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泰峰书记心有不甘,沈鹏常委主动组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最新章节。
东洪县城谈不上什么规划,只要是有空地的地方,都被群众种上了麦子,本着多种几粒粮,多吃一口饭的包容心态,县里对此倒也没有干预,如今的小麦已经进入了灌浆的后期,麦穗也变得逐渐饱满起来。立夏的东洪县,空气中裹挟着泥土与麦浪混杂的气息,街道两旁的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枝叶摩挲的声响为这座农业大县增添了几分静谧,。然而,在县政府大楼里,一个工作会,看似是停掉了县委泰峰书记的职务,但在实际上,一个在县城里扎根十多年的书记,不会因为一纸文件就将泰峰书记的影响力彻底覆盖。
常务副县长刘超英端坐在我的办公室对面,眉头微皱,手中的茶杯轻轻晃动,他似是听明白了我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恍然,连忙说道:“明白了,明白了。只强调朝九晚五,把这个8点半和5点半可以回避一下。朝阳县长,这样也能够避免和泰峰书记产生直接矛盾。”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谨慎与试探,毕竟在这微妙的工作关系中,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波澜。
我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回应:“以前的工作,肯定是要尊重的,但是我们重点是要做好以后的工作,让大家在上班时间,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不要在办公室磨洋工,以后的考核,也是从9点以后开始,5点以后结束。”
刘超英侧身看了看敞着的门口,说道:“哎呀呀,朝阳县长啊,这个事,得民心啊,大家之前对这个意见太大了,只是都敢怒不敢言啊。也就只有您,能做出这个决定。”
我带着一丝关心道:“这事不是什么大事,对了,超英县长啊,这个彭主任好些没有。”
“嗯,还在康复,骨折了,再加上头被撞了之后,需要静养,我上次去,估计要七八月份才能来上班。”
我心里还是感觉着,到了县里之后,和彭主任总是有距离感,这种来自直觉的第六感,让我对这人喜欢不起来,心里暗道,还是要尽快把政府办主任调整了。但这县政府班主任,一般进步都是往副县级位置上走的。只有看机会了,点了点头道:“好了,安排时间我再去看看彭主任。”
刘超英刚刚迈出门槛,办公室门还未完全合拢,周炳乾便急匆匆地走了过来。他神色略显紧张,面色微笑的说道:“县长,您现在方不方便?泰峰书记请您过去一趟。”
我轻轻放下手中的文件,一个县的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相互关联,不可能一次性几句话就把所有事务都交代清楚。更何况,泰峰书记是一位极具情怀的领导,更是对东洪县的发展倾注了无数心血,忙忙活活了大半辈子,一时间交接完所有的工作,也是不现实的。想到这里,我伸手拿起桌子上的笔记本,步伐稳健地朝着县委书记李泰峰的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我轻轻叩响,得到应允后缓缓推开。映入眼帘的是泰峰书记那略显高大却又透着几分疲惫的身影,他正伫立在办公室的窗前,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听到我的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说道:“朝阳啊,来吧,坐下说,刚刚还有一个事。我听说明天市农业局的国宇局长要过来?”
我心中不禁暗暗感慨,泰峰书记虽已移交部分工作,但消息依旧如此灵通,对县里的大小事务还是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泰峰书记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抬手摆了摆,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解释道:“不要多想。是农业局的同志给我打了电话。国宇同志,也是市里的老人了,农业专家,和我私交不错。我已经告诉他了,今天的工作都已经移交了,明天由你来出面陪同。朝阳啊,我啰嗦几句,咱们是农业大县,一般情况下,市局来个局长,派个副县长去倒也说得过去。但是农业局手头的资源不少,所以我建议你明天要出面接待。”泰峰书记的话语中既有对我的信任,也饱含着对县里工作的深切关怀。
我连忙回应:“泰峰书记,我已经做了安排了。明天我要去趟市里面,如果能赶得回来,我就作陪。”
我看了看泰峰书记欲言又止的样子,好似在说他也可以陪一陪。我马上道:“泰峰书记,实在不行,您出个面接待一下?”
