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库尔斯克的铁砧(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最新章节。
1943年的夏天。
在苏什维利中部广袤的草原上,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在闷热的空气中凝结。
继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力挽狂澜之后,德士兰最高统帅部的目光,投向了战线中央一个巨大的、仿佛在挑衅般地伸入其控制区的突出部——库尔斯克。
在特勒西和他的部分将领看来,这个由苏什维利军队控制的突出部,是绝佳的攻击目标。
通过南北两翼的向心突击,他们可以合围并歼灭聚集于此的大量苏什维利军部队,重新夺回东线的战略主动权。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被命名为“堡垒”。
然而,这一次,苏什维利军队不再是几年前那个被打得措手不及的对手,也不再是1942年那个在危机中艰难求存的防守者。
在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将领的筹划下,他们早已预判到了德士兰的意图。
他们没有选择先发制人的进攻,而是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但最终被证明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转入防御,建立空前坚固的纵深防御体系,将库尔斯克突出部变成一个巨大的、消耗德士兰装甲力量的“铁砧”。
整个春季和初夏,库尔斯克地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苏什维利军投入了数十万军民,日夜不停地构筑工事。
防线不再是单薄的一条线,而是由无数道堑壕、反坦克壕、铁丝网、雷区以及伪装巧妙的火力点构成的,纵深达数百公里的庞大防御网络。
反坦克是防御的核心。
成千上万门反坦克炮被精心布置在交错配置的阵地上,形成交叉火力网。
大量的反坦克步枪小组被部署在最前沿。
此外,两种新式武器被大规模投入使用:
一是被称为“契科夫管风琴”的喀秋莎火箭炮,能够进行覆盖式打击;
另一种则是简单却有效的反坦克地雷和手榴弹。
雷区的密度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某些关键地带每公里正面布设了超过五千枚地雷。
苏什维利军坦克部队,包括最新式的T-34/85和中型、重型坦克,被集中起来作为战略预备队,隐藏在防线后方,准备在德士兰装甲矛头耗尽力量时,发起致命的反击。
空中,经过英美等国提供了技术更新的苏什维利军空军也做好了争夺制空权的准备。
7月5日,德士兰的“堡垒”行动终于打响。
南北两路德军,集中了包括新式的“虎式”、“豹式”坦克以及“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在内的庞大装甲集群,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北路,莫德尔将军的第9集团军在奥廖尔方向发起攻击。
他们很快便撞上了苏什维利军中央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精心构筑的防线。
在波内里火车站附近,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德士兰的装甲楔形队形在狭窄的正面上,迎头撞上了苏什维利军密布的反坦克炮阵和雷区。
“注意!前方雷场!工兵上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