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周海英推心置腹,于伟正再提要求(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最新章节。

能来周海英家里的客厅的人并不多。田嘉明算是一个。周海英抽了口烟,对着坐在对面的田嘉明说道:“嘉明啊,不瞒你说,我本人在东原的朋友不少啊,以前请我吃饭的人可以说都要排队,我家这门槛,都快被踏破了。现在呢?”他苦笑一下,弹了弹烟灰,“知道我家里出这么一档子事儿之后,连整个迎宾楼都鲜有宾朋,真可谓是门可罗雀了。”

他缓缓吐出一口烟,烟雾在略显昏暗的吊灯下袅袅缠绕、升腾。客厅很大,是单位以前分的房子,老式的结构,厅堂宽敞,但布置却有些凌乱,置物架上的文物,也潦草的摆放着,看得出主人近来无心打理。

一套棕色的真皮沙发占据了大半空间,扶手上随意搭着几件似乎是换下来还没收拾的衬衫和外套。红木茶几上,散落着几本过期的财经杂志,还有一个厚重的玻璃烟灰缸,里面已经积了不少烟头,像火山喷发后的小山包一般。

“海英啊,”田嘉明身体微微靠后,声音带着一种经过斟酌的真诚,“我没看错你,你是个够义气的人。现在这个光景啊,很多人我想约出来坐坐,吃个便饭,都约不出来了。电话里客气得很啊,一说见面,各种推脱。这些人哪,”他摇了摇头,拿起面前的紫砂小茶杯,慢慢品了一口,“觉得我父亲不行了,我也就不行了,没什么来往的价值了。但是啊,”他放下茶杯,目光平和地看着周海英,“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些人也是鼠目寸光,看不长远。”

周海英的眼神变得深沉起来,他靠在沙发背上,视线似乎没有焦点地望着空气中某处:“都觉得我父亲啊,这次是栽了,不行了。可他现在,不也还是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么?嘉明啊,咱们在官场这么多年,都清楚,这里头的人,政治敏锐性都非常强,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都能敏锐地意识到。很多人啊,都是因势而动,都想着去烧那热灶、坐那热炕头。”他深吸一口烟,然后缓缓地、几乎是一条直线地把烟吐出来,接着说,“殊不知,任何一个热炕热灶,那都是由冷炕冷灶一点点烧起来的。你不去烧那冷灶,等到人家那灶台烧得滚烫,炕头烧得火热的时候,你再想贴上去,到时候啊,小心烫着手,连皮毛都沾不上。”

田嘉明认真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周海英的这番话,在眼下这个境遇里说出来,句句都像是掏心窝子的肺腑之言,更显得有分量。

“所以啊,”周海英继续说道,语气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是审时度势的聪明人,但往往啊,这种过于精明、只顾眼前利害的审时度势,恰恰是小人的做派。我们这些人,在位置上坐了这些年,什么人没见过呀?有时候想想,家里出这么一档子事儿,也未必全是坏事。起码,”他看向田嘉明,“让我把这身边的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是可交的,谁是趋炎附势的,看了个清清楚楚。这经验教训,花再多钱都买不到啊。”

田嘉明深有同感,叹了口气说:“周局长啊,您这些话,确实是肺腑之言,说到我心里去了。我这一辈子啊,说起来也是经历了不少风浪,可以说是有起有落。所以啊,您刚才说的,我非常认同。”他略作停顿,似乎是在回忆,“我之前啊,从平安县公安局副局长调到县政法委当副书记,后来啊,又从政法委副书记,调入到县史志办当主任。那时候,真是坐了冷板凳。要不是后来有您的提携和关照,我田嘉明恐怕现在还在故纸堆里打转,绝不可能有机会到市公安局来。我这个人,脾气直,嫉恶如仇,也说不上多圆滑,但爱憎分明这一点,我还是敢认的。”

田嘉明看着周海英,语气愈发诚恳:“大周局长啊,说句实在话,是您提携了我,帮助了我。我这辈子,认您周局长这个人。不管你以后怎么对我,但是你以前在我难的时候,拉过我一把,这份情谊,我是记在心里的,忘不了。”

周海英听着,脸上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只是默默地抽烟。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听过太多表忠心的话,太多拿他当亲兄弟的热乎话。但此时此刻,在他父亲仕途受挫,他自己也颇受影响的当口,门前冷落车马稀,还能有人不怕沾上嫌疑,来到家里,说出这样一番话,不管这里面有几分真,几分是出于谨慎的观望,都让他心里感到一丝久违的暖意。他没说什么,只是主动拿起桌上的紫砂壶,身体前倾,为田嘉明已经见底的茶杯续上了热茶。

“嘉明啊,”周海英的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些,“我跟你讲句心里话,这当官啊,不在大小,真的不在那个级别高低。”他仿佛在梳理自己的思绪,语速不快,“我现在是真正想明白了,当官,最重要的是要当一个心安理得。不然的话,就算位子再高,心里不踏实,过得也是提心吊胆的日子,没什么滋味。有时候想想,当一个平头老百姓,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一身轻松。”

他环顾了一下这间宽敞却略显凌乱的客厅,嘴角扯出一个淡淡的、带着点自嘲意味的苦笑:“你看我现在这条件,我这身家,就算没有当这个城管局长,又能怎么样呢?我难道还缺吃缺穿缺喝吗?我就算什么都不干,就踏踏实实经营好龙投集团的生意,日子难道就过不下去了吗?”

