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爆一下(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第30章小爆一下

哗啦啦!

夏天的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四合院的屋檐下水帘如柱,看着水流,张裴仁喝了一口茶。

他又来燕京了。

不过,他不是常驻,只是为了给李杰送点东西。

送几份杂志。

一份是滚石日本版杂志,七月那一期的滚石日版封面引用的是李杰的专辑封面。

左半边是《无问》,右半边是《新世纪》。

封面标题是‘新世代超级摇滚鬼才,降临!’

第二份是英国《Q》杂志,这也是一家老牌音乐杂志,在某些地方不输于《滚石》。

都是那种发行体量,权威度处于第一梯队的杂志。

《Q》杂志引用的照片封面是《无问》。

【来自东方的神秘摇滚乐】

第三份同样是一家英国杂志——《The Wire》!

《The Wire》的名气虽然不如滚石和Q,但它更偏向先锋实验音乐,它也是吹得最猛,最狠的一家杂志。

各种溢美之词好像不要钱似的,所有能想象到的赞美,都在里面。

什么先锋性、试验性、突破性、探索性、连贯性、概念、融合等等,这一期的《The Wire》差点成了《无问》的专栏。

同时。

杂志编辑也隆重推介了李杰的第三张专辑《新世纪》。

相比于无问的东西融合,交响摇滚在欧洲的受众明显要更高一些,很多人或许压根没听过洞箫、琵琶、古琴。

但大多数欧洲人,应该都听过钢琴、管乐、弦乐。

毕竟。

欧洲诞生过很多古典乐大师。

而这也是《新世纪》在欧洲的销量忽然爆发的原因,发行三个月,全欧洲销量已经突破50万。

50万,看着不多,跟那些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欧美天王、天后比,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但。

放眼华语乐坛,这个数字已经足够惊艳。

更难得的是陆续登上多家权威的音乐杂志,这些杂志的专辑虽然是滚石寄过去的。

不过,滚石没有花钱。

全靠作品硬拉。

再加上90年代,不论是内地,还是港台,乃至日韩地区,都有着崇洋媚外的风气。

能得到西方认可,那就是好。

像电影圈,谁有三大,谁的腰杆子就硬,国内电影近几年在三大风生水起。

牛气的不行。

而在音乐领域,说一句比较客观现实的话,甭管在华语地区有多火,出了华语区,知道那些歌手的人,还真没几个。

即使开了全球巡回演唱会的歌手,也没什么声音。

那些开全球巡演的,基本都是为了给自己抬身价用的,9成9的都是亏本买卖。

票要么打折,要么送人,场子基本也是几千人的小场。

这些亏的钱权当是营销开支。

“卡子,雷丁音乐节邀请你明天过去演出,你怎么回?”

除了带来几份杂志,张裴仁还带来了一份邀约,是英国知名音乐节的邀约。

“雷丁是明年八月份吧?不是还早?”

作为全球都知名度比较高的音乐节,李杰当然知道雷丁,它是每年八月份举办。

它的前身是国际爵士音乐节,始办于1961年。

如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滚石、石玫瑰、涅盘等等知名乐队都曾经去过雷丁。

“是还早,不过,那边想提前定下,他们的诚意很足,一共表演两场,一场是第一天的开幕第二场表演。”

“另外一场是闭幕的主舞台开场。”

“那边希望你第一天表演《无问》里的歌曲,最后一天表演《新世纪》。”

“表演新世纪?”

李杰惊讶道:“你确定他们不是开玩笑吗?”

《新世纪》里的音乐不是不能现场表演,而是难度非常大,不是演不好,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别的不说,如果是自带乐团,单单上百号人的来回机票费用就得花多少?

团体票一张5000 ,来回就是一万,一百多号人就是一百多万,然后还有食宿费用。

两百万的往返费用,雷丁音乐节不可能报销!

“没有,雷丁的主办方说了,如果你是自带乐团,他们可以承担一半的路费、食宿。”

张裴仁微笑道。

“剩下的一半,由公司承担,其他方面的事,你都不用操心,只要能把那帮老外震一震就够了!”

摇滚乐虽然火遍全球,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乐队,但真正能风靡全球的乐队,基本都出自两个地方。

一个是英国,一个是美国。

其他国家的音乐,不是没有,而是存在感比较低,全球知名摇滚乐队,英国至少占5成。

老美占3成,其他两成由其他国家分。

如果细分到华语乐坛,能在国际上有点影响力的,真就一个都找不到。

如今。

只有卡子一个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独苗苗。

莫说卡子给滚石赚了不少钱,便是分币不挣,纯亏钱,滚石也愿意花这笔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一件事。”

除了往返支出,另外一件事也很重要。

“我记得雷丁音乐节的主舞台很小吧,到时候怎么坐得下一百多号人?”

“另外,音乐节现场其实不太适合表演《新世纪》。”

相比于露天的音乐节,室内的演唱会,或者一些音乐厅,反而更适合表演。

那些地方都是经过专门的声学改造,更适合收听古典乐。

“场地应该是够的。”

张裴仁想了想,开口道。

“既然他们都邀请了,雷丁那么大的牌子,总不会连这种基础条件都不给吧?”

李杰微微一笑,心里暗道。

那可未必。

2004年雅典奥运会,老谋子率领的团队上演了雅典黑色八分钟,简直是骂声一片。

如果不是骂声太大,后来也不会搞什么奥运总导演海选,事实上,这个海选其实也是陪太子读书。

老谋子基本是内定的总导演,搞一次海选,那是为了平息舆论。

之所以内定,那是因为雅典八分钟的责任不在导演团队。

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表演是为了给08年奥运会引流,如此重要的活动,谁会懈怠?

谁敢懈怠?

方案不知道列了多少套,最终那些磅礴大气的方案,全被雅典那边的团队否了。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预算。

也没有那么大的场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