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羞惭(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见贾珠模样,林如海亦频蹙眉头,叮嘱他务必好好休养。

再望身旁林祥,心中暗自宽慰,暗自思量是否对儿子要求过严,然观儿子状态,终可放心。

当晚特为贾珠备下药膳,饭后更有一碗药汤。

贾珠饮药,因其苦涩,微蹙眉头,随后一鼓作气,将整碗饮尽。

他本不喜服药,若在家中,或许还会拖延,但在姑妈家为客,便不好再迟疑。

此药或含助眠之效,他一夜安睡,次日醒来,贾珠一时茫然,不知今夕何夕。

他这一睡,究竟过了多久?为何无人唤他?

这是遵循了贾敏的吩咐,任他睡到自然醒来。

——随他而来的众人,皆已被贾敏召去,一一训诫。

贾珠醒时已近午时,匆匆洗漱后,面带羞赧前往姑妈处问安。

贾敏自不会责怪,“你当前的首要之事,便是好生将养,其余皆不足挂齿!”

贾珠如此休养了三日,精神渐复,便被林祥领出门去:“你难得来扬州一遭,自当好好领略一番扬州的风光。”

贾珠心中充满期待,“弟弟打算带我去往何处?”

林祥领他前往游湖。

湖面之上,除他们之外,尚有诸多仅能容一二人之小舟,有人于上捕鱼,而后售予游湖者或岸边之客。

林祥言道:“此等刚捕捞之鱼虾,最为鲜美。”

他们所乘之舟,备有精巧小炉与烧烤架,既可煮粥熬汤,亦能烧烤,所图便是一“鲜”字。

器具一应俱全,贾珠见林祥那娴熟之态,便知其绝非初次为之。

林祥亲自动手,烹制了一锅河鲜火锅:“珠大哥,你也来试试,亲手烹制,别有一番风味。”

闻林祥此言,贾珠亦兴起,效仿林祥之举,随心所欲地添加调料与配菜,熬得一锅鱼粥。别说,其中不乏他未曾相识之物。

他自幼未曾踏入厨房半步,自然不识其庐山真面目。

他这新手所熬之粥,味道竟也不赖,他将那一锅鱼粥喝得一滴不剩。

亲手所制,味道尚可,即便欠佳,亦自带光环。于是他成功地吃撑了,连食两块山楂糕以助消化。

酒足饭饱之后,亦不觉无聊,湖面上船只众多,其中不乏专职娱人之辈。

或有特殊技艺,或有乐师,林祥招手间,便唤来一位琴师。

她上船行礼后,便盘膝而坐,“咚咚咚”,开始抚琴奏乐。

他们倚于椅上,聆听乐声,悠然享受着湖畔之微风与湖光山色。

此等环境,极宜放空身心。

林祥觉贾珠这些年太过紧绷,最需便是放松。

后来,他们又去旁观他人挖莲藕,最终购得一筐莲藕而归,打算晚间炖排骨莲藕汤。

归途之中,林祥问他,“珠大哥,今日感觉如何?”

贾珠沉吟片刻,“甚是惬意。”

有种虚度光阴,却又觉不虚此行的感觉。

他们这一日,不过是吃喝玩乐,赏赏风景,待回过神来,竟已是一个白日悄然流逝。

林祥笑道:“明日午后,我领你去庄上逛逛,去那边小住几日,我已与家中说过。”

贾珠心生歉意,“你今日陪了我整日,已耽误你读书,如此太过影响你学业。”

表弟学业不似自己,自己乃因身体有恙需调理,放松一阵在理,表弟则需勤勉读书,若放松过度,对他不利。

林祥道:“我于庄上亦能继续读书,不会有所耽误。”

他已领得功课,只需在限期内完成上交即可,无论身处何地,皆无影响。

贾珠将表弟的深情厚谊暗暗铭记于心。

对于姑妈一家的关怀,他亦心存感激。

假想自己与表弟处境对调,他不敢确信自己能否如表弟般全心全意地陪伴,更不确定自己的双亲是否会袖手旁观……不,尤其是母亲,定不会允许他如此耗费时光陪伴表弟。

念及此,贾珠心中泛起一丝愧疚。

因此,对于林祥的提议,他几乎一概应允:“凡事皆依你之见。”

林祥引领贾珠前往的庄子,并非林海与贾敏特赐,任其全权做主之地。

此乃林海初至扬州担任知府时购置,全家偶或前来小憩,庄子内应有尽有,风光旖旎,日常还能为府中供应家禽、粮米、蔬果等物。

林祥见贾珠一副未曾涉足农事之态,便以未来为官需懂农耕为由,带着他下田劳作、采摘果实,甚至体验放牛牧羊、赶鸡驱狗,贾敏得知后,不觉哑然失笑。

侄儿被儿子拉去庄上务农,竟也乖乖从命,不辞辛劳。

虽觉好笑,贾敏却未加阻拦。

她乐见两人关系日益亲密,未来方能相互扶持。

她唯一忧虑的是,此举是否会妨碍儿子的学业,但听儿子斩钉截铁地说不会,贾敏便释然了。

她对儿子向来信任有加。

林海更是无异议,深知为官之道不仅在于书本知识。

数日后归来,贾珠肤色虽略显黝黑,但眼眸闪烁,面色红润,足见他这几日过得颇为充实。

见儿子将表哥照顾得周到,贾敏心中略感异样,毕竟表哥年长。

这也难怪,儿子素来早熟,贾敏早已无法单纯视其为孩童。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贾敏生辰之日。

林海身为巡盐御史,自然成为众多盐商巴结的对象,家中稍有喜庆之事,盐商们比林家还要上心,生怕有所疏漏,被林海暗中记恨。...

皆因林海从不借各种名目敛财,盐商们手握重金却无处相送,心中难安,故而有此正当送礼之机,他们自不会放过。

身处官场,林海深知不可一味清高,他若不收,众人皆为难,众人为难,他亦难行,但他自幼家境优渥,对钱财无甚渴求,于是盐商所赠,他照单全收,随后却会列一清单,待皇上寿辰时,将贵重之物转献皇上。

盐商之礼过于丰厚,他不愿被其拖累。

外人却不知此中曲折,只见林海收了礼,便也心安理得。

虽这位巡盐御史严加管束,令他们私下走私获利受阻,惹人厌烦,但他并未特别针对某家,未将他们视作待宰羔羊,这礼送得也算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