苕种地都要进行浇粪水!”

“陛下,粪水都准备好了,明天都浇上!”

“嗯,先期的管理很重要,这个红苕苗的培育很关键,它关系着后面红苕的成长和收成,不能疏忽了!”

公子宇走过十五亩红苕种子地,瞧着红苕种子都开始冒出了新芽,一些百姓也在红苕地里拔去杂草,微微点了点头。

“陛下,这边就是洒的辣椒种子,也开始发出新芽了!”

李公孙蹲下身子拔去一颗杂草,抬头对公子宇说道。

公子宇往前走了几步,瞧见那些辣椒小苗也都钻出了地里,每颗小苗都很茁壮,欢喜地说道:“好!”

“辣椒苗的培育也很关键,尤其是开花之前,要将下面的几片叶子都去掉,不然会影响后期结辣椒出来。”

公子宇仔细看过辣椒种子苗的生长,都发芽的很好。

他穿过大蒜栽种之地,见这些大蒜苗也都开始冒出了新芽,大蒜地里面还有几个百姓在浇着粪水,拔着杂草,回头微笑说道:“看来你找的这些百姓啊,都懂得管理啊!”

白浅卫尉是第一次来到红苕种地,辣椒种子地和大蒜栽种地,他看得十分惊奇,听得公子宇与李公孙郡守的对话,方才逐渐明白这些种子的宝贵之处。

公子宇正察看着大蒜苗的生长,只见前面秧苗种子田边,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拿着一根长竹杆的男子,正在田间来回走动着。

公子宇有些奇怪,紧走几步,走到那块稻谷秧苗田边,那个戴着斗笠的男子回过头来,瞧见公子宇一行人过来,拿着竹杆对着公子宇一行人就急走了过来。

“快站住!”

“别再往前走了!”

白浅卫尉掏出手枪,大声喊道。

“哈哈,白卫尉,快收回手枪,那是魏冉侍郎!”

“他是魏侍郎?”

白浅卫尉急将手枪插回腰间,有些诧异地盯着对面站着不动的、着装有些奇怪的魏冉侍郎。

魏冉刚才猛然瞧见皇帝陛下及众人从大蒜地那边过来,就想过来拜见公子宇,哪知白浅卫尉不认识他如今的装束,拔出手枪来指着他,使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哈哈,魏侍郎,你怎么穿得如此奇怪?”

公子宇一边往魏冉这边走着,一边大声询问道。

“陛下!”

魏冉见白浅卫尉将手枪收了回去,方才急着往公子宇这边走了几步,他对公子宇躬身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啊,这里的小鸟才多啊,臣拿着竹杆在赶鸟呢!”

“臣洒下的稻种,有不少鸟儿看见后,就跑过来啄食!”

“哈哈,魏侍郎啊,朕给你说!”

“你这样一直守候在这田边,也不是办法啊!”

“朕教你一个法子,保证一只鸟儿也不会过来啄食!”

“真的?”

这时白浅卫尉也跟随了过来,他瞧得魏冉侍郎如此装束,十分惊讶,又对刚才的事对他道了个歉。

公子宇微笑说道:“魏侍郎,你去弄十个稻草人,给那稻草人穿上你这身装束,插在这个稻种秧田边上!”

“每个稻草人的身上,再挂上一串风铃,风一吹啊,那个风铃就会发出来响声,那些小鸟看见稻田边上有着稻草人,还有不断发出的响声,就不敢过来啄食这些稻种了!”

“啊!陛下,你怎么想到这样神奇的法子啊?”

“臣一会儿就去弄几个稻草人过来立着!”

“好!”

“魏侍郎,去年你这新稻种育了多少斤出来了?”

“陛下,去年这里共育了八千多斤新稻种!”

“你这稻种可有名称?”

“还没有名称!”

“嗯,你这稻种啊,今年可命名为‘冉星一号’!”

“明年有新的稻种后,再命名为‘冉星二号’!”

“陛下,我们齐郡今年全部都是用魏大人培育出来的稻种,去年齐郡百姓稻谷都大丰收,可都尝到甜头了!”

“所有种下魏侍郎培育出来的稻种,收成都翻了一翻!”

“好!”

“魏侍郎,大华以后的稻种,百姓们的稻谷丰收,都得从你这里出去,也得靠你培育啊!”

“你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

“谢谢陛下,臣一定会再培育出更优质的稻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