周海英推心置腹地说:“所以啊,我才劝你,对于进县委常委这件事,顺其自然就好,不要强求,更不要再为此去背负太多的人情债。这当官啊,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你看,我家老爷,这位置再高,还不是上面领导一句话的事?没有一个真正的头啊。他们上头一动,连带着我们下面这些人,都得跟着提心吊胆,风向一变,日子就难过了。”

雪茄的烟雾在两人之间袅袅升起,弥漫着一股特有的醇厚气味。周海英深吸了一口,然后将雪茄搁在烟灰缸边,拿起桌面那个沉甸甸的黑色大哥大,又拿起小本子开始翻着通讯录,给几个相熟的做建材生意的朋友打电话。他说话干脆利落,直接说明需要协调一批防汛用的河沙,数量不小。几个电话打下来,语气不容置疑,又带着点江湖气,很快就将东洪县所需的河沙货源协调出了个大概眉目。

“好了,”周海英放下大哥大,拿笔记下了几个名字和电话号码,撕下那张纸递给田嘉明,“这几个砂场老板的电话你记一下,回头你自己去联系,具体谈价格和运输的事情。我只负责牵个线,后面具体怎么操作,我不参与,也不插手!”他强调了一句。

田嘉明连忙接过纸条,连声道谢:“太感谢了,周局长啊,您这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他心里确实有些意外,甚至是一丝疑虑。按照他以往对周海英的了解,这位周局长在钱的问题上向来不含糊,见钱眼开谈不上,但雁过拔毛是常有的事,这么大一笔砂石生意,中间的利益不小,他怎么可能如此痛快地就完全放手,只做个顺水人情?

周海英仿佛一眼就看穿了田嘉明此刻的心思,他隔着一层薄薄的烟雾,嘴角扯出一个略显苦涩和疲惫的弧度,重新拿起雪茄吸了一口,才缓缓说道:“嘉明啊,有些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瞒你。钱这玩意儿…挣多少才算够?我现在,是真不想再费心思去挣这种烫手的钱了。没意思,真的没意思。”这话像是说给田嘉明听,也像是说给他自己听。接着往沙发椅背上一靠,颇为落寞的说道:“昌全啊,可惜了。”

晚上,我接到了市里来的电话通知,第二天一早八点半要开防汛紧急会议。不敢耽搁,就连夜从东洪县马关乡防大堤上往回赶。回到市里的家,已经快晚上十点了。晓阳还没睡,正在客厅的台灯下看文件,见我满身尘土、一脸疲惫地进门,连忙放下文件站起身。

“回来了?吃过饭没有?”她迎上来,接过我脱下的衬衣,关切地问。

“还没顾上,大堤上事情多,一刻也离不开。”我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在门口的换鞋凳上坐下。

“我给你下碗面条吧,很快就好。”晓阳说着就转身往厨房走,边走边说,“我最近跟艳红部长新学了个鸡蛋面的做法,都说好吃。”

我靠在椅背上,听着厨房里传来轻微的锅碗声响,心里却还惦记着大堤上的情况和明天要开的会。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就端上了餐桌。晓阳的手艺确实有进步,面条是手擀的,看起来很劲道,汤头清澈,上面卧着个金黄的煎鸡蛋,还撒了些切碎的青辣椒末,香气扑鼻。

我拿起筷子,也确实饿了,大口吃了起来。晓阳坐在对面,看着我吃,然后说道:“现在全市的河沙都紧张得很,基本上都买空了。大嫂那个砂石厂里囤的河沙,今天下午也被县里那边的人,拿着防汛指挥部的调令给强行征用了。”

“大嫂的砂石厂?她那边库存还多吗?”我咽下嘴里的面条,问道。

晓阳想了想说:“她夏天的时候倒是囤了不少河沙。本来想着是建房子的旺季,能卖个好价钱,那些河沙堆得跟小山一样。没想到这次平水河发水,各地都在争着调河沙,她那些存货反倒成了香饽饽。”

我叹了口气:“是啊,我们东洪县现在也在为河沙发愁。县里的建筑公司规模小,对外的河沙采购渠道本来就不多,存量也有限。田嘉明今天晚上就是为这个事,连夜赶到市里面来,想看看能不能协调到一些。”

晓阳有些惊讶:“田嘉明?他又没在建委或者物资系统工作过,能有办法协调到河沙?现在这形势,有沙子就是爷。”

“哎呀,你也不要小看一个公安局局长的能量嘛。”我吃完最后一口面,连汤也喝了不少,“他毕竟在公安系统多年,三教九流的人认识得多,路子野。找点沙子,想想办法,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晓阳凑过来,脸上带着点期待的笑容问:“怎么样,我下的这碗面,味道还行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满意地点点头:“味道真不错,有辣椒的清香,鸡蛋煎得也嫩,特别是这个面条,筋道啊,比食堂做得好吃。”

听我这么说,晓阳满意地笑了,拿起靠在墙边的扫把,开始清扫客厅地面。她穿着一条轻薄的碎花睡裙,裙摆不长,弯腰扫地的时候,纤细的腰身和匀称的小腿便若隐若现。我忍不站起身在晓阳的腰间轻轻捏了一下她的后背。

晓阳立即直起身,扭过头佯装生气地瞪了我一眼:“三傻子,姐在干活的时候你别捣乱。”

我笑道:“哎呀,你这新买的睡衣是不是太短了点嘛!”

晓阳直起身,理了理裙摆,带着点娇嗔的语气说:“我在自己家里,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你管得着嘛。”说完,猛地掀开了自己的衣服,又快速的放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