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剧情逻辑解读(第一卷)(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只是在修道》最新章节。

即使后期有这样的能力 ,也会出现在更合理的境界、场景设定里。

……

所以,从能力方面,「司徒破空」根本就不能在没有像「司家」这样提前布置的情况下,轻松「灭尽」一个村,乃至几个村。

这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做另外一个极端猜测:

「司徒破空」就是不找别人,就是一两个人随便找个村子乱杀,杀够一千人不就可以了 ?

事实是:这个想法看似可行,但实际操作层面是荒诞的。

为什么呢 ?

1、他可能还没杀够一千人,其他人就跑掉了,祭剑的时辰过了,这一轮也就失败了。

2、在相对真实的世界里,村与村不是独立的,十里八乡,沾亲带故 ,而这些村子又是什么呢 ?他们是国家的资产,国家要依靠这些村子征税,收粮,征集劳役 ……

在这种情况下,「司徒破空」蒙面乱杀 ?

他杀的越多 ,涉及到的势力就越多 ,就会有更多的势力,强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聚焦到「司徒破空」的身上来。

所以,「司徒破空」最为合理的办法,就是找到当地的「地头蛇」,也就是像宋国「司家」这样的,平衡好利益,打好上下关系,事先让「司家」准备,事后让「司家」平事。

才会避免更多的势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关注,追查此事。

……

然后这个读者,又问了:“ …… 可是「司徒破空」这么杀人,「司家」参与进来,不是很多人都知道了吗?……”。

想通这个问题前,需要搞清楚「司徒破空」在乎什么 ?不在乎什么 ?

1、屠灭一两个村子,这事情能长时间不被旁人知道吗 ?很明确的回答,不可能 。

为什么 ?村与村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盘根错节的,有路过的,有走亲戚的,有访友的,有溜达着串门干活的,一两个村子被屠灭,过不了多久,事情就会被人发现,「司徒破空」知道这一点,「司家」也知道这一点。

2、在「司徒破空」的层面,他不想把事情弄大 ,但这不是他最在乎的,他最在乎的,是害怕高阶强者发现他有「赤魔剑」。

而小地方的「司家」,没有人认识「赤魔剑」,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 ,所以「司徒破空」要做的是,让一切在线索层面,和「赤魔剑」沾不上半点关系,比如赤魔剑一轮杀一千,他就这个地方杀一千五,那个地方杀两千。

最关键的是,他在线索上误导「司家」,告诉他们自己在修炼功法 ,即便「司家」迫于某种压力,告诉别人这些人是「司徒破空」杀的,但只要没人通过这些线索,往「赤魔剑」上联想,「司徒破空」的目的就达到了。

3、关于「司家」,首先是从「司徒破空」那里获得了足够的利益,作为「地头蛇」为「过江龙」平事。

他们也知道这事是瞒不住的,只是在尽力的降低影响而已 。

这时,读者又问了:“ …… 降低影响,不毁尸灭迹吗 ?……”。

「司家」原来是有这个计划的(第一卷64章),但在「司徒破空」去「方首村」后,就放弃了,因为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司家」平事的方式,不毁尸体,也没事。

按照计划,这事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来,唯一比较大的涟漪,就是「赵凡的舆论战术」。

所以小结一下就是:

1、「司徒破空」打点关系,找地方势力「司家」协作平事 ,让所有环节,没有线索指向「他拥有赤魔剑」这件事。

2、「司家」得了足够的好处,帮忙平事,他们也确实平的,他们不怕别人知道「司徒破空」杀人,只要尽可能处理后事,压缩影响范围就可以了。

……

最后重新简短的回答上面的问题:

1、「司徒破空」要修炼「赤魔剑」,为什么他不去偷偷摸摸的去屠村 ?

答:他不能这样做,或者说这样做从全局看,是一种愚蠢的做法,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勾结地方势力,许利买命,这样才是最大程度避免后续麻烦的策略 。

2、屠村后销毁尸体,岂不是留下的证据更少 ?

答:没必要,犯不着 …… 尸体怎么死的 ,不能指向「司徒破空」身上有赤魔剑这件事。

3、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的让「司家」介入 ?

答:并不多此一举,「司家」这样的地头蛇介入,第一,帮助「司徒破空」更好组织人口的完成祭炼,第二,事后「司家」在当地利益网中平事,避免事件无限上升,第三,「司家」不知祭炼的到底是什么,正好可以成为线索的烟雾弹。

第四个问题:

官府为什么放任「赵凡」在城里传播两村命案 ?不马上抓起来吗 ?

说明分析:

1、官府怎么抓 ?神识一扫 ?就把赵凡抓了 ?

2、赵凡是穿越者,他知道普通古代老百姓,不懂的舆论操作方法。

3、赵凡每次出门传播舆论,都化妆,更换不同的衣服,而且传播方法非常巧妙,隐蔽 ……

4、「定远城」两三百万人口 ,因为是附属国,没有城墙 。

5、官府怎么在半个月的时间内,知道有赵凡这么一个人传播 ?

第五个问题:

本小说写作中,为什么出现了很多 …… 省略号 ?

原因说明:

起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 ,阅读的人很少 ,伴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写到了一些敏感,且可能会引发争议的内容,而这有可能导致本书最终成为「少部分」读者才能读下去的书,不太容易成为老少皆宜的爆款爽文。

一本书,如果不能成为畅销书,不能成为爆款,这意味着在「听书」功能里,大概率不会实现「真人阅读」的效果。

最早写书时,我没有使用那么多的省略号,但我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Ai阅读,在阅读大量对话,与内心描写时,就像僵尸一样 …… 您懂我的意思吗 ?

但本人的这本书,因为一些原因,会涉及大量的对话,大量的心理描写 ,而一段对话,哪里应该停顿,哪里应该出语气感 ,这些在我用常规写法写出来后,几乎统一在听读中,被读成了莫名其妙的感觉 …… 该停顿的地方不停,该高亢的地方轻语,该嬉笑的时候哭泣,听读体验极差 ……

于是,我当时就想,能不能用 …… 省略号,尽量把「语气感」在对话中,给他「打顿」出来 ?让读者,看的时候,听的时候,能更强的感受到语气感 ?

所以,在本书中 …… 省略号,就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了。

目前来看 ,省略号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有三个主要的作用:

第一:为对话(包括心里话)部分,顿开语气感 …… 当然了,也许部分读者,并不适应这种用法。

第二:场景切换、转场时,使用省略号,进行段落过渡。

第三:也是省略号越用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适应网文的写作风格,避免文章中出现大段落的描写、对话、心理活动 ,我在后面的章节中,使用了大量的「分段」,有时候会将一个角色,说的很多话,分段去展示,这样从文章视觉上,确实好了很多,但在承前启后的衔接中,却使用了大量的「省略号」。

故而,在文中大量的使用「省略号」,可以理解为是本小说的一种写作风格,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为了呈现语境、为了适应大规模段落拆分的无奈之举 。

如果您可以不太纠结这个问题,希望本书的内容,能带给你良好的体验。

尾声:

1、各位细读、精读、能理解本书内容逻辑的各位读者。

有什么疑惑、问题、建议、都可以在段评、章评里发出来,我会在更新日时,与大家讨论。

2、各位看书较快,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惑的读者。

希望这篇文章,能更好的帮助您理解本书的剧情逻辑。

有什么问题,也欢迎在段评、章评里发出来,我会在更新日及时回复。

3、极少部分,认为本书剧情满是逻辑漏洞的读者。

其实我不确定,您是不是在真的认真读书 ?

但还是希望上面的一些论述之词,能够成为您更好理解本书逻辑的桥梁。

如果您在看完上面的话后,依然觉得「本书就是逻辑漏洞满天飞」……「司徒破空」就是应该偷偷摸摸去杀人,就是不应该让「司家」介入,官府就是应该很快可以抓住「赵凡」……

……

那烦请您将此书默默的移出书架,这书不适合你。

也别在发一些错误的理解与内容,去误导其他不知情的读者了。

这也算是功德一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