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局势,赐死(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这是中心开花!”

“围魏救赵!”

朱棣和朱瞻基两人对视一眼,他们都被朱元璋的疯狂想法给吓住了。

太祖,咱们这是保国之战啊。

动辄就要亡国的。

而你却想要灭掉对方六十万大军,咱们现如今有多少,不超过十万。

可按照朱元璋的想法,的确,可执行力很高。

因为也先骑兵长期攻城,不断战争,早已人乏马困。

得知自己老家被偷,北京城无法攻陷,必然回漠北驰援。

那时军心浮动,连夜赶路,伏兵围而攻之,胜算极大。

可问题就在于咱们能不能守住北京城啊。

这势必是叶先围攻的重点目标。

咱们只有两万人,也先足足六十万。

哪怕分兵,也会有将近二十万兵力对付咱们。

这两万人,分摊在偌大的北京城,又能够有多少力量?

一旦北京城破,会对咱们造成重大打击。

恐怕整个北方都守不住,甚至长江都阻挡不了。

那时候,咱就亡国了。

拿一国首都与之冒险,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怎么,这么没有自信?”

“一个读书人都能让北京城安然无恙,咱们在还怕什么?”

“更何况?”

“北京保卫战就算成功,大明经此一役,威严尽丧!”

“这些个草原人,定然不尊大明,怀有异心!”

“所以,丢失的尊严要用鲜血和剑获得!”

“人心的恐惧与臣服需要死亡与武力维持!”朱元璋道。

如果只是单纯的守卫,那么即便事后进攻不利,这六十万大军可以安然无恙地撤回关外。

对大明而言呢?

所有草原人都会看清大明的懦弱本质,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

于是他们会亮起獠牙,袭扰大明,获取利益。

大明本身经过此役,也会元气大伤。

北方三镇将形同虚设。

前代帝王所维持的进攻策略将会转以防御为主。

此消彼长之下,这些人又定然会成为威胁。

这怎么能行?

根据敌人势力减弱我增强原理,只要一口吃掉了他六十万大军。

咱大明依然还是那个如日中天的大明。

太祖下定了决心,咱们这些后辈领命就可。

“爹,您吩咐吧!”

“老......俺早看这些瓦剌人不爽了,打了几十年还打,我早已厌倦了!”朱棣道。

“太祖,子不教,父之过,今日之祸,我一肩挑之,还望您不嫌弃!”朱瞻基诚心悔过。

“好,既如此,先统一思想吧!”朱元璋点头,而后他对着朱祁钰道:

“你去禀告太后,宣众大臣上朝!”

“是!”朱祁钰缓缓退去。

朱元璋回到主位之上,沉声道:

“朱瞻基,你可知后宫不得参政?”

他矛头直指孙太后。

整个大明朝,唯有一名女子可以例外,那就是咱的妹子。

她调动天下兵马,只靠一张脸就行。

可她的贤惠,那没得说。

就算坐龙椅上,只要她高兴,俺都依她。

可这个孙太后!

要不是她拾掇我朱祁镇御驾亲征,这事能成?

还残害我大明子孙,该当何罪?

“孩儿知道!”朱瞻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都怪自己,临终之际赐予了她涉政的权利。

早知道就让她殉葬了。

“那你该如何对待你这发妻?”朱元璋望着他。

朱祁钰这孩子,咱们很中意他。

断然不能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

就像上一幕一般,要是不让朱祁镇出海,待咱们一走,这孩子就是无根之木。

朝廷文臣和孙太后不得随手弄死他。

所以,咱们得替他把所有的刺都给消了。

朱瞻基无片刻犹豫,果断切割:

“孙氏无德,祸乱朝堂,理应赐死!”

她一死,朱祁钰便能掌握局势。

朱棣点头,深表赞同。

以前她觉得这女人挺贤惠的,可这几十年,越活越糊涂了。

这么宠溺儿子,以至国家沦丧、倾覆。

该死。

“嗯!还不急!现如今我们要肃清朝堂。”朱元璋轻哼。

.......

太后有令,朝臣上朝。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各群臣时刻准备着,不多时,便已来到乾清宫中。

“如今皇帝北狩,瓦剌也先六十万军兵锋直达,所以特招群臣来此,是想询问如何商榷之?”孙太后铿锵有力,扫视群臣。

土木堡之变,太宗、宣宗皇帝苦苦经营的五十万精锐,一战尽丧。

而也先,打着护送皇上的旗帜,已然来到了居庸关。

要是这里再守不住,北京城就这么明堂堂的站在了敌人的刀下。

可现在,朝堂还没决定是到底是战还是和。

内阁初步的方案,是将北直隶、山东的军队调过来拱卫京城。

而自己连着大明宗室南迁。

可咱们一旦南迁,人心只会更加躁动。

“回禀太后,如今山东还有二十万备倭兵精锐!”杨士奇率先回应。

“兵部已经调集,罗通、曹泰、韩青、郭登四将守白羊口!居庸关一线,还有十日防御之期!”

这些人,都是坚定的主战派。

礼部侍郎徐有贞此时站了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微臣昨晚询问钦天监,夜观天象,发现萤惑入南斗,必然发生战事!”

“所以微臣提议,速速南迁,方能躲避此次战端啊!”

于谦站了出来,立马开喷:“胡说八道!”

礼部侍郎身着红袍,并不畏惧一身蓝衣的于谦,神情之中,尽是倨傲:

“于大人,本官知道你很愤怒,可你先别愤怒!”

“天象示警,此乃天意!”

“妖言惑众!”于谦掷地有声:

“如果天下大事,都依靠天象。”

“那太祖高皇帝不用起兵了!”

“等着天象示警,等敌人自己完蛋就得了。”

听着这话的徐有贞也没着急,呵呵一笑,优哉游哉继续道:

“于大人,那就尚且不说天象吧!”

“如今的三大营,已然成了空架子!”

“如今北京城外,能战之士,屈指二万!”

“剩下的不过是些老弱病残,别说是去上马杀敌了,在面对瓦剌的骑兵时,恐怕是未冲阵而畏战了!”

“而且,另一边的脱脱不花已然在进攻山西了。”

“如今北方精锐尽丧,南方精锐自不必说!”

“至于山东的备倭兵?你会想到,难道也先就不会想到吗?”

“万一脱脱不花入关,咱们北京城两万人,如何能抵挡呢?”

“所以,于谦于大人,这也是现实啊!”

“这么一场无法打胜的战争,于谦于大人,你非得要打,是何居心啊?难道是让我们整个朝堂的人都当俘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