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分歧(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真是他们。
我大明列祖列宗,都回来了。
“微臣于谦,叩见大明皇帝!”他当即跪了下来,诚心道。
“真是太祖!”
“真是先帝!”
有了于谦三拜九跪,朝堂诸位大臣惊惧之色稍退。
朱瞻基面对而立,看着三位首辅大臣,沉声道:
“怎么,连朕都不认识了吗?”
先帝!
那神情、那模样,那气质,不会错的,真是先帝。
“微臣叩见陛下!”
三位临终大臣立即跪拜。
有着这几位朝堂重臣亲口承认,在场大臣也立即回过神来,纷纷跪拜:
“微臣叩见陛下!”
“你们这些臣子,要按照咱老朱性格!”
“都该杀!”朱元璋负手而立,语气森然。
在场诸位大臣莫不噤若寒蝉。
“只有你!”朱元璋瞧着于谦,点评道:
“倒是有几分忠臣模样!”
“多谢太祖夸奖,臣所做不过是臣子本分,应尽之职责!”于谦不卑不亢。
“好了,都退朝吧!”
“记得今日之事,三缄其口!”
“是!”朝堂重臣相继离开。
“爹,真是你啊!”朱祁镇定眼瞧着朱瞻基。
他去世的时候,自己只有八岁!
记忆都很不熟悉。
唯有从祀庙画像中窥显几分神貌。
“嗯!”朱瞻基点点头:
“你这孩子,长大了啊!”
自己临终时,还只有孩童一般大小。
如今已然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大人。
这孩子,颇有为父风范啊。
“爹,你们这是.......”朱祁镇指着他们道。
“此事说来话长!你只需我们降临于此,只为替你解决祸端即可!”朱瞻基道。
“现在怎么样了?”
“父皇!”
“瓦剌首领也先再度叩边,宣化大同守将告急!”
“孩儿愿效仿父皇、太宗皇帝,御驾亲征,让四方宵小见识我大明威严!”
说到此,他的心中都有些澎湃。
毕竟太宗皇帝五征漠北,驱逐鞑靼,扫除瓦剌,饮马航海,岂不快哉!
而父皇宣宗皇帝,御驾亲征,大破瓦剌于喜峰口,意气何其之盛。
自己呢?
太宗皇帝的血脉,宣宗皇帝的亲儿子,大明的优秀继承人。
而对方?
依然还是那个瓦剌。
根据相对对等原理!
爷爷——父亲——我。
瓦剌——瓦剌——瓦剌。
所以我也能打败瓦剌。
“嗯!”朱棣点点头,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不错!
真是不错。
朱高炽也是乐呵呵的。
这个乖孙儿,咱真是越看越顺心。
至于朱元璋!
这孩子打小自己就抱过,可为什么自己喜欢抱他呢?
不正就说明这孩子跟自己长得像吗?
“可是那该死的于谦,居然屡次顶撞朕!”
“说什么国舅爷放肆,这才挑起两族之争端!”
“可父皇,太祖!”
“瓦剌人不可信!”
“就算没有国舅爷的这回事,瓦剌人同样会反!”
“他们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恩威并施没有什么用,这个民族永远只有劣根性!”
“所以,朕决定,举全国之兵力,征讨瓦剌!”
“犁其穴,扫其庭,让他们进入历史之中!”
“太宗皇帝御驾亲征,把他们打疼了!”
“父皇您御驾亲征,把他们打服了!”
“儿子我御驾亲征,就要把他们打垮,彻底铲除!”
朱祁镇踌躇满志。
毕竟此时的大明皇帝还很年轻,心中有着一股少年热血。
梦想着建立功勋,开疆拓土。
听着此番话,大明初代天团都不由得点点头。
不管瓦剌是何缘由,大举进犯,就应惩处之。
朱棣是个坚决的主战派。
瓦剌和自己打了几十年的仗!
甚至自己孙儿也去打,还间接把自己的小命都搭在了里面。
现如今,还不肯屈服。
这瓦剌,咱们是不是给他脸了啊。
这种民族,的确就如他所说的,该亡其种,灭其族。
“你说的没错,咱们就该去灭掉他!”
“举全国之兵,让边疆各部落,知晓我大明的厉害!”
听闻太宗皇帝愿意支持自己!
朱祁镇脸上更是喜悦之色。
这说明什么!
自己跟太宗皇帝心有灵犀,看法相同。
根据朱祁镇子自己提出的相对对等原理,那自己就等同于太宗皇帝。
“爹,您就别这样冲动了!”朱高炽率先拦着他。
“于谦说的不错!”
“是咱们大明朝理亏在前,若还是兵戈相向!”
“岂不是显得我大明朝盛气凌人!”
“这样的话,让关外部落如何去想啊!”
“况且!”
“国家权力是公器,不可妄动!”
“如今理亏而攻之,咱们到底是去打仗还是去替贼找场子啊!”明仁宗道。
他对此战截然不同的看法。
于谦说的在理。
军队不是儿戏。
战场更加不是可以玩闹的地方。
如果惩处了国舅爷,就令让两国重修和睦,何乐而不为。
互市重启!
咱们再从中想办法遏制瓦剌。
既可不动刀兵,又可限制其发展。
这才是长远之计。
“老大啊,你还是这般的优柔寡断!”
“可如今人家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还要礼让,这怎么能行!”
“就算要惩处国舅爷,待此战过后,再行收拾不可!”
“瓦剌包藏祸心,不可久留!”
“爹,您啊,还是这么的暴躁!”
“如今可通非战之手段,降服其心,何必非得兵戈相向呢?”
“我懒得跟你说这么多!”朱棣不想跟老大说那么多。
他张口便是道理,闭口也是道理。
自己是个武夫,嘴皮子上的功夫说不过他。
“乖孙子,你说,这瓦剌咱们该不该锤!”朱棣望向朱瞻基道。
此时的朱瞻基早已不是以前那个血勇方刚的毛头小子。
他对事情思索着更加周全。
他并不觉得瓦剌有多强,无非是跳梁小丑罢了。
可他担心的是瓦剌背后的势力。
要知道!
喜峰口那一仗,自己可是杀了马哈木八千中军精锐。
仅剩也先十三骑可以逃脱。
十几年的蛰伏,实力又有多强。
得让他胆敢如此放肆,挑衅我泱泱大明。
这其中难免没有草原各部落的支持。
“爷爷!我觉得爹说得对!”
“一切皆因张克俭而起,将他交给草原部落,以平民心,同时彰我大明与两族和好之决心方是上策!”朱瞻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