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进攻 哈萨克王国(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朱元璋早已得知消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他随处拾来一根木棒,指着地上:

“如今前方要塞,屯兵二十万,陆续还有军队赶至!”

后续部队还会赶至。

这个时候,一个国家恐怖的动员能力在此刻彰显无疑。

咱们不能耗,也耗不起。

可我们的兵锋推至此处,严重受阻。

一时半会根本就攻破不了。

若执意攻打,只会越陷越深。

现如今,似乎只有退兵才是唯一选择。

“太祖,要不咱们.......”朱瞻基话未说完,就被朱元璋打断:

“打住,咱们好不容易到了这里,怎能说回就回呢?”

“让这些该死的蒙古人喘了口气,就又能劫掠我大明子民!就又能袭扰我大明边境!”

“如此代代相传!永不隔绝!”

“咱们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你让我怎么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要走你们走!老头子我,匹马单刀,也让将他们追至天涯海角。”

朱元璋显示出自己的决心。

说灭你全族就灭你全族。

“可是咱们能有什么办法破局呢?”朱瞻基幽幽一叹。

既然太祖执意,那咱们只能想办法。

可现在......

朱元璋也陷入了深思。

这时候朱棣寻过一根木棒,轻声道:

“爹,咱们为什么要跟他们在这里打呢?”

这里没有优势,对于我方注定凶多吉少。

“那在哪里打?”朱元璋反问道。

“根据沿路商人所说,这座要塞东部有道路,其马匹难过!”

“可这并不是不能过!”

“为何咱们不借此直攻王庭呢?”

“此时,举国之兵尽在此处,王庭空虚,咱们出奇兵,定能一战而胜之!”朱棣眼神中充满兴奋。

想当年,自己在山东、山西打了几年,都没有打出个什么名堂。

甚至陷入了被包围之势。

其险要,不差于今时。

当时,姚广孝所言,自己何须稳扎稳打,攻破南京,则一切可安。

事实正是如此。

那咱们为什么不借鉴呢?

“攻破王庭?”朱元璋喃喃自语。

咱们绕过此地,迅速攻占王庭。

然后调转马头,迎战敌军。

敌部军心不稳,连夜奔袭,定能一战而胜之。

“好!”朱元璋点头。

“那咱们就借道,去会一会那王庭!”

于是留下少部兵马,迷惑敌人。

剩余主力则沿着羊肠小道绕过要塞。

此时!

他们已在此处,屯兵超过三十万。

贾尼别克汗此时意气风发,听手下禀报,明军已然退却。

明军不战而逃,看样子也没那么强大嘛!

他现在在想,咱们要不要顺势收复故土,然后进攻大明。

“大汗果真是英明神武,您一来,这些大明军队就望风而逃了。”阿失帖木儿很有作为失败者的觉悟。

如今他的最大依靠,便是他。

即使回去,也要面对大明的打击。

如今的瓦剌部,可承受不住此等攻击。

所以,只能将其祸水东引。

“我有一事,恳请大汗许可!”他单膝跪下,以臣子礼道。

“说吧!”他眺望城下,士兵连绵不绝,肃穆异常。

这些是我帝国的精锐,更是我统治的基石。

所谓战无不胜的明军呢?

现如今到了哪里?

“我瓦剌部愿意大汗效力,恳请大汗派兵收复故土。”他说道。

他心有所动。

瓦剌部是一大块地盘。

若能吞并之,那我哈萨克实力必然更加强大。

“急报,急报!”一位斥侯骑着马,大声着走了进来。

“怎么回事?”贾尼别克汗皱眉道。

“回禀大汗,王庭东部,突然出现一支明军,他们.......他们,攻破了王庭!”传令兵道。

“什么!”贾尼别克汗大惊。

“他们是从哪里出来的!”

这些人不都是在这里的吗?

他们怎么可能从我的眼皮子底下溜去。

阿失帖木儿听闻此话,眉头微皱,退至众人身后。

哈萨克已经完了!

如今明军完全占据着战略主动权。

他领略过明军的厉害。

此军统帅,会借此契机,不断扩大优势。

可他为什么要说?

哈萨克唯一的利用价值便是阻挡明军前进的步伐。

咱们得继续西行了。

“不.....不知道,如今明军继续南下,如今已兵指亚梅什!”

“该死!”贾尼别克汗震怒。

奇耻大辱!

简直是奇耻大辱。

咱们连敌人都没有看见。

王庭丢失已让咱们伤筋动骨。

若是亚梅什在丢,那咱哈萨克王国名存实亡。

自己定要这股明军死无葬身之地!

“传令,大军回拔!”贾尼别克汗冷哼一声,道。

见众人离去,阿失帖木儿这才道:

“传我汗令,部队继续西行。”

“记住,要迅猛般的逃窜,不顾一切!”

“是!”

瓦剌军队离开了哈萨克王国。

贾尼别克汗听说后并未搭理。

这瓦剌军队难怪会输。

对面在怎么嚣张又如何?

他们,在怎么样,只有五万人。

而现在,咱们已经把他们包围了。

五万人对三十万人,这能输?

“爹,他们来了!”朱棣沉声道。

此刻,波斯腾营地,朱棣禀告道。

此处都是平原,利于骑兵展开进攻。

为了补充兵源,朱元璋吸纳了部分士兵。

如今部队已有七万人左右。

贾尼别克汗听闻明军在此决战,也摆下外凸半月形阵。

即将战斗最差士兵布置在中央的凸出部,两翼末端是精锐士兵,预备队在后方随时提供支援。

当敌人突破炮灰的阵型并继续深入时,他们就会三面受敌,两翼末端变成前端了,精锐战士会迅速封住,对其展开歼灭战。

这一战无往而不利。

甚至是他们的绝招。

可这对明军可根本不会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