“算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嗯,还有一个事我要提醒你一下,朝阳同志。”泰峰书记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也变得凝重,“这个事情我一直搞忘了,在我心里想了很久。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还想起来,但是又忘了跟你说。是这样,关于群众自发性种西瓜的事,这个事一定要坚决制止。适当种上一些自己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西瓜不能当饭吃啊。群众如果全部用土地种西瓜,那吨粮田建设的目标如何能保证实现呢?”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我心中一怔,随即开口说道:“泰峰书记,群众种西瓜,那西瓜的收益肯定是比玉米小麦要高一些嘛。只要群众交了公粮和提留统筹,适当种些西瓜,然后拿到市场上卖了之后补贴家用,这也是一种致富增收的手段嘛。”在我看来,农民有权利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种植方式,在保障粮食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作物无疑是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
李泰峰书记的眉头瞬间紧皱,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不行啊。吨粮田建设是整个东洪县最亮的一块招牌,是咱们县最拿得出手的成绩。这块招牌不能毁了呀。群众嘛不能只看钱,咱们是挨过饿的,最困难的时候,是吃的国家的救济粮,还是要想着给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也要想着为党和国家分忧。现在是时候为国家粮食生产做贡献了。”
我并未退缩,继续说道:“泰峰书记,农民自己种地,我们也不应该太过执着于百万亩吨粮田建设这块招牌吧?只要群众不欠政府的,剩下的怎么种,那还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吧。”我自然是希望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让他们在土地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听到这些话,李泰峰书记有些无奈地看了我一眼,随后语重心长地说道:“朝阳同志,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没有粮食,还怎么谈发展?粮食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东洪县有百万亩良田,就应该给国家交够足够的粮食。虽说西瓜挣的钱多一些,但我还是那句话,西瓜不能当饭吃。西瓜种植的规模必须要控制总量,不能超过5万亩,每个乡镇要划分到具体的指标。超过指标的乡镇党政负责同志要给处分。这是我之前定下的铁律,明天国宇同志来到县里,这一点你要给他讲透彻。千万不要搞什么经济作物不切实际的口号了,有多大锅下多少米,有多少地就要产多少庄稼,这是最基本的科学规律。”说完之后,他又补充道:“朝阳同志,5万亩土地拿来种西瓜,这个规模已经很大了呀。再者说了,土地是集体的,不是个人的,这就是为什么咱们要管理群众种什么的原因。”
我深吸一口气,坦诚地说道:“泰峰书记,我跟您说句实在话。我完全可以现在答应您,然后下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但我不想欺骗您。土地承包,自负盈亏,放开西瓜种植,让群众靠着西瓜多挣些钱不是坏事情。泰峰书记,远的咱们不说,咱们就说寿光。人家种蔬菜水果,都已经种出了名气,各级领导也是争先恐后地到寿光去考察。寿光的群众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也没见给国家少交粮食。现在坦诚地讲,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问题,靠种粮食是解决不了的。”我试图用实际案例来说服书记,让泰峰书记看到发展经济作物的潜力。
泰峰书记的脸色变得更加严肃,语气也提高了几分:“朝阳同志,你不要以偏概全。我们不说其他地方,就说东洪县百万亩吨粮田建设示范县,那是省委省政府授予的。这是一块金字招牌,没有这块招牌,东洪县靠什么在地区说话?就靠西瓜多卖两个钱,显然不行嘛。群众也要讲政治、讲奉献、讲大局。”
我心里暗自思忖,看来在这件事情上一时半会儿说服不了泰峰书记。他虽然处于停职状态,但对县里的事务依然有着自己坚定的看法。毕竟,李学武部长在会上明确表示只是停职而非免职。
泰峰书记缓缓说道:“好了好了,这些事情其实我本不便多言,但是事情赶到了这一步,作为一个东洪县的老党员,我也不希望东洪县的这面旗帜就这样倒下去。我知道你们年轻干部想的都是招商,商业再发展,工厂再繁荣,也离不开吃饭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自己吃饱,还要谨防出现自然灾害。朝阳同志,三年自然灾害,群众连树皮都扒了吃了,县里也是饿死了人的。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泰峰书记,我明白了。您的意见,我会认真考虑。既然县委政府在年初已经确定了总体的工作思路,我也不会贸然去调整。”
李泰峰书记听到这个表态之后,神情放松了下来。你明天去市里干什么?我建议啊,你还是主要陪一陪国宇局长。
我马上说道:“明天我要去找张市长,有些工作还需要市里面支持。”
泰峰书记又语重心长地说:“朝阳同志,我再啰嗦一句,不能老是张口要、伸手拿啊。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力更生。就像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苏联援助了我们这么多个项目,最后怎么样?还不是把专家都撤走了。还不是靠着我们自力更生,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这样坚实的成绩。你再看看现在的苏联,还算个国家吗?这就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