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欧罗巴(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明军不断向北奔袭。
俄罗斯公国直接任由明军驰骋,甚至还提供了不少物资。
“爹,翻过了这座山,就到了欧罗巴,哪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斥候说这些瓦剌人跑向了这里!”朱棣骑着马道。
朱元璋点头:
“你们说,咱们离开大明有了多久了!”
朱瞻基盘算着时间,心里估摸半天,才得出一个勉强的答案:
“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吧!”
朱元璋叹息一口气:
“这天下真大啊!”
驽马脚力一天也可行百里,这是有多大的面积。
咱们大明是不是太过保守了。
以至于就守着这一亩二分地生活。
“是啊!”朱棣也是深有感触。
以往总觉得狼居胥山已够远的了。
可如今这山脉更远,也更宏伟。
他们也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们。
“这样吧,将其记录在册,回去之后,告知继任者!”朱元璋道。
他们若是想征服之,自然就会来临。
而现在.........
咱们就是要追击瓦剌人。
“咱们的粮食够不够了!”朱元璋询问道。
“回禀太祖,精粮可够一月!”朱瞻基回道。
他点点头。
听闻俄罗斯公国特使说,翻过此山,便是一马平川。
更加利于骑兵行动。
“那咱们就跨过此山吧!”朱元璋当即道。
.......
此时的欧罗巴州。
奥斯曼帝国正巍峨矗立。
东西罗马帝国垂垂老矣。
大不列颠、法兰西王国百年仇怨,已进入尾声。
普鲁士王国分裂,各国为着统一而时刻准备着。
西班牙、葡萄牙则听说广袤的东方有着黄金、香料,便不断发展造船业,进行新航路。
至于其他国家,则在夹缝中求生存。
人文主义思潮不断萌芽,并迅速发展。
一切的历史都在按照其原本的轨迹发展。
可这一切......
都发生了改变。
因为黄种人又来了。
上帝之鞭的恐惧又再一次笼罩了众人。
且这一次的敌人不是阿提拉。
他们更加迅猛,也更加强悍。
几日时间!
就连克波兰王国、普鲁士王国和法兰西王国。
他们的速度太快了。
就犹如暴风一般迅疾,席卷了整个欧洲,根本就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力量。
而后兵锋一路向南。
西班牙、葡萄牙王国震惊!
连忙组织数十万兵力进行抵抗。
同时王室进入船内,与不列颠王国国王进行商讨。
万一不敌,则进入逃难。
阿失帖木儿骑马望着远方!
这里太适合咱们草原人居住了。
只有能够再次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数十年。
我瓦剌一族定能再次繁荣。
到那时,我的子孙,定能带着大军,恢复故土。
大明!
你瞧着吧!
总有一天,我会将你们彻底打垮。
“大汗,法兰西王国、普鲁士王国等数十个使者特来请降!”手下部将道。
瓦剌的进攻彻底打击了他们的傲气。
同时,摧枯拉朽的战斗让他们无法生出抵抗之心。
“允了!”阿失帖木儿道。
如今不宜再行杀戮。
还得留时间与大明对抗。
如今西班牙王室在前线纠集数十万大军。
他有信心能攻破之。
可哪又有何用呢?
西班牙外面就是海,咱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这次,就是真正的你死我亡。
阿失帖木儿沉吟良久,这才缓缓说道:
“告诉各位使者,在我们的后方还有一只军队!”
“他们更加可怕!”
“手段也更加残忍,他们甚至连老人和孩子都不愿意放过!”
“这些人,就是魔鬼!”
“只要咱们合力击破他们,我将返回自己的故土,不再占有你们片寸土地!”
他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联合欧洲各国,共同抵抗大明。
明军的实力有目共睹,可不是他能抵抗的。
他相信,各国没有理由拒绝。
“是!”
使者前去转达大汗所话。
果不其然,各国使者无不感激。
听闻后方还有一股黄种人军队,他们十分害怕。
且在瓦剌人的讲述中,这些人都是妖魔鬼怪,他们都是从地狱而来。
他们存在,就是要把所有人欧罗巴中之人全部赶尽杀绝。
这些黄种人,是来拯救我们的。
当然,这其中更多还有教会的因素。
文艺复兴的蔓延,使得各国君主越发想要主宰权利,愈发想要凌驾一切。
而教会有心阻止,却随着自身教意的自相矛盾而无力回天。
现在不一样了,上帝之鞭再一次来临。
他们为什么会回来呢?
因为你们不敬上帝,不尊教义。
这是对你们的惩罚。
在内部矛盾突出时,只有外部矛盾才能转移注意力。
于是在各方努力下,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布置在多瑙河边。
阿失帖木儿吸收了哈萨克王国的惨败,知道明军都是骑兵部队。
且他们都势不可挡。
所以,他就利用河流限制骑兵的机动性。
只要拖入肉搏战,就是咱们的优势。
“报!”斥候将前线侦查情况一一告知。
“爹,怎么办啊?”朱棣握着刀柄道。
没曾想,咱们就晚来了这么几天,就让对面占了优势。
“怎么办,当然是全都杀了!”朱元璋语气一冷。
这些人要助纣为虐,断不可留。
“现如今是如何破局,对方驻扎河边,不利于咱们骑兵行动啊!”朱瞻基望着地形图,沉声道。
咱们的基本盘就是骑兵。
没了骑兵优势,这仗没法打啊。
“河边,河边才好啊!”朱元璋冷哼一声。
这些个游牧民族学了咱的战法,就是没学案例啊。
“朱老四,你领一万人去此河上游,给我把这上方的水库炸了!”
“我要来个水淹七军!”
“朱小子,你领两万兵,建设浮桥,度过此河,绕到后方!”
“至于咱,就亲自领兵,吸引注意力!”
他站起身来,望向营帐内诸将,拿起酒杯,肃穆高声道:
“各位!”
“我大明朝能否百年安宁,就看此役!”
“我希望拿着他们的头颅,告诫四方蛮夷:凡我大明者,必诛之全族。”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在场诸将无不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