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终于走进去了(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五国诗人》最新章节。

第十二章:一卷:有了新点子

小编辑走了,临行时,给县里提点建议,就是在历史博物馆旁边的空地上,建立一个历史文化长廊,之所以提是历史文化,因为它有着千年的古诗词创作渊源,比如北宋徽钦二帝在这里坐井观天时所写的诗词?都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旅游者,直接欣赏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创造宏大的一种文化氛围?

县里马上委托文化局办理这件事,都觉得小编辑生活在城市里,站在一定的高度,有如此提议的。此事对于诗人本身来讲,无不是造福于千秋万代的一件幸事,他们兴奋于此举,都愿动起来,就连艾诺,也吭哧、吭哧的在家里写她最厌烦的古诗歌呢,真是现上娇现扎耳朵眼!

这一次,她是认真的,她与小编辑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三十而立之年,为何他那么有才华?自己的大把的青春,都消耗在无用功的麻将上了。如今,这些诗人,都要求她不要掉队,文化长廊上要是没有你的位置,别说你们,就是我自己心里都别扭。

这次得拿出真格的了,她把词牌子与格律诗的谱子都摆在桌子上,往里镶嵌文字,她就不信了,同样的人,她为何不能?好赖不济自己也是位大学生啊!她的人生没输在起跑线上,只是后来玩在虚无上找感觉。人生苦短,干嘛要跟自己过不去呢?凡是学习都是苦行僧的行为,她不想重复考大学的噩梦。

“那你就没好好的体会圣人说的话?”

“圣人说什么了?让你如此的耿耿于怀?”

“朝闻道,夕死足矣?”

“这能说明什么?”

“你还喜欢哲学呢?不知道灵魂与思想吗?”

“当然知道啊!”

“一个白痴的灵魂与一位哲学家的灵魂所思考的人生能一样嘛?”

“当然不一样,西方世界有一个比喻,任何做冤死的,也不做一个幸福的傻子。”

“我就是那个幸福的傻子了?”

“不愿意思考的大脑,与傻子无疑。”

“从灵魂不朽这一点来讲,早晨懂得的道理,晚上死了都不一样的?”

“那当然!”

她与诗人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是那个幸福的猪无疑了。向来世界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都原地踏步了。为何人家不甩你十万八千里呢?

人生存于世,不做事情的人生就不算人生。

最近,为了解除内心的彷徨,她看了很多书籍,在有为与无为之间做着选择。她将儒儒释道三爱做了个对比,儒家是“无所为而为”“有所为而为”,积极入世的思想观,我们做事情,总想要达到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道家如何说:“无为而无不为”,有些人认为道家不做为?其实不然,它是指不人为的做事,人为的因素就是伪,就是造作。儒道两家都是中国哲学,便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都主张天人合一,差别是道家重在天,儒家重在人。

而佛家又是如何讲人生的“为”的?

“无心而为”,佛家认为,我们来到世间,是带着业力而来的,业力要流转,它不仅不能消业,因为它是我们前世带来的业,佛学不是讲究六道轮回吗?所以这个业形成一种力量,即业力。所以,你现在所能做的事情,是消业,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做事情不求结果,最好它没结果。为什么?有了结果可能旧业未消,新业又来?因此没结果是最好的,心无挂碍吗。

表面看起来,佛家的思想有些消级。但在艾诺的眼里,是多么超然的人生态度,不怨天尤人,只求过程不求结果。

博取三家之长,为己所用,从中求证一些什么,来说服自己的内心要求呢?

她欣赏才华横溢的人,所以,行为上不能等闲视之,她目前就做这一件事,与麻友也拜拜,一门心思钻研古诗词,她不能掉队,那不是她的性格,那个历史文化长廊,不能没有她的位置,否则不让人贻笑大方?跟着诗人的屁股后面白混了?

她不再犹豫,所以,她终于吭哧出一首诗来,题目为“冬雪赏景”她自己看了N遍,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然后她将她写的发给舒婷,,让她给考评一番,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

这篇《冬雪赏景》是这样写的:

寒天(大改成瑞)大雪舞苍穹,(“松”改成“玉”)松树琼花绽冷空。漫步银原心自醉,(将银原改成“银白”,)诗情画意总无穷”(总“改成”韵“。)

当她看到舒婷给她改过来的诗,她不禁感叹到:

”通过你这样一改,还真不错哟!“

”慢慢来,润色文字需要一段日子,我现在还需要博雅给挑毛病呢!所谓的熟能生巧啊“

”什么时候能达到那个程度?“

”你不会走,就想跑吗?润色文字,得需要一定的功夫,写诗好比茶道,耐心太重要了,享受发它的繁琐,享受它的过程就好了,结果是怎样,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然后她又接着说。

“比如,寒天大雪的大字就有点白了,改成瑞雪感觉就不一样了,是不是?松树所指的范围太窄,搁个“玉字显然更有韵味了,玉树临风吗?

艾诺终于开窍了,在这些文友的影响下,她终于踏入了诗人的门槛,她目前有点癔症了,不管做什么,都往诗上扯,那七言绝句的平仄,扎根有她的脑子里了,在不知不觉中就套用进来几句话。

每个人似乎都按照人生的轨迹行进,并且每个人都忙碌了起来,这是小县城诗人们的责任,他们一致认为,小编辑给他们设计的这个文化长廊太好了,百年后,他们的生命永垂了,五国城里的诗人不在了,但精神永存,物是人非之时,历史的文化长廊还在,后人缅怀着他们的足迹,在一起研究诗词,是不是一件特别惬意的事儿?

艾诺,而立之年的她,在生活的琐碎与繁忙中徘徊。偶然的机缘,与诗人的世界相遇。那一刻,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她平淡的日子,古诗词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她的目光。

从此,她想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创作古诗词之路。又与麻坛抗争,如今她终于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每一个字词的斟酌,都如同在迷雾中探寻;每一句韵律的把握,都似在悬崖边摸索。夜晚的灯光下,是她苦思冥想的身影;清晨的微光中,有她反复吟诵的声音。

有一段日子,为了寻找灵感,她漫步在山林之间,感受着自然的气息,却常常在归来时依然一无所获,满心的失落。面对古老的格律规则,她反复研读典籍,一次次的尝试与修改,却仍难以达到心中的完美。

旁人的不解与嘲笑,也曾让她心生彷徨。但她心中对古诗词的热爱,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未曾熄灭。在无数次的挫折中,她咬紧牙关,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岁月流转,她的努力渐渐有了回报。那些曾经晦涩的词句,开始在她的笔下绽放出绚烂的光芒;那些曾经艰难的韵律,也化作了优美的乐章。她用坚持和热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古诗词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