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时间流逝(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最新章节。
凤仪二十七年。
国考从二十六年开始准备,在第二年开考。
二十六年进入国学时也有一场入学考试。
确定学子的真材实料,而不是靠着关系进来的。
国考区别于后世动不动数天时间的科举考试。
国考颇为人性化。
向后世考试制度看齐。
不过,考试时长也不短。
两个科目。
行政职业管理和申论。
和后世的区别是,需要拷两天。
因为如今还是普遍使用毛笔字。
书写速度比后世慢一些。
一门科目考一天时间。
真正意义上的官员选拔。
在大周出现。
身世北方的游牧民族,都能够参加考试。
狼王可汗那些个崇尚周文化的皇子公主。
朵儿塔娜的兄弟姐妹。
耶律娜穆衍的表兄弟姐妹,几个大院大王的后代。
第一次考试,世家子弟的规模依旧是不小。
但平民子弟能够占据四成席位。
这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很多自持身份,自以为高傲的人。
本来还想在京都闹事。
可当成绩公布,甚至卷面公布之后。
很多不甘心的世族子弟,只能郁闷的接受。
完成国考之后。
并不意味着像科举制度那样,可以直接做官。
而是从地方官吏开始学习做起。
跟着郡守,也就是地方市级领导做副手。
满三年后,下放县级单位做官员。
干满五年,征集突出的升迁。
若是有瑕疵,就留任。
这就是未来的官员晋升制度。
也是大周未来的官僚保障制度。
国考看似只有两个科目。
然而实际上,包罗各个方面的知识。
考试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
不说挑选出来绝对的人才。
最起码,效果要比八股取士要好。
崇尚科学的大周,也真正走上了科教兴国的道路。
国考结束后。
在皇宫里。
此番国考参加的学子有十余万人。
录取率3%。
有四千多人,考中录取。
皇宫里举办的恩荣宴。
这群家伙喝的东倒西歪。
秦布衣看了都满头黑线。
国考后,会颁发荣誉证明,不搞什么进士出身,进士及第这一套,但会排名次。
也会有状元,探花,榜眼的殊荣。
因为胶片相机的技术突破,确定考中后,会有全体学子合影。
有秦布衣,萧倾凰,太子,长公主,国学祭酒出席的恩荣宴。
国考的完美进行,预示着大周这十多年来。
人才培养制度的初步建成。
国考不是每年都考。
而是两年一考。
主要是交通有些不便。
铁路才修了南北两条,还有大片的国土没有覆盖。
一年一考的话,学子们有点来不及赶路。
三年的话时间有稍微有些长。
两年一次考试,录取率稍微提升了一些。
3%的录取率,其实并不算多。
平均下来,和后世国考的几率相当。
其实国考制度,并不意味着只有国考才能做官。
完成县考,就能当吏员。
十多年摸爬滚打,就能当从吏员晋升到官员,县官。
然后慢慢往上爬,只是难度较大罢了。
而国考能够确保晋升的速度快一点,待遇好一些。
秦布衣不可能让大周的官员选拔制度变成阶级制度。
有才能的人,最起码在他活着的时候,能够做到有晋升的可能。
除了国考科举制度的彻底确认圆满之后。
大周对高产农作物的培养。
也是遍及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