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路成,长乐要生啦(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

段俨的办事效率极高,很快就在长安城外渭水畔,寻到僻静且远离民居的河滩地。

那里不仅作为石漆的存储地,更是石漆的加工基地。

巨大的木桶被整齐码放,四周挖上防火沟,并调遣重兵把守。

与此同时。

招工告示一经贴出,立刻在长安城引发前所未有的轰动。

五万个监工名额,十万奴隶劳力,包吃住一天三文钱!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点燃底层百姓的热情。

延平门和延兴门被人潮堵得水泄不通,应征者如过江之鲫。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盼,口中谈论的都是魏驸马的“仁义”,以及千载难逢的挣钱机会。

要知道贞观通宝的购买力,十分惊人呐。三枚贞观通宝,能买一斗的粗粮。

一斗差不多有12斤,能让六口之家吃得饱饱的。

关键是招工的时长,听说足足有三个月呐。

唯一有些风险,就是担心奴隶暴动。

毕竟那群奴隶手中,可有着破碎石头的铁锤。否则驸马爷也不会,招收五万精壮看管奴隶干活。

不过他们作为关中汉子,区区一点风险算得上什么。

他们就希望奴隶暴乱,说不定刺死几个奴隶,还能得到魏驸马的奖赏。

三天!

只用三天,五万青壮名额就招满。

然而朝堂之上,自然也并非铁板一块。

大早朝。

刚开始没多久便有御史出列,义正辞严的弹劾魏叔玉。

说他聚拢奴工、私储凶物、其心叵测,更有官员让李世民杀鸡儆猴,狠狠处置魏叔玉。

李世民高坐龙椅、面沉如水,听着御史们的慷慨陈词,目光却扫向魏征和房玄龄。

魏征眉头紧锁,长叹一口气出列:

“陛下,逆子行事虽常出人意料,但观其以往,皆于国于民有利。

此番举动虽违常制,然其硬化道路便利万民。费用亦由东宫支应,未动国库分毫。

至于邀买人心之说,未免过于苛责。百姓感其提供生计,乃人之常情。”

房玄龄也跟着出列:

“陛下,魏驸马所用奴工,皆登记在册的战俘罪囚,并非私蓄。

石漆存放之地,臣已派人查探,确在城外荒僻之处。

眼下关键,在于此法是否果真可行?

若那石漆真能铺就平坦坚固之路,于我大唐百利而无一害。若不能,再行制止亦不迟。”

马周瞅准时机连忙出列,“魏驸马一心为国,陛下可不能受小人蒙骗呐。”

说完他狠狠看向那几名御史。魏驸马才离开御史台没多久,居然就有御史被收买。

李世民沉吟许久。

想起魏叔玉弄出的曲辕犁、改良炼铁法,以及让军中将士少受冻疮之苦的棉花,哪一样最初不是被视为“奇技淫巧”?

最终,它们却都成为利国利民的祥瑞!

他摆摆手,止住需要进言的李义府:

“魏卿与房卿所言不无道理,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

传朕口谕,命魏叔玉于金光门外,先辟一段路以为示范。

若成则准其继续,若败或引发事端,严惩不贷!”

马周、李义府等御史,他们的脸上都是担忧之色。

站在人群中的长孙无忌、孔颖达等人,则眼底的精光一闪而逝。

用石漆修路,真亏魏大郎想得出来。看来他不仅劳民伤财,恐怕还会遭受陛下的责罚。

想想就觉得美!!

口谕传到魏叔玉处,他正和段俨以及工匠们,围着打开的石漆木桶研究。

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但魏叔玉却毫不在意。他甚至用手沾上一点,捻捻后又放在鼻尖闻闻。

“陛下不放心呐,要咱们先打个样啊。”

段俨颇有些担忧,“玉哥儿,黑乎乎黏答答的石漆,真能变成你说的沥青路?”

“放心,错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