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解决内忧(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朱棣提着朱祁镇就往门外走去。

不得不说,他对这孩子感官不是很好。

他喵的五十万打四五万人,就算有内奸,你也不太可能打输啊,连自己都死在了别人的手上。

简直是耻辱,莫大耻辱。

就跟那朱允炆似的,手拿着一副好牌,却最终打的稀烂。

再说了,你小子得多笨啊。

小孩子打架都知道团结一切可团结之力量。

好嘛!

你小子这样一番骚操作下来,那是把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

人家朱允炆还可以依靠建文三傻呢?

老子攻进南京,这些人还给自己添了不少的麻烦。

而你小子呢?

就只能依靠个落第不中的寒酸秀才太监。

你就算死了,都只能是活该。

“朱高炽!”朱元璋继续说道:

“太祖皇帝!”朱高炽侍立,作恭敬状。

“朕听老四说,你监了二十几年的国,如今朝堂之中,多蒙你拔擢!”

这......

太祖是什么意思。

是怪如今的局面都是自己造成的吗?

他连忙跪了下来:

“太祖,我.......”

朱元璋阻止了他的发言:

“是非对错我已无心追究,你无需担心!”

现在说是谁的过错都有什么意义?

这不都是咱老朱家的血脉吗?

问题是如何解决如今的问题。

如今皇权势微,臣权独大,若不纠正之,几十年后,我大明朝岂不是臣子做主。

这怎么能行!

“这样吧,如今瓦剌入侵,粮草,后勤等调度皆是重点,就由你看着吧!”朱元璋道。

朱瞻基继位不过十年,根基尚浅。

且此人虽仁义、但好战。

不像你,是个老好人,他们的防备之心也会降低很多,也更愿意听你的。

“是!”朱高炽回禀,而后缓缓退去。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思虑万千。

如今大明传之未到百年,便已有如此之祸。

更不知后世儿孙会出何等灾乱。

一想到这些个混账玩意毁咱大明,他的拳头就邦邦硬。

“太祖,内阁的人到了!”朱瞻基小心翼翼说道。

“太祖!”

“太祖!”

几位老臣纷纷跪拜。

“都起身吧!”朱元璋此时面容和煦,就像是一只猛虎收起了獠牙。

“你们都是我大明朝的功臣,赐座吧!”

“多谢太祖!”三杨道。

“你们几位啊!我听这些孩子对你们可是赞赏有加!”

“而你们自从太宗一朝始,便伺候咱朱家,可谓是劳苦功高啊!”他就像是唠家常一般诉说着众人功绩。

“臣惶恐!”三杨直接跪了下来。

他可不是朱瞻基,更不是朱祁镇。

他是谁?

洪武大帝朱元璋。

咱们没有见过他的人,总听说过他的功劳。

就连胡惟庸这样的人,他也是只手镇压。

这几句话,看似是在说咱们功劳高。

可未必不是在说咱们有只手遮天、结党营私之嫌。

再说了,咱们平时就跟小皇帝不对付……

“好了,不必拘谨!”朱元璋示意他们继续回到座位。

“如今边关叩急,瓦剌不过区区数万,便连破苦心经营之重镇,诸位怎么看啊?”

随着朱元璋的目光扫射几人。

众人只觉压力山大。

该如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小皇帝咱们可以不管不顾,可太祖不行。

理由呢?

难道说咱们监国不力?

那不是把自己框进去。

除非这个,那就只有勋贵集团镇边不力。

可正统元年,咱们就与勋贵利益纠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了。

如今贸然切割......

关系恐会受损。

可不切割,势必危害自己。

两相权衡之下,自取其轻。

杨士奇斟酌了片刻,这才说道:

“启禀太祖!”

“边关三镇乃我朝之重镇,兵力非凡!”

“据微臣所知,国舅爷张克俭与瓦剌贸易,授其军械!其中十年有余。”

这十年来,鬼知道送了多少军械。

“边军将领畏其威严,不加遏制!”

“再加上瓦剌势大,措不及防之下,方酿如此大祸!”

他这是将主要罪责都推到了死人的身上,来了个死无对证。

至于勋贵集团,也是避重就轻。

朱元璋呵呵一笑:

“说的在理!”

“可咱呢?眼皮子低下最容不下贪官污吏!”

“如今瓦剌入侵,其势迅猛,这就麻烦你们几位大人查清真相吧!”

“总要给天下一个交代!”

“是,臣等遵旨!”三杨接旨。

“太祖,您就这么放他们走了吗?”朱瞻基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道。

以前他们还觉着这些人是忠臣。

可如今.....

“不然呢?”朱元璋反问道。

“这......”朱瞻基不理解。

按照他的想法,不是把这些人下入诏狱吗?

然后整顿朝堂,挥兵北上,抵抗瓦剌。

“小子,你要学的地方还多着呢?”朱元璋道。

这些人根深蒂固,岂非咱们可以轻易撼动的。

对!的确,现如今他们只是内阁成员,铲除他们不过是一道旨意。

可是!他算是看清了形势。

这朝堂之中,天下读书人自成一体,牢不可破。

甚至影响辐射勋贵。

这些个老臣,非无罪而诛之,这天下之人,不会都说咱们朱家是刻薄寡恩之辈。

还有谁愿意替咱们卖命?

一路上,三位大臣心情忐忑,待出了宫门。

杨荣这才道:

“太祖皇帝这是为何?”

他不相信太祖皇帝不知道他们。

朱祁镇这小皇帝,治国能力不行,但能跟家长告状啊。

让自己去查自己人,这能查出个什么。

杨士奇摇摇头道:

“你以为真有这么简单?”

让咱们去查边军,恐怕也只是拖延之计罢了。

他真正的意图,是江南。

自己在这个位置这么多年,养了这么多人,不就是等着今天吗?

他有能力与宣宗斗,与小皇帝斗,但就是不敢与洪武大帝斗。

因为他敢掀桌子。

“太祖的能力不是你我能够比拟的!”

“我已经老了,该乞骸骨回乡了!”

就这么体面的退场吧。

急流勇退,念着咱们的功劳,太祖应不会斩尽杀绝。

“杨大人?”杨士奇止住他们的话。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

“可要么抄家,要么明哲保身,你自己选吧!”杨士奇丢了这句话,就离开了。

他虽仕于永乐,却出生洪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