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方法(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咱不是说于谦不好,而是于谦本身就作为文官集团的代表人。
这之后!
兵权就收拢于文臣。
皇帝想要从中夺权,难于登天。
所以,他才会派身边太监镇守各镇,同时监军。
这可没啥大用。
毕竟爹建立的勋贵集团,如今已倒戈文官。
要想破文官集团,必须掌握兵权。
跟这些个满肚子都是道理的文官动嘴皮子,咱能说的过他?
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自会闭嘴。
朱元璋点点头。
“可是!”朱见深话中转折。
“如今您所建立的勋贵集团已与文官集团沆瀣一气,太祖您自然可以收回兵权,可等你走之后呢?”
“不过是一切照旧罢了!”
他们会畏惧您,可不会畏惧朕。
文武融合自仁宗时就已出现,英宗时期大行其道。
如今利益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他们现在会妥协,会听命。
可您走后,还不是一切照旧?
况且你如今裁撤了传奉官,杖杀了宦官,朕手中还有何等可用之人?
“呵!”朱元璋轻笑一声。
“若您在执掌兵权之后,还不能统御军队,那你这皇帝迟早还是让位吧!”
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任用、罢免之权。
有用便升,无用便贬。
这样臣子才会众星拱月,天子才会稳坐皇位。
这些人看似强大无比,可在皇权照耀下,终究是一盘散沙。
你们这些人啊,终究是走了误区。
群臣进谏,逼迫皇帝退让。
要是在咱老朱一朝,来多少咱就杀多少,杀得他们胆寒。
这些个读书人,就欺负你们会读书。
“朱瞻基!”朱元璋沉声一喝。
“孩儿在!”朱瞻基抱拳出列。
“你前去三千营、五军营,不忠心之将领全部更换!”
“是!”朱瞻基缓缓退去。
“朱老四!”
“孩儿在!”
“你领着锦衣卫,抄家,但凡朝臣有罪恶不赦者。推于菜市口满门抄斩!”
“朱祁钰,你主持吏部考核,官职缺损,便立即调动下方政绩优秀者入朝为官!”
咱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杀他个人头滚滚,便能震慑宵小。
“是!”两人纷纷退去。
朱元璋转过身来,盯着朱高炽:
“您说说,咱的勋贵为啥斗不过文官?”
毕竟他可是大明最强太子爷。
朱老四五次北伐,耗费钱粮无数,在他治理下,大明朝依然有效运转。
足见其能力。
文武相斗是咱立下的国策,也是希望通过两方制约来维持皇权。
可百年后,勋贵俨然成了文官的狗。
朱高炽恭敬作礼,简明扼要:
“太祖!”
“勋贵是靠血缘传承,而文官三年一举!”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况于勋贵乎。
这些人的孩子能打仗吗?
经历百年时间,必然凋落。
而文官,以其极强的包容性海纳天下。
朱元璋沉默,那如何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战争!
通过不断地战争维持勋贵的有效运转。
对啊!
欧罗巴、安南、南亚、中亚,这些广袤的领土,都可以发动战争。
........
在朱元璋授意下,几人开始对朝堂、军队之间血洗。
文官不是想要反抗。
他们撺掇两江学子,联名上书。
这招无往而不利。
可在朱元璋这儿行不通。
为首之人,革职查办,其余联名学子革除公民,永不录用。
朱见深也在朱祁钰等人影响下,逐渐深入学习帝王之术。
至于万贵妃!
朱元璋鉴于此子对其用情至深,思索再三,保其一命。
而她的亲族,统统不留,尽数斩杀,以平民愤。
“太祖!”朱见深恭敬作礼,道:
“孩儿有一问,请教于您!”
“说!”
“有一术可以使大明传之千秋万代乎?”朱见深询问道。
自己继位,不过百年。
内有流民造反,外有强敌窥伺。
哪怕自己殚精竭虑,国家依然有江河日下之景。
这也是朱元璋考虑的问题。
咱好不容易征战一生,才得下来的天下。
如今百年不到,就成了这么个破落模样。
而且!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大明没钱。
要知道,在洪武年间,大明赋税也有六千万两白银。
而如今,经过百年发展,反而少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原因。
一是瞒报土地。
为此,朱元璋下令彻查全国土地。
士农工商皆为一体,需收税而行。
二是大家都不用银子!
对!
白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都是珍藏品,他们都会珍藏而传之后代。
以至于不会流通。
不用!
政府就没税收,没税收,当然就没钱。
三是丝绸之路断绝!
以往咱们有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白银充实国库。
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
为啥朱老四能够五征漠北而国家不乱,这银子哪里来的?
不就是这里来的吗?
可明宣宗一死,郑和之远洋图被毁,江南文官把控之。
其后皇帝对其就无控制权。
朱元璋道:
“战争!”
朱见深错愕:
“战争?”
为什么太祖会给出这个答案。
历来穷兵黩武之辈,不都会让山河沦丧,国家破碎吗?
咱大明还能支持一场战争吗?
朱元璋耐心解释:
“战争!可以让武官生生不息,也能让大明的银子流通起来!”
他们什么时候才会用银子。
发现有更多利益的时候。
大明以外,还有着丰富的利润。
例如南亚的玛瑙、珍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