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国家大事,钱粮二字!(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成化天子》最新章节。

朱祁镇脸上杀意深寒。

“正统元年,户部右侍郎王佐就河南军卫贪腐一事,奏请将原属于军卫的‘收纳税粮’权收隶有司,自此以后,军卫失去了收纳税粮的权力,相应权力转到了文官集团代表的兵部与户部。”

“太子,你告诉朕内阁为何要涉足军卫收纳税粮、粮食管辖权?”

面对朱祁镇的追问,朱见深选择了沉默。

在此之前,五军都督府总管全国军务,职能在兵部之上,军卫由五军都督府总管。

可因为王佐的进言,军卫失去收纳税粮、粮食管辖权,这背后深层次含义是什么?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军卫的后勤补给被兵部、户部掌控。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军卫只能唯兵部命是从!

道理很简单,兵部、户部掌握着军卫的命脉——粮食!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此时,兵部、户部主官均是文人出身,即文官集团。

自此以后,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代表的内阁重臣已经涉足人事任免权、军权。

三杨啊!

朱见深不由叹了口气。

内阁杨士奇,江西吉安人,经浙江黄岩人王叔英举荐入仕。

内阁杨荣,福建建宁人,进士及第。

内阁杨溥,湖广(今湖北)石首人,进士及第。

这三个赫赫有名的大明贤相,趁着朱祁镇年幼不能视政,做了些什么勾当呢?

朝廷权力无非就是人事任免权、财政权与军权!

而三杨主政期间发布的政令,先后涉及人事任免权、财政权、军权,可以说将帝王权柄给窃取了个干净。

一切国策均应出自内阁,内阁由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

正统元年二月,内阁三杨叫停了海船造作,海船是西洋贸易的基础,内阁开始向西洋贸易伸手,西洋贸易对于老朱家而言,便是财政权之一。

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前前后后二十年,船队规模庞大,最多时有两万余人。

下西洋的船只并非小作坊可以制造,而是具备远航能力的舰船,况且,郑和船队携带的商品货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需求与供应之间,必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西洋贸易产业链不会因为一道命令而完全中断,这道命令只会导致西洋贸易受益人发生改变。

永乐皇帝为什么要强撑着命郑和下西洋?

通好他国,怀柔远人,宣扬德化,致使万邦来朝!

这些不过只是表面上的借口与理由罢了。

永乐皇帝真正为的是钱!

郑和每一次下西洋,确实靡费甚众,可他也带回来了很多奇珍异宝与巨大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