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父女俩的打算(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王者归来之一代天骄》最新章节。

见镇北侯急了,沈天娇无奈的摇了摇头,她这阿爹一辈子都改不了这急躁的性子了。

“阿爹,你莫要着急上火,这件事咱们还要从长计议。”

“什么从长计议,娇娇,你不要跟阿爹打马虎眼。”

“今天你必须要给阿爹一个明确的答复才行,否则阿爹可要生气了。”

沈天娇的心思镇北侯很清楚,他能理解女儿的苦心,但是对于他来说,与其让他在上京无所事事的养老,倒不如让他继续驰骋沙场来的痛快呢。

“阿爹,您别生气,您听我说完了行不行?”

面对已经如老小孩一样的父亲,沈天娇如今只能哄着来了。

“阿爹,不是我不答应让您出征南楚,眼下的情况您也知道,一旦多国大战开始的话,上京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行。”

“除了您以外,您告诉我,还能找出第二个人来吗?”

沈天娇的话,让镇北侯沉默了,沈天娇说的的确是实话,他从北疆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坐镇稳定住朝局。

他若是离开了不在上京,那么上京若是生了乱,又该如何呢?

以前他可以不管不顾上京的境况如何,但是现在不能了,因为这江山是他外孙的,他留在上京的责任就是要替他外孙守住这江山,让他坐稳这个江山。

看到镇北侯失落的样子,沈天娇心里又不落忍了。

于是她又开始安慰起镇北侯来了,“阿爹,凡事都不好说,说不定到时候情况有变,你就能去攻打南楚了呢。”

“阿爹,现在就算是我答应你了,你也未必能成行,咱们如今走一步看一步。”

“女儿答应你,如果到时候情况允许,女儿一定完成你的心愿,好不好?”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镇北侯还能说什么呢?他也只能先放下心里的执念,安静等着了。

“阿爹,女儿这儿还有一件事要跟您商量。”

“什么事,你说吧。”镇北侯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只要他对一件事有了认知,他就会以大局为重了。

“我二哥回京也这么久了,总该为他安排个合适的职位才是。”

“老祖宗的意思是,我二哥是个文武全才,去做国子监祭酒再合适不过了。”

“啥,国子监祭酒?”沈天娇的话,让镇北侯差点没跳起来。

“国子监祭酒是谁想做就做的,且不说那些朝臣们同不同意了,就是济世那个老家伙他能同意?”

“自太祖建国以来,这国子监祭酒就成了他济家世代承袭的职位了,这百余年来就没有别姓的人替代过。”

“他会愿意把国子监祭酒这位置,不留给自己的儿子,给你二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打死镇北侯也不相信,济世会把这么重要的职务,就这么白白的拱手让给他沈霖的儿子的。

沈天娇笑了笑,若不是有阮玉湖的保证,这种事情她自己也是不敢相信的。

“阿爹,老祖宗说了,这事包在她身上了,有她在这事还怕成不了吗?”

镇北侯愣了愣神,这事若说是别人说的,他是真不信,但若是那位说的,这可就不一定了。

当年的济世也不过只是个怀才不遇,不受家族庇护的庶子罢了。

他的嫡兄犯事杀了人,一家人却都合谋栽赃陷害到了他的身上,想要用他来替嫡兄抵罪。

济世当时无权无势,遭遇家人背叛连个靠山都没有,但年轻气盛的他,又不愿意就这么受冤枉,断送了前程和性命,就去敲了登闻鼓。

这登闻鼓可不是好敲的,敲了登闻鼓就可以直接向皇帝申冤了。

但是在敲登闻鼓之前,先要受过鞭刑,要被鞭打够足足三十鞭之后,才有资格去敲鼓。

三十鞭子别说是一个文弱书生了,就是体格健硕的壮年男子,都承受不住的。

被鞭打了之后,不死也剩半条命了。

但是就是这样,济世还是撑下来了,他敲了登闻鼓,就有了越级面圣告御状的资格。

这件事被闹到了先帝面前,但是先帝为了保住济家人的面子,却拒绝为济世申冤,甚至动了杀心,想让济世死在宫里。

先帝自己是嫡子,所以在他的观念里,嫡庶有别的思想根深固蒂,很难改变的。

即使明知道济世无错,是被冤枉陷害的,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偏袒包庇。

当然了这里面除了难以改变的观念之外,还有政治上的考量。

济家自从开国以来,就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丛济家先祖到如今,世代承袭国子监祭酒的位子。

若是被天下人知道以礼法闻名天下的济家,竟然做出了这么卑劣无耻的事情,只怕就要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这些读书人平素里虽然都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若是搞起事情来,那阵势可是相当让人头疼的。

解决不好就很容易会爆发内乱,陷入无休止的辩论与讨伐之中。

阮玉湖当时已经开始帮先帝处理一部分政务了,所以这件事她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起初当阮玉湖听到了济世的遭遇时,她只是出于同情罢了,但是随着她对事情的了解,让她看到了很多济家人的恶。

身为国子监祭酒,管理教导着天下读书人的表率,表面上都是一副教书育人的谦谦君子样,背地里却是什么肮脏腌臜的事情都做。

这让阮玉湖如何能够忍受的了呢?国子监里的那些学子,都是云离的未来和希望,把那些学子们交到这种人手里,岂不是要毁了云离的国本吗?

这是阮玉湖无论如何都要容忍不了的事情,她的父亲和很多家人,都是为了守护这个国家而死的。

谁若是想要动摇这个国家的国本,那就是她阮玉湖的敌人。

于是阮玉湖便安排人,将这件事大肆宣扬了出去,在舆论的压力之下,逼的先帝没有办法再包庇济家的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