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岚山现现役重点载具一览(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异世争霸,但有冷战末期科技》最新章节。

陆地载具:

【T90A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俄罗斯

研发者: 乌拉尔机车车辆厂设计局

生产商: 下塔吉尔乌拉尔机车车辆厂

服役时间: 2005年

乘员: 3人

火力:

125毫米2A46M滑膛炮,可发射多种弹药,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高爆弹。主要使用3BM60穿甲弹以及3BM42

可发射9M119M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射程达5000米。

配备7.62毫米PKT同轴机枪和12.7毫米6P50高射机枪。

防护:

采用复合装甲和“接触-5”(Kontakt-5)爆炸反应装甲,能够有效抵御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攻击。

配备“窗帘”(Shtora-1)光电对抗系统,能够干扰敌方激光制导武器。

机动性:

搭载V-92S2型12缸增压柴油发动机,功率强劲。

重要升级:

相比T-90,T-90A在火控系统、防护能力和机动性方面都有所提升。

配备了更先进的热成像仪,提高了夜战能力。

改进了装甲防护,增强了对现代反坦克武器的防御能力。

【T72B(1989)】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苏联/俄罗斯

研发者: 乌拉尔机车车辆厂设计局

服役时间: 1985年,1989年为改进型号

乘员: 3人

火力:

125毫米2A46M滑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高爆弹。主要使用3BM60穿甲弹以及3BM42

能够发射9M119“反射”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

防护:

复合装甲,提高了对穿甲弹和破甲弹的防御能力。

配备了“接触-5”(Kontakt-5)爆炸反应装甲(ERA),进一步增强了对化学能弹药的防御。

机动性:

搭载V-84-1型柴油发动机,提供了较好的机动性能。

重要改进(1989):

1989年的型号是对1985年T-72B的进一步改进,在火控,装甲方面进一步的加强。

【豹2A6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德国

研发者: 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

服役时间: 2001年

乘员: 4人

火力:

120毫米L55滑膛炮,相比早期型号的L44滑膛炮,L55拥有更长的炮管,提高了炮弹的初速和穿透力。炮弹主要使用DM53穿甲弹。

配备7.62毫米同轴机枪和高射机枪。

防护:

采用复合装甲,包括第三代复合装甲和附加装甲模块,能够有效抵御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攻击。

炮塔和车体正面装甲得到显着加强,提高了对现代反坦克武器的防御能力。

机动性:

搭载MTU MB 873 Ka-501型V12柴油发动机,功率强大。最大公路时速能达到72千米/小时。

【M1A2SEP/SEPV1】:

基本信息:

原产地: 美国

研发者: 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

服役时间: M1A2:1992年,M1A2 SEP:1999年,M1A2 SEPv1:2007年

乘员: 4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

火力:

120毫米M256滑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先进的120毫米弹药,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和多用途破甲弹(HEAT)。主要装备M829A3贫铀穿甲弹。

配备12.7毫米M2重机枪和7.62毫米M240同轴机枪。

防护:

采用乔巴姆复合装甲,具有强大的防护能力。

配备贫铀装甲,进一步增强了对穿甲弹的防御。

可加装爆炸反应装甲(ERA)和主动防护系统(APS)。

机动性:

搭载霍尼韦尔AGT1500燃气轮机,功率强大。拥有较高的倒车速度,最大公路时速能达到67千米/小时。

电子系统:

SEP(系统增强组件)v1代表系统增强组件第一版本,特征是第二代前视红外热像仪,以及升级的火控系统,数字式战场管理系统,和彩色显示器。

先进的火控系统,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先进的战场管理系统,提高了战场感知能力。

【勒克莱尔S2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法国

研发者: GIAT工业公司(现耐克斯特系统公司)

服役时间: 1992年(S1),1998年(S2)

乘员: 3人

火力:

120毫米CN120-26滑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先进的120毫米弹药,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和多用途破甲弹(HEAT)。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配备7.62毫米同轴机枪和12.7毫米高射机枪。

火控系统先进,具有自动目标跟踪和识别能力。

防护:

采用模块化复合装甲,能够根据威胁类型进行调整。

配备“GALIX”多用途防御系统,能够发射烟雾弹、诱饵弹和反坦克导弹干扰弹。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设计。

机动性:

搭载SACM V8X-1500型1500马力柴油发动机。采用液气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越野能力。具有优秀的数字化操控系统。

电子系统:

勒克莱尔S2 相较于S1型号,在战场管理系统,火控系统,通信系统上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

