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宁沅禾「13」(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最新章节。
最后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了殿外凝结的夜露,指尖摸着皓月的绒毛。
“摄政王,今日御花园的杏花开了,我摘了一枝放在你常坐的位置,花瓣落了两片,你是不是也来看过了?
我还是很想你,想你递来的麦芽糖,想你教我握枪的样子,想你……”
昭宁国倒还算安稳,天灾没波及境内,只是协助邻国重建这事,走得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新上任的左丞相捧着账册进来时,眉头锁得能夹死蚊子,指节敲着账页上的朱批,声音发紧。
“陛下,摄政王留下的粮草仅可支三月!”
裴相在一旁补充,手里攥着邻国使臣的国书,指节泛白,声音沉得像浸了水的铁。
“邻国使臣昨日又来哭求,跪在丹墀上不肯起,额头磕得渗血,染红了地砖。
说要借我朝的水利匠人三年,还要桑苗万株、耕牛千头。
这哪是借,分明是把昭宁当粮仓、当匠坊,填他们的无底洞!臣看他们是得了好处还想要,贪得无厌!”
我摩挲着皓月光滑的背,小家伙把头埋进我掌心,呼噜声轻轻的,暖得像她从前捂热了给我的帕子。
忽然想起去年冬夜,炭盆烧得正旺,火星溅在铜炉上,噼啪作响。
摄政王坐在我对面,披着件素色披风,指着舆图上的国界,指尖沾着墨,在“邻邦通商”处画了个圈。
“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疆土与百姓。今日他求你,明日可能就会拿着刀对着你。”
她当时正剥着橘子,指甲缝里沾了橘络,空气中带着橘子的清香。
“帮人要像喂鹰,给肉可以,但不能让它啄掉你的手,更不能让它忘了,肉是谁给的。
殿下要记着,仁善是底色,但锋芒不能少,你可是要护着承霄千千万万百姓的,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道理我都懂,可对着卷宗里邻国灾后的满目疮痍——画着饿死孩童枯瘦手脚的简笔画,线条抖得厉害,像是画的人也在哭。
记着“塌房三千间,流民两万余,易子而食者十有三”的朱批,墨色深得发沉,几乎要透纸背。
描着干裂田地裂缝的线条,像一道道刻在心上的疤,宽得能塞进拳头。
对着使臣跪在丹墀上痛哭流涕的脸,额头的血混着眼泪往下淌,滴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红。
说“百姓快饿死了,求陛下开恩,再多给些粮,臣愿为质留在昭宁,只求陛下救救我国百姓”。
终究还是心头发软,握笔的手悬在半空,朱砂在纸上晕开一小团,迟迟落不下去。
皓月忽然用小爪子拍了拍我的手背,力道很轻,像她从前见我犹豫时,悄悄用指腹碰我手腕的样子,带着点安抚的意思。
喉咙里发出“呜呜”的轻响,呼噜声变了调,像极了她从前低劝我的语调。
“殿下心要软,但手不能软,这是为了承霄的百姓,也是为了众多将士用命换的太平。”
我猛地握紧了朱笔,指节泛白,手背的青筋都凸了起来。
朱砂在纸上顿了顿,墨点晕开的痕迹像极了她炸开时的血雾,随即落下批复,笔锋比从前硬了许多。
带着她教我的狠劲,也带着她教我的稳:“援粮以三月为限,陈粮拨完即止,新粮一粒不动。
匠人可派,但只给半年,期满必须归国,若有留滞,按通敌论处,株连九族。
要换,就用东部三座铁矿的五年开采权来换,还要他们每年进贡棉花种五千斤、羊皮千张。
按摄政王旧年与邻国通商的‘以技易利’法子办,半分都不能让!
使臣若再缠,就把当年她签的通商旧约摔在他面前,让他看看,谁才是给肉的人,谁才是能护着他的人!
别以为朕心软,就忘了他当年在边境扣我昭宁商队的事!”
窗外的月光落进来,像摄政王从前陪我批奏折时那样,轻轻洒在案头,把书页照得透亮,连纸页上的纤维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本被翻得卷边的《邦交策》还摊着,是她亲手给我的,封面沾着些墨点,是当年她教我圈画时,指尖蹭上的。
书脊处用青丝线缝过,是我去年不小心把书摔在地上,裂了道缝,还是苏相替我缝的。
扉页上有摄政王的批注,字迹力透纸背,带着她惯有的锋芒,也带着她惯有的温度。
“心要软,怜万民之苦,不可失仁;手要硬,守家国之利,不可失威——仁威并济,方是治国之道,亦是护民之道。
殿下切记,仁不是愚善,威不是苛待。”
墨色已有些淡,纸页边缘磨出了毛边,却还带着她当年指尖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