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培养寡头(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最新章节。

“毛熊已经和之前的毛熊不同,现在他们和西欧那些资本国家没什么区别。

现在的毛熊国内一穷二白,老百姓连吃的都是问题。

短时间内想要筹集大笔资金,唯一的方式就是向外借贷。

代价就是国内资产私有化。

那位叶首领能够坐上现在的位置,不是他能力有多强。

而是米国为首的资本把他强推上去。

之前的私有化,只是刚刚开始。

接下来才是大餐。”

张启明之所以敢这么笃定,是因为后世毛熊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七大寡头统治时期。

直到那位克克勃出生在首领,登上政治舞台。

靠着强硬手腕,才结束七大寡头统治的时代。

张启明打算借助这个最好时机,也培养一个寡头。

让七大寡头,变成八大寡头。

对此,张启明早就已经分析良久。

脑海中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案。

七大寡头统治时代,这背后的7个家族都是出身毛熊国企领导身份。

他们的崛起之路,就是在私有化开启之后,侵吞自己之前工作的企业。

一举成为毛熊最富有的7个人。

这些寡头当中,有六位都是犹太裔出身,且全部都是金融行业。

他们利用先机优势,和西方的支持,通过私有化浪潮迅速崛起。

控制了金融、能源、媒体、冶金等,垄断毛熊经济命脉。

不过,这七大寡头都没有染指轻工业与粮食行业。

主要原因是这两大行业,在毛熊根本没什么油水。

和历史遗留的产业结构失衡有关。

毛熊联盟国之前和你我打星球大战, 国内产业发展,以重工业优先。

导致轻工业长期被忽视。

解体后,毛熊继承的工业体系以军工、能源、机械为核心。

纺织、食品加工这些轻工业因为长期被忽视,技术设备落后,供应链断裂。

百分之七八十的轻工业,日用品粮食,都靠进口。

这个问题一直到后世都没有解决,依然是毛熊的短板。

除了这些历史遗留原因,还和自然条件与地理限制有关。

毛熊别看国土面积大,可耕地仅占国土的12.9%。

气候寒冷,粮食生产成本高、周期长,难以快速产生利润。

纺织业依赖进口棉花和化纤,食品加工需大量进口果蔬原料。

加上叶政府按照万塔给出的建议,推行休克疗法和贷款换股份政策。

能源、金融、媒体等行业具有天然垄断属性。

可通过控制资源定价、媒体舆论和信贷杠杆快速积累财富。

这些才是寡头们看重的利益。

至于轻工业和农业这种低利润行业,他们压根看不上。

他们看不上,张启明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毛熊在后世,85%的鞋类、80%的服装需进口。

粮食自给率也很低。

水果70%要靠进口,肉类25%也要靠进口。

他就打算从民生经济和电信行业入手,培养出一个第八大寡头来。

张启明吩咐秦超,密切注意毛熊境内情况。

回到香江后,又让环宇通讯总裁西蒙霍华德、国美零售总裁钱博斯,派人前往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