【90式A/B型主战坦克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日本

研发者: 三菱重工业

服役时间: 1990年

乘员: 3人

火力:

120毫米滑膛炮,由日本制钢所生产,与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L44型120毫米滑膛炮类似。

配备自动装弹机,提高了射速。配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仪。该装弹机的装填速度极为暴力,在不考虑使用寿命的情况下,极限可以在2秒到3秒完成一发装填。如果加上选弹时间则需要上升到4到5秒。

防护:

采用复合装甲,提高了对穿甲弹和破甲弹的防御能力。车体和炮塔设计类似豹2A4,但防护能力依然较差。

机动性:

搭载三菱10ZG型柴油发动机。采用液气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越野能力。最大公路时速能达到70千米/小时。

【半人马Ⅱ型轮式突击炮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意大利

研发者: 依维柯·奥托·梅莱拉财团

乘员: 4人

技术特点:

火力:

装备一门120毫米滑膛炮,能够发射北约标准的120毫米炮弹,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和多用途弹。火控系统先进,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

防护:

采用模块化装甲设计,可根据任务需求调整防护水平。能够防御一定程度的机枪和炮弹攻击。

机动性:

采用8×8轮式底盘,具有良好的公路和越野机动性。搭载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提供强大的动力。最大公路时速能达到105公里。

其他特点:

数字化轮胎压力控制系统。先进的悬挂系统。

【T80UM1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俄罗斯

基于: T-80坦克

特点: 现代化改进型号

T-80UM1的主要特点是配备了“竞技场”(Arena)主动防护系统(APS)。该系统能够探测并拦截来袭的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显着提高了坦克的生存能力。

火力:

保留了T-80系列标准的125毫米滑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包括炮射导弹。

【89式步兵战车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日本

研发者: 三菱重工业

服役时间: 1989年

乘员: 10人(车长、驾驶员、炮手、7名步兵)

技术特点:

火力:

35毫米机关炮,用于打击轻型装甲目标和步兵。79式反坦克导弹,用于打击重型装甲目标。7.62毫米同轴机枪。

防护:

采用钢制装甲,提供一定的防护能力。车体两侧设有射击孔,供步兵在车内作战。采用履带式底盘,具有良好的越野能力。

【“箭”式步兵战车图片】:

基本信息:

原产地: 意大利

研发者: 依维柯·奥托·梅莱拉财团

特点: 基于“半人马”轮式突击炮底盘研发

【石勒喀河防空系统】:

【通古斯卡防空系统】:

【87式自行高炮】:

【猎豹自行高炮】:

【M109A5自行火炮】:

【Pzh2000自行火炮】:

【BMP3步兵战车】:

空中载具:

F15C:

F15E:

F16C:

F18C:

A10C:

【SU30】:

数据机长21.9米(含空速管)翼展14.7米(展开) / 10.7米(折叠)空重17,700kg最大起飞重量38,800kg(标准) / 44,300kg(超载模式)发动机2台AL-31FP矢量推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22.6kN)最高速度Mach 2.0(高空) / Mach 1.2(超音速巡航)作战半径1,500km(空战任务) / 3,000km(转场带副油箱)

核心设计特征:

三翼面布局(前翼+主翼+平尾,增强低速操控性)推力矢量喷管(±15°偏转范围,实现"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空中加油能力(最大连续加油时间45分钟,航程延伸5,200km)

二、航电系统与武器配置

1. 探测体系

N011M Bars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400km(轰炸机目标)/ 200km(战斗机目标)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4个

OLS-35光电系统:红外探测距离90km激光测距精度±5米

电子战系统:L-150雷达告警接收机(覆盖0.7-18GHz频段)12组干扰箔条/热焰弹发射器

SU34:

MIG27K:

SU25SM:

歼11A:

【JAS39鹰狮战斗机】:

数据机长14.1米(C/D型) / 15.2米(E/F型)翼展8.4米(C/D型) / 8.6米(E/F型)空重6,800kg(C型) / 7,100kg(E型)最大起飞重量14,000kg(C/D型) / 16,500kg(E/F型)发动机1台沃尔沃RM12(C/D型,推力80kN) / GE F414G(E/F型,推力98kN)最高速度Mach 2.0(高空) / Mach 1.2(超音速巡航)作战半径800km(空战任务) / 1,300km(侦察任务带副油箱)

设计特征:

鸭翼+三角翼气动布局(瞬盘角速度达30°/秒)全复合材料机身(碳纤维占比达25%,雷达反射面积约1.2m2)模块化航电架构(支持72小时内完成主要系统更换)

二、作战系统配置

1. 传感器网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