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最新章节。
从1901年到1950年50年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多的,是法国作家,总共达到226次。其次是英国,156次。德国以146次位居第三。亚洲国家中,印度最多,曾获14次提名。而中.国仅仅4次提名。日本2次。
华夏的这4次提名,包括1939年的胡适一次。其后,林语堂又有两次。分别是在1940年和1950年。还有一次提名,据说是鲁迅。
林语堂在1975年又第3次获得提名。
华夏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一次,是1968年。
这一年,那位写京味小说的舒先生,在2月初的300人的长名单中出现,4月份的不到20人的半长名单中,还有他。
等到5月底的那个5个人的短名单中,舒先生据说是排在第1位。
当年,从6月份,一直到9月中旬,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复会前,瑞典文学院的18名终身院士,也就是18名评委,都在看舒先生的小说。
但从9月中旬开始的最终决选之前,才知道舒先生已经于两年前去世了。因此这个奖被授予了排在舒先生后面的日本的川端康成。
这也让日本人拿到了自己的第1个诺贝尔文学奖。
可以说,舒先生的过早离世,还真是便宜了日本人。
在90年代以前,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据说还有1988年的时候,那位写《边城》的沈先生也进入了那个不到20人的半长名单,甚至还有人说是进入了那个5人的短名单。但当年沈先生是在5月10日逝世的,所以,沈先生进入5月底的那个5人短名单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沈先生是肯定没有到9月中旬的最后决选。
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过程的资料是要保密50年的,所以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他也不知道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沈先生是走到哪一步了。
以上,就是小季同志化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所知道的华夏作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大体情况。
所以,小季同志觉得瑞典文学院这18个院士确实可恶,这个学院只有这18个人。只有这18个终身院士。与其称之为学院,还不如叫一个小班或者小组呢。
所以,小季同志就化名写了那篇文章,当然,这篇文章只是他想出一口恶气而已。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以后,影响颇大。
不仅香江的一些中文报纸进行了转载,亚洲地区的一些国家的报纸也进行了转载,其中就包括内地的报纸。
另外,他的这篇文章也被翻译成英文,刊登在了他那张全球发行的英文报纸《kylin express》(《麒麟快讯》)上。
小季同志之所以化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他本人已经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而瑞典皇家科学院则是担任每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经济学奖的评选工作。
虽然这篇文章是化名,但刊登文章的报纸,是他旗下的报纸,所以很多人也明白,这是季宇宁这位世界首富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不满。
这篇文章也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关注。
这也给了18位院士带来了一些压力,如果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降低,那么他们的地位也自然会降低。
10月中旬的一周内,在京城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未来国内要搞市场经济了。
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改革的目标。
此前的提法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而从这次会议以后,就只提市场经济了。也不再提计划了。
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了一个改革的时间表。
这个时间表就是:在